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芳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222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芳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三芳胺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空穴迁移率,应用于OLED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区域,能够有效改善器件的发光效率和驱动电压。所述的三芳胺化合物还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稳定性和成膜性好,能够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的三芳胺化合物还具有与发光层更恰当的HOMO和T1值,作为发光辅助层时,能够阻止激子向发光层与空穴传输区域的界面迁移,避免界面发光,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还能够降低有机材料(特别是空穴传输材料)因界面发光而受热老化的速度,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的三芳胺化合物还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还可以作为覆盖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芳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三芳胺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为OLED)凭借其厚度小、重量轻、视角宽、响应时间短、使用温度范围宽、能耗低、效率高、色纯度好、可弯曲性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OLED的器件呈三明治结构,包括阴极和阳极和置于二者之间的有机物层,有机物层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空穴传输区域、电子传输区域以及发光区域等。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经过空穴传输区域和电子传输区域进入发光区域,复合产生激子,然后释放能量,激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区域中的发光物质,激发发光物质分子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电子从激发态再回到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0004]空穴传输区域主要起到注入和传输空穴的作用,还可以细分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芳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芳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所述的Ar1~Ar6至少有两个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一种:其余的独立地选自无、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e选自0、1或2,所述的f选自0、1、或3,所述的g选自0、1、2、3或4,所述的h选自0、1、2、3、4、5或6,所述的i选自0、2、3、4、5、6、7或8,所述的j选自0、1、2、3、4、5、6、7、8、9或10,所述的k选自0或1;所述的R
21
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仲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丙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丁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降冰片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中的一种,当存在多个R
21
时,多个R
21
相同或不同;所述的R
22
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仲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丙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丁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降冰片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中的一种,当存在多个R
22
时,多个R
22
相同或不同;所述的a

选自0、1、2、3、4或5,所述的b

选自0、1、2、3、4、5、6或7,所述的c

选自0、1、2、3、4、5、6、7、8或9,所述的d

选自0、1、2、3或4,所述的e

选自0、1、2或3,所述的f

选自0、1、2、3、4、5或6,所述的g

选自0、1、2、3、4、5、6、7或8,所述的h

选自0、1、2、3、4、5、6、7、8、9或10;所述的R
31
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正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仲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丙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丁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降冰片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中的一种,当存在多个R
31
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的R
32
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
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雯庭刘喜庆孙敬韩春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