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栅栏杆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90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道闸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折臂栅栏杆道闸,包括有闸机、第一栅栏杆结构、第二栅栏杆结构、第一连杆以及限位条,第一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杆和第一副杆,第一主杆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一竖杆,第一竖杆的末端与第一副杆转动连接;第二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二主杆和第二副杆,第二主杆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二竖杆,第二竖杆的末端与第二副杆转动连接;限位条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竖杆连接,且另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竖杆连接;第一主杆和第一连杆的一端都与闸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第一主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杆组接;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配于多种应用场所,且结构稳定。且结构稳定。且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臂栅栏杆道闸


[0001]本技术涉及道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折臂栅栏杆道闸。

技术介绍

[0002]道闸机应用于封闭通道,阻挡未经授权人员或车辆进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一般道闸机用于阻拦的道闸杆,其结构单一,较难以适用于多数应用场景,尤其是宽度较大的通道。
[0003]综上可知,现有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折臂栅栏杆道闸,可适配于多种应用场所,且结构稳定。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臂栅栏杆道闸,包括有闸机、第一栅栏杆结构、第二栅栏杆结构、第一连杆以及限位条,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杆和第一副杆,所述第一主杆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副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二主杆和第二副杆,所述第二主杆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副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竖杆连接,且另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竖杆连接;所述第一主杆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都与所述闸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杆组接;所述闸机驱动所述第一主杆旋转至平行于地面的第一状态,则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平行,且所述限位条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和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呈竖直展开状;所述闸机驱动所述第一主杆旋转至垂直于地面的第二状态,则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之间呈直角状,且所述限位条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与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呈错位收缩状。
[0006]根据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所述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杆上的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杆上的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
[0007]根据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所述限位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杆在所述第一主杆上的连接处,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竖杆在所述第二副杆上的连接处。
[0008]根据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主杆组接,所述第一连杆旋转以通过所述连接器带动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之间的相对转动。
[0009]根据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还包括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闸机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杆连接。
[0010]根据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主杆平行,所述闸机驱动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主杆同步旋转。
[0011]本技术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包括有闸机、第一栅栏杆结构、第二栅栏杆结构、第一连杆以及限位条,所述闸机驱动所述第一主杆旋转至平行于地面的第一状态,则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平行,且所述限位条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和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呈竖直展开状;所述闸机驱动所述第一主杆旋转至垂直于地面的第二状态,则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之间呈直角状,且所述限位条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与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呈错位收缩状。借此,本技术可适配于多种应用场所,且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折臂栅栏杆道闸关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折臂栅栏杆道闸开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图1~图2示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折臂栅栏杆道闸,包括有闸机10、第一栅栏杆结构、第二栅栏杆结构、第一连杆31以及限位条40,第一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杆11和第一副杆12,第一主杆11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一竖杆111,本实施例优选为四条第一竖杆111均匀分布连接在第一主杆11上,所述第一竖杆111的末端与第一副杆12转动连接;第二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二主杆21和第二副杆22,第二主杆21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二竖杆211,优选包括有四条第二竖杆211均匀分布连接在第二主杆21上,第二竖杆211的末端与第二副杆22转动连接;限位条40的一端与一第一竖杆111连接,且另一端与一第二竖杆211连接;第一主杆11和第一连杆31的一端都与闸机10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第一主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杆21组接,以用于通过第一连杆31旋转带动第二主杆21相对第一主杆11旋转;所述闸机10驱动第一主杆11旋转至平行于地面的第一状态,则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主杆21与第一主杆11平行,且限位条40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和第二栅栏杆结构呈竖直展开状,如图1;闸机10驱动第一主杆11旋转至垂直于地面的第二状态,则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主杆21与第一主杆11之间呈直角状,且限位条40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和第二栅栏杆结构呈错位收缩状,如图2所示。
[0016]本实施例的第一状态即为闸机10关闸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和第二栅栏杆结构水平展开在出入口处以起到阻碍通道通行的作用;所述第二状态即为闸机10开闸的状态,此时第一栅栏杆结构转动至竖直方向收缩,同时第二栅栏杆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收缩同时被拖动至第一栅栏杆结构的顶端,以便于出入口通行。其中,第一竖杆111和第二竖杆211的末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副杆12和第二副杆22上,则道闸口呈现为直角边状,便于车辆出行而又可方便设置限高。具体的是,多个第一竖杆111设置在第一主杆11和第一副杆12之间的长度相同,且多个第二竖杆211设置在第二主杆21和第二副杆22之间的长度相同,则不
管第一主杆11和第二主杆21旋转至哪一角度,则第一副杆12和第二副杆22都将分别与第一主杆11和第二主杆21保持平行状态;限位条40分别连接在第一竖杆111和第二竖杆211上,当闸机10带动第一栅栏杆结构的第一主杆11旋转时,其第一竖杆111将通过该限位条40带动第二竖杆211移动。其中,所述第一连杆31与第一主杆11平行,闸机10驱动第一连杆31和第一主杆11同步旋转。即闸机10的机芯将带动第一主杆11和第一连杆31同步旋转。
[0017]优选的是,限位条40的一端与第一主杆11上的第一竖杆11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副杆22上的第二竖杆211固定连接。限位条40呈斜向设置,可使得第一栅栏杆结构和第二栅栏杆结构在闸机10驱动旋转的过程中进行收缩状态或展开状态转换;且将限位条40组接在第一竖杆111和第二竖杆211上可使得其收缩或展开的过程更为平稳。如图,限位条4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杆111在第一主杆11上的连接处,且另一端安装于第二竖杆211在第二副杆22上的连接处;该结构使得收缩配合的方式更为稳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臂栅栏杆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闸机、第一栅栏杆结构、第二栅栏杆结构、第一连杆以及限位条,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杆和第一副杆,所述第一主杆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副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第二主杆和第二副杆,所述第二主杆上可转动连接有至少一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副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竖杆连接,且另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竖杆连接;所述第一主杆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都与所述闸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杆组接;所述闸机驱动所述第一主杆旋转至平行于地面的第一状态,则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主杆与所述第一主杆平行,且所述限位条带动所述第一栅栏杆结构和所述第二栅栏杆结构呈竖直展开状;所述闸机驱动所述第一主杆旋转至垂直于地面的第二状态,则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家王桃王晶李代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