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24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抗反流阀瓣和第二抗反流阀瓣,冷却水进入收集仓后不会反流,然后经过过滤网过滤后流回主管道,冷却水中的杂质留在收集仓内,该装置可以收集冷却水中的杂质,且排污过程中无需排掉大量的冷却水,节约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指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炼钢属于冶金的一种,炼钢用生铁放到炼钢炉内按一定工艺熔炼,即得到钢。钢的产品有钢锭、连铸坯和直接铸成各种钢铸件等。通常所讲的钢,一般是指轧制成各种钢材的钢。在炼钢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冷却水对钢体进行冷却以此成。
[0003]但是冷却水中的杂质会堆积在冷却水管末端,堆积到一定的时候,杂质进入支路进入喷嘴,导致喷嘴堵塞,为解决杂质会堆积在冷却水管末端的问题,一般会在冷却水管末端设置排污阀,但是排污过程中需要排掉大量的冷却水,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排污过程中需要排掉大量的冷却水,浪费严重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主管路、支管路,所述主管路末端设置有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
[0006]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管路末端内部;
[0007]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路连通;
[0008]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回流管内;
[0009]第一抗反流阀瓣,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0010]第二抗反流阀瓣,所述第二抗反流阀瓣一端与所述主管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抗反流阀瓣另一端接触;
[0011]收集仓,所述收集仓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一侧,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仓连通;
[0012]止水阀,所述止水阀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所述止水阀位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收集仓的一端。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回流管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和第二抗反流阀瓣的另一端朝向收集仓方向。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抗反流阀瓣和第二抗反流阀瓣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收集仓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通过转轴与所述收集仓转动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和回流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仓上设置有透明窗口。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直径小于第一抗反流阀瓣一端和第二抗反流阀瓣一端之间的距离。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第一抗反流阀瓣和第二抗反流阀瓣,冷却水进入收集仓后不会反流,然后经过过滤网过滤后流回主管道,冷却水中的杂质留在收集仓内,该装置可以收集冷却水中的杂质,且排污过程中无需排掉大量的冷却水,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4]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主管路;2、支管路;3、安装座;4、回流管;5、过滤网;6、第一抗反流阀瓣;7、第二抗反流阀瓣;8、收集仓;9、止水阀;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主管路1、支管路2,所述主管路1末端设置有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
[0028]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管路1末端内部;
[0029]回流管4,所述回流管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内,所述回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路1连通;
[0030]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设置在所述回流管4内;
[0031]第一抗反流阀瓣6,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6一端与所述安装座3固定连接;
[0032]第二抗反流阀瓣7,所述第二抗反流阀瓣7一端与所述主管路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抗反流阀瓣7另一端接触;
[0033]收集仓8,所述收集仓8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一侧,所述回流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仓8连通;
[0034]止水阀9,所述止水阀9设置在所述主管路1上,所述止水阀9位于所述安装座3远离收集仓8的一端。
[0035]其中,优选的,所收集仓8远离安装座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10。
[0036]其中,优选的,所述密封盖10通过转轴与所述收集仓8转动连接。
[0037]其中,优选的,所述收集仓8上设置有透明窗口。
[0038]其中,优选的,所述回流管4直径小于第一抗反流阀瓣6一端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一端之间的距离。
[00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意效果为:冷却水通过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之间时水压会将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接触的另一端分开,冷却水进入收集仓8且无法回流,然后经过过滤网5过滤后流回主管道,冷却水中的杂质留在收
集仓8内,回流管4直径小于第一抗反流阀瓣6一端和第一抗反流阀瓣6一端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冷却水从回流管4进入收集仓8,然后通过透明窗口(图中未画)观察收集仓8内杂质的量,当收集仓8内杂质收集满时,通过止水阀9阻止冷却水进入收集仓8,打开密封盖10,将杂质清除,该装置可以收集冷却水中的杂质,且排污过程中无需掉大量的冷却水,节约水资源。
[0040]实施例2
[00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座3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回流管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回流管4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安装座3可拆卸连接。
[00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意效果为:通过回流管4与安装座3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的将回流管4,更换回流管4内的过滤网5。
[0043]实施例3
[0044]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的另一端朝向收集仓8方向。
[0045]其中,优选的,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意效果为:冷却水通过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之间时水压会将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接触的另一端分开,冷却水进入收集仓8,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的另一端朝向收集仓8方向,可以防止冷却水通过第一抗反流阀瓣6和第二抗反流阀瓣7流回主管道。
[0047]实施例4
[004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座3和回流管4均采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主管路(1)、支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1)末端设置有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管路(1)末端内部;回流管(4),所述回流管(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内,所述回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路(1)连通;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设置在所述回流管(4)内;第一抗反流阀瓣(6),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6)一端与所述安装座(3)固定连接;第二抗反流阀瓣(7),所述第二抗反流阀瓣(7)一端与所述主管路(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反流阀瓣(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抗反流阀瓣(7)另一端接触;收集仓(8),所述收集仓(8)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一侧,所述回流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仓(8)连通;止水阀(9),所述止水阀(9)设置在所述主管路(1)上,所述止水阀(9)位于所述安装座(3)远离收集仓(8)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管末端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回流管(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回流管(4)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安装座(3)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月忠黄春东彭建达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