【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0002]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以及场发射显示器(FED)等其他平板显示元件相比,有机电致发光元件(OLED)结构简单,在制作工艺中具有各种优点,具有高亮度及优异的视角特性,响应速度快,由于驱动电压低,被积极地开发及产品化,使其能够用于如挂壁式电视的平板显示器或显示器的背光、照明、广告牌等的光源。
[0003]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而言,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唐(C.W.Tang)等人报告了最初的有机EL元件,(C.W.Tang S.A.Vanslyke,应用物理通讯(Applied Physics Letters),第51卷第913页,1987年),其发光原理通常是基于,当施加电压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重组,形成作为电子-空穴对的激子,通过将该激子的能量传递到发光材料以转换为光。
[0004]更具体而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包括阴极(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其中,m以及n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为0或1的整数,m+n≥1,o以及p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为0至3的整数,Ad是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X1选自由C(R3)(R4)、N(R5)、O、S以及Si(R6)(R7)构成的组,X2选自由单键、C(R8)(R9)、O以及S构成的组,L1至L3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30个的亚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10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至10的亚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10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至10的亚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10的亚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10的亚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10的亚杂烯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10的亚杂环烯基构成的组,Ar1以及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至30个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至20个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个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个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20个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个的环烯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个的杂烯基构成的组,R1至R9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氰基、硝基、卤素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4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至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3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24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至3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至6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杂芳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3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30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芳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芳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24的杂芳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芳基甲硅烷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30的芳氧基构成的组,并与相邻的基团彼此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太完,金宣材,俞智雄,宋杰,都光石,金成勋,
申请(专利权)人:材料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