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79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变压器骨架包括主体、以及两个第一安装架;主体一端设置安装孔,安装孔用以供变压器的磁芯穿设,主体的周侧环设有绕线槽,绕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两个绕线槽的侧壁之间的底壁;两个第一安装架设于绕线槽一侧壁的外侧且位于安装孔的一端口的两侧两个第一安装架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引脚,两个第一安装架均对应绕线槽设置第一过线槽,绕线槽的侧壁对应第一过线槽设置第一缺口,第一过线槽用以供绕设于绕线槽内的绕组线穿设,并与对应的引脚连接;任一第一过线槽至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不大于0.5mm,使绕组线穿过第一过线槽后再弯曲连接引脚,绕组线平整性好,抗干扰性好。抗干扰性好。抗干扰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关电源设计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开关电源小型化设计中,提高开关频率可有效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首先想到的办法是选择开关频率更高的MOSFET(金氧半场效晶体管),通过提高开关速度来显著减少输出滤波器体积,从而在单位体积内可实现更高的功率等级,但是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会带来EMI(电磁干扰)特性的恶化,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电路的EMI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旨在解决目前的开关频率的提高会带来EMI(电磁干扰)特性的恶化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
[0005]主体,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供变压器的磁芯穿设,所述主体的周侧环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绕线槽的侧壁之间的底壁;以及,
[0006]两个第一安装架,设于所述绕线槽一侧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引脚,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均对应所述绕线槽设置第一过线槽,所述绕线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过线槽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过线槽用以供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的绕组线穿设,并与对应的所述引脚连接;
[0007]其中,任一所述第一过线槽至所述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不大于0.5mm。
[0008]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引脚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5mm。
[0009]可选地,至少一所述第一过线槽至所述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为0.45mm。
[0010]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侧且在所述第一过线槽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和限位凸块,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限位凸块均在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向外延伸且间隔设置,以形成在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朝外延伸的走线槽。
[0011]可选地,所述绕线槽的另一侧壁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所述第三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另一端口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三安装架设置第三过线槽,所述绕线槽的另一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过线槽设置第二缺口,对应所述第三过线槽设置第三缺口,所述第二过线槽和所述第三过线槽用以供所述绕线槽内的绕组线穿设。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还设有排针孔,所述排针孔用以供排针安装;
[0013]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还设有第一挂线凸块,所述第一挂线凸块靠近所述排针孔设
置。
[0014]可选地,所述排针孔设置多个,所述多个排针孔并排间隔设置;
[0015]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多个分线凸块,多个所述分线凸块间隔布设于所述第二过线槽的槽口两侧,每一所述分线凸块对应一所述排针孔。
[0016]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安装架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挂线凸块,多个所述第二挂线凸块间隔布设于所述第三过线槽的槽口两侧,多个所述挂线凸块用以供多个绕组线缠绕固定,以调整多个绕组线的走线方向。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变压器,包括上述的变压器骨架,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
[0018]主体,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供变压器的磁芯穿设,所述主体的周侧环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绕线槽的侧壁之间的底壁;以及,
[0019]两个第一安装架,设于所述绕线槽一侧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引脚,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均对应所述绕线槽设置第一过线槽,所述绕线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过线槽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过线槽用以供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的绕组线穿设,并与对应的所述引脚连接;
[0020]多层绕组,其中任意所述绕组均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并与对应的所述引脚连接
[0021]其中,任一所述第一过线槽至所述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不大于0.5mm;所述变压器还包括多层绕组,其中任意所述绕组均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并与对应的所述引脚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多层绕组自所述绕线槽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初级绕组、第一屏蔽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辅助绕组、第二屏蔽绕组、第二初级绕组。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绕组线绕设于所述绕线槽,依次经过第一缺口、第一过线槽与对应的引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过线槽至所述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均不大于0.5mm,使得绕组线在穿过第一过线槽后在弯曲与对应的引脚连接,保障绕线槽内的绕组线的平整性,降低EMI。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骨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的变压器骨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多个引脚的平面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变压器骨架的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的变压器骨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4中的变压器骨架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1中绕线槽内的多层绕组的电路图;
[0032]图8为图1中变压器骨架与多层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号说明:
[00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变压器骨架32排针孔1主体33第一挂线凸块11安装孔34分线凸块12绕线槽4第三安装架13侧壁41第三过线槽131第一缺口42第二挂线凸块132第二缺口5多层绕组133第三缺口N1第一初级绕组2第一安装架N2第一屏蔽绕组21第一过线槽N3第一次级绕组22限位挡板N4第二次级绕组23限位凸块N5辅助绕组24走线槽N6第二屏蔽绕组3第二安装架N7第二初级绕组31第二过线槽6引脚
[0035]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8]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供变压器的磁芯穿设,所述主体的周侧环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绕线槽的侧壁之间的底壁;以及,两个第一安装架,设于所述绕线槽一侧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均设有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引脚,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均对应所述绕线槽设置第一过线槽,所述绕线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过线槽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过线槽用以供绕设于所述绕线槽内的绕组线穿设,并与对应的所述引脚连接;其中,任一所述第一过线槽至所述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不大于0.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引脚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过线槽至所述绕线槽的底壁的距离为0.4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侧且在所述第一过线槽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和限位凸块,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限位凸块均在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向外延伸且间隔设置,以形成在背对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朝外延伸的走线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的另一侧壁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所述第三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另一端口的两侧,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汉峰李广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