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22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包括吊弦振动模拟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分别与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入端相连接;吊弦振动模拟单元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包括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和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根据在线运行的定位点振动监测装置采集的接触网吊弦接触线、承力索处振动数据,编程控制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模拟受电弓通过时试验平台振动设备上下两端同步振动情况。试验平台振动设备上下两端同步振动情况。试验平台振动设备上下两端同步振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网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的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作为一个重要的使用和运营环节,其无论是从起初的设计组装以及加工,还是后期的维护和施工中的技术处理等方面,均以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个电气化铁路运作安全。
[0003]电力机车在运营过程中通过车载受电弓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相互接触取流获取动能。随着运营时间的累计,接触网在高速振动下的吊弦和关键零部件的寿命会逐渐缩短,当吊弦承受能力降低时,接触网在高速振动下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会不断下降,存在断裂的风险,影响电力机车运营安全。因此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吊弦运行状态寿命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吊弦缺陷位置进行维护,以保证运营安全。
[0004]电力机车在进行高速动车冲击试验的区段,完成试验并对接触线张力进行减小后,便可以投入正常运营,该区段部分接触网零部件是新开发的产品,这些零部件的寿命和性能需要在试验中得到验证。同时全国也没有一部完善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维护管理标准,故为研究接触网吊弦运行残余寿命,需要研究一套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包括吊弦振动模拟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电气控制单元分别与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
[0008]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设置在试验吊弦处。
[0009]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包括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和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所述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输出端与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输出端与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输入端相连接。
[0010]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还包括接触网吊弦振动工装平台;所述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和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均设置在接触网吊弦振动工装平台上。
[0011]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由高清数字相机和补光灯组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根据在线运行的定位点振动监测装置采集的接触网吊弦接触线、承力索处振动数据,编程控制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模拟受电弓通过时试验平台振动设备上下两端同步振动情况。
[0014]2.根据设置自动连续模拟吊弦疲劳振动试验。
[0015]3.自动判断振动过程中吊弦状态是否存在异常。
[0016]4.统计吊弦疲劳振动振幅、频率、频次数据,判定吊弦发生的折断的最短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包括吊弦振动模拟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电气控制单元分别与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
[0020]数据处理单元控制模拟测试平台运行,收集、统计吊弦振动数据,分析吊弦的运行寿命。
[0021]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包括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和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所述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输出端与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输出端与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输入端相连接。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2根据吊弦状态监测装置测量的受电弓通过时接触网振动数据,分别控制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及振动次数。
[0022]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还包括接触网吊弦振动工装平台;所述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和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均设置在接触网吊弦振动工装平台上。
[0023]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设置在试验吊弦处,由高清数字相机和补光灯组成,在振动测试试验中实时采集吊弦振动状态高清图像,判断吊弦状态是否发送折断、断股等异常,以统计吊弦模拟振动疲劳的准确次数。
[0024]本技术利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定位点振动监测设备,结合接触网吊弦运行工况数据,建立接触网吊弦的运行模拟系统,在此系统上完成对既有吊弦的模拟运行状态试验,试验主要模拟受电弓通过时接触网动态运行状态,最终以模拟振动次数为评判参数,试验分析吊弦运行寿命。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弦振动模拟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电气控制单元分别与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吊弦状态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弦状态监测单元设置在试验吊弦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网吊弦运行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弦振动模拟单元包括承力索吊弦振动电机、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1、接触线吊弦振动电机和可编程振动控制单元2;所述可编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鑫范远涛杨杰李善飞谢勇雄罗越薛磊张文瑞王春来肖发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