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07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该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横向等距离排列经线:将经线的一端固定,且使得经线固定后等距离平行排布,之后将平行排布的经线另一端固定;S2:纬线交叉折返穿过经线;S3:将径向线绑扎在经线、纬线交汇处;S4:拉直径向线。通过该经线、纬线、径向线的配合编织,能够形成三个方向的线纺织,组成立体结构,结合混凝土后,强度较高;通过径向线绑扎的操作,且前后延伸拉直,使得前后方向的混凝土与平面编织物之间的作用力增加,显著提高稳定性。显著提高稳定性。显著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缩写为TRC)是一种新型建筑增强材料。本项目拟通过对TRC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研制,制作出若干个模板砌块,对构件组成方式进行深度设计。在不同外力作用工况下,对研制出的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
[0003]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缩写为TRC),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作为基材,以适量的非连续的短纤维或连续的长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均布地掺和在混凝土中,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增强建筑材料,其中,纤维编织网是利用编织技术将连续纤维制成的纺织物,起到增强结构的作用。
[0004]现有的编制方法通常为平面编织物,这样对混凝土的束缚作用不大,影响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编制方法通常为平面编织物,这样对混凝土的束缚作用不大,影响结构强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该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7]S1:横向等距离排列经线:将经线的一端固定,且使得经线固定后等距离平行排布,之后将平行排布的经线另一端固定;
[0008]S2:纬线交叉折返穿过经线:将纬线从平行排布的经线交叉穿过,使得纬线在经线上也呈等距离平行分布,经线、纬线形成平面编织物;
[0009]S3:将径向线绑扎在经线、纬线交汇处:经线、纬线的接触交点位置形成交汇处,在交汇处沿对角绑扎径向线,径向线在平面编织物的两侧均有延伸线头;
[0010]S4:拉直径向线:将步骤S3中延伸线头拉直,使得延伸线头与平面编织物垂直,得到立体编织物。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将穿过经线的纬线拉紧,避免松脱情况。
[0012]进一步地,所述经线、纬线编织之前各自预先拧圈,拧圈的方式为,将经线、纬线的一端固定住,对经线、纬线的另一端旋转。
[0013]进一步地,相邻的经线之间距离与相邻的纬线之间距离相同。
[0014]进一步地,相邻的经线之间距离为3

5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经线、纬线、径向线的材料相同,均为尼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所述尼
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重为:尼龙基线10

12份、玻璃纤维1

2份;
[0016]该经线、纬线、径向线的制备方法为:
[0017]将玻璃纤维成型为细丝长条状,将尼龙基线缠绕包覆在玻璃纤维的外侧,得到坯线;
[0018]根据需要长度,剪切坯线即可得到经线、纬线、径向线。
[0019]进一步地,所述尼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重为:尼龙基线10份、玻璃纤维1份。
[0020]进一步地,所述尼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重为:尼龙基线11份、玻璃纤维1.5份。
[0021]进一步地,所述尼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重为:尼龙基线12份、玻璃纤维2份。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通过该经线、纬线、径向线的配合编织,能够形成三个方向的线纺织,组成立体结构,结合混凝土后,强度较高;
[0024]2)通过径向线绑扎的操作,且前后延伸拉直,使得前后方向的混凝土与平面编织物之间的作用力增加,显著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0028]图中:1经线、2纬线、3径向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2]实施例一: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该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3]S1:横向等距离排列经线1:将经线1的一端固定,且使得经线1固定后等距离平行排布,之后将平行排布的经线1另一端固定;
[0034]S2:纬线2交叉折返穿过经线1:将纬线2从平行排布的经线1交叉穿过,使得纬线2在经线1上也呈等距离平行分布,经线1、纬线2形成平面编织物;
[0035]将穿过经线1的纬线2拉紧,避免松脱情况;
[0036]经线1、纬线2编织之前各自预先拧圈,拧圈的方式为,将经线1、纬线2的一端固定住,对经线1、纬线2的另一端旋转;
[0037]相邻的经线1之间距离与相邻的纬线2之间距离相同,相邻的经线1之间距离、相邻的纬线2之间距离均为3

5mm;
[0038]经线1、纬线2、径向线3的材料相同,均为尼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所述尼龙基线和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重为:尼龙基线10份、玻璃纤维1份;
[0039]该经线1、纬线2、径向线3的制备方法为:
[0040]将玻璃纤维成型为细丝长条状,将尼龙基线缠绕包覆在玻璃纤维的外侧,得到坯线;
[0041]根据需要长度,剪切坯线即可得到经线1、纬线2、径向线3。
[0042]S3:将径向线3绑扎在经线1、纬线2交汇处:经线1、纬线2的接触交点位置形成交汇处,在交汇处沿对角绑扎径向线3,径向线3在平面编织物的两侧均有延伸线头;
[0043]S4:拉直径向线3:将步骤S3中延伸线头拉直,使得延伸线头与平面编织物垂直,得到立体编织物。
[0044]实施例二: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该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45]S1:横向等距离排列经线1:将经线1的一端固定,且使得经线1固定后等距离平行排布,之后将平行排布的经线1另一端固定;
[0046]S2:纬线2交叉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横向等距离排列经线(1):将经线(1)的一端固定,且使得经线(1)固定后等距离平行排布,之后将平行排布的经线(1)另一端固定;S2:纬线(2)交叉折返穿过经线(1):将纬线(2)从平行排布的经线(1)交叉穿过,使得纬线(2)在经线(1)上也呈等距离平行分布,经线(1)、纬线(2)形成平面编织物;S3:将径向线(3)绑扎在经线(1)、纬线(2)交汇处:经线(1)、纬线(2)的接触交点位置形成交汇处,在交汇处沿对角绑扎径向线(3),径向线(3)在平面编织物的两侧均有延伸线头;S4:拉直径向线(3):将步骤S3中延伸线头拉直,使得延伸线头与平面编织物垂直,得到立体编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穿过经线(1)的纬线(2)拉紧,避免松脱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1)、纬线(2)编织之前各自预先拧圈,拧圈的方式为,将经线(1)、纬线(2)的一端固定住,对经线(1)、纬线(2)的另一端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用立体纺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秀芳梁冠军王建涛尤超张国富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