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20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配方包括: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纤高聚物、聚酯纤维、锦纶棉、导电纤维、脱水剂和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传统面料采用涤纶混纺而成,降低面料的透气性,用户使用极易产生静电,降低舒适感,且耐磨性差,传统面料没有抗菌效果,极易滋生螨虫,不利于用户使用,且传统面料成本昂贵,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节约资源;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配方包括: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纤高聚物、聚酯纤维、锦纶棉、导电纤维、脱水剂和抗菌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尼龙弹丝、25-35%的棉纶纤维、3-8%的竹纤维、10-20%的纤高聚物、15-25%的聚酯纤维、5-10%的锦纶棉、2-5%的导电纤维、1-3%的脱水剂和1-3%的抗菌剂。
[0005]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梳棉处理;步骤三,纺纱加工;步骤四,加捻定型;步骤五,后续处理;步骤六,出料存储;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尼龙弹丝、25-35%的棉纶纤维、3-8%的竹纤维、10-20%的纤高聚物、15-25%的聚酯纤维、5-10%的锦纶棉、2-5%的导电纤维、1-3%的脱水剂和1-3%的抗菌剂进行选取,并按照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梳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进行清洗后加入清水,升温至40-60℃;2)将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聚酯纤维与导电纤维投入到反应釜中,兑入脱水剂,浸泡1-2h,直至水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去水捞出;3)将白色絮状物放入梳棉机中,表面覆盖上纤高聚物与锦纶棉,进行梳棉加工10-20min,直至面料均匀;其中上述步骤三中,纺纱加工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步骤二3)中梳棉加工后的面料放入并条机中,开启并条机进行加工,使面料变为条状;2)再将其放入纺纱机中进行纺纱加工,随后倒入络筒机中加工,清理纱线上的疵点;3)将加工好的纱线使用热风机烘干,即可得到纺织纱线;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加捻定型包括以下步骤:1)将步骤二3)中纺织纱线层叠平铺放置,表面涂抹抗菌剂,静置10-20min,随后使用热
风机烘干;2)将纺织纱线放置在捻子机中进行加捻,随后放入纺织机中进行织造,纺织纱线混合相互交织,加工即可得到纺织服装面料;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后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纺织服装面料放入反应釜中,通入干燥的热空气,持续10-20min,达到烧毛效果;2)将反应釜中兑入清水,升高反应釜温度至100-150℃,使纺织服装面料蒸煮1-2h,随后捞出静置10-20min;3)人工将纺织服装面料使用清水冲洗,连续冲洗3-4次,直至纺织服装面料恢复常温;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纺织服装面料叠整,随后捆扎装箱,放置在阴凉地存储。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20%的尼龙弹丝、27%的棉纶纤维、8%的竹纤维、15%的纤高聚物、15%的聚酯纤维、5%的锦纶棉、5%的导电纤维、3%的脱水剂和2%的抗菌剂。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脱水剂为乙醇。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与磷酸二氢铵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3)中梳棉加工后的面料需要在阳光下晒1-2h.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2)中织布机转速为500-600r/min。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2)中清水漫过纺织服装面料顶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安全可靠,采用尼龙弹丝、棉纶纤维与竹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竹纤维提高了该印染面料的透气性,导电纤维混织使用户使用时不会产生静电,更加舒适,且采用并条与络筒进行梳理加工,增加密度,大大提升抗皱性与耐磨性,有利于用户穿戴,纺织服装面料混合有抗菌剂,起到抗螨虫效果,且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严谨,成本低廉,原料较为便宜,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实施例1: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配方包括: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纤高聚物、聚酯纤维、锦纶棉、导电纤维、脱水剂和抗菌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的尼龙弹丝、27%的棉纶纤维、8%的竹纤维、20%的纤高聚物、15%的聚酯纤维、5%的锦纶棉、5%的导电纤维、
3%的脱水剂和2%的抗菌剂。
[0015]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梳棉处理;步骤三,纺纱加工;步骤四,加捻定型;步骤五,后续处理;步骤六,出料存储;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的尼龙弹丝、27%的棉纶纤维、8%的竹纤维、20%的纤高聚物、15%的聚酯纤维、5%的锦纶棉、5%的导电纤维、3%的脱水剂和2%的抗菌剂进行选取,并按照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梳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进行清洗后加入清水,升温至40-60℃;2)将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聚酯纤维与导电纤维投入到反应釜中,兑入脱水剂,浸泡1-2h,直至水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去水捞出;3)将白色絮状物放入梳棉机中,表面覆盖上纤高聚物与锦纶棉,进行梳棉加工10-20min,直至面料均匀,梳棉加工后的面料需要在阳光下晒1-2h;其中上述步骤三中,纺纱加工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步骤二3)中梳棉加工后的面料放入并条机中,开启并条机进行加工,使面料变为条状;2)再将其放入纺纱机中进行纺纱加工,织布机转速为500-600r/min,随后倒入络筒机中加工,清理纱线上的疵点;3)将加工好的纱线使用热风机烘干,即可得到纺织纱线;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加捻定型包括以下步骤:1)将步骤二3)中纺织纱线层叠平铺放置,表面涂抹抗菌剂,静置10-20min,随后使用热风机烘干;2)将纺织纱线放置在捻子机中进行加捻,随后放入纺织机中进行织造,纺织纱线混合相互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配方包括: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纤高聚物、聚酯纤维、锦纶棉、导电纤维、脱水剂和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尼龙弹丝、25-35%的棉纶纤维、3-8%的竹纤维、10-20%的纤高聚物、15-25%的聚酯纤维、5-10%的锦纶棉、2-5%的导电纤维、1-3%的脱水剂和1-3%的抗菌剂。2.一种耐磨型纺织服装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梳棉处理;步骤三,纺纱加工;步骤四,加捻定型;步骤五,后续处理;步骤六,出料存储;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尼龙弹丝、25-35%的棉纶纤维、3-8%的竹纤维、10-20%的纤高聚物、15-25%的聚酯纤维、5-10%的锦纶棉、2-5%的导电纤维、1-3%的脱水剂和1-3%的抗菌剂进行选取,并按照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梳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进行清洗后加入清水,升温至40-60℃;2)将尼龙弹丝、棉纶纤维、竹纤维、聚酯纤维与导电纤维投入到反应釜中,兑入脱水剂,浸泡1-2h,直至水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去水捞出;3)将白色絮状物放入梳棉机中,表面覆盖上纤高聚物与锦纶棉,进行梳棉加工10-20min,直至面料均匀;其中上述步骤三中,纺纱加工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步骤二3)中梳棉加工后的面料放入并条机中,开启并条机进行加工,使面料变为条状;2)再将其放入纺纱机中进行纺纱加工,随后倒入络筒机中加工,清理纱线上的疵点;3)将加工好的纱线使用热风机烘干,即可得到纺织纱线;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加捻定型包括以下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奢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