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77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选择阀、制热换热器、制冷换热器及蓄热模块;第一压缩机、选择阀、制热换热器、制冷换热器、选择阀及第一压缩机依次相连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压缩机、制冷换热器、蓄热模块及第二压缩机依次相连形成与第一循环回路独立设置的第二循环回路;其中,第二压缩机能够提供与制冷换热器换热的冷媒,蓄热模块内设有能够与换热后的冷媒换热的储热介质。由于第二循环回路的工作独立于第一循环回路,故不需要停室内风机,且四通阀也不需要换向,因此,低温冷媒不会流入至室内侧,也即制热换热器处,流入室内侧的永远都是高温的冷媒,故能够实现连续制热,提升了空调舒适性。提升了空调舒适性。提升了空调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空调系统机组一般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制热换热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功能构件连接构成,空调机组经过四通阀的切换来实现空调的制冷或者制热功能。
[0003]当空调运行制热功能时,低温冷媒需要从室外侧制热换热器吸收热量,而当室外侧温度比较低并达到一定条件时,室外制热换热器就会结霜,随着结霜层的厚度逐步增加,将逐渐阻断室外侧制热换热器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导致严重影响制热效果,此时就需要对室外侧制热换热器进行除霜。
[0004]现有除霜方式包括空调除霜及蓄热模块除霜,但这两种除霜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不仅需要室内侧内机停止供热,还需要四通阀换向,且压缩机排气的高温冷媒流入室外侧制热换热器中,并换热得到的低温冷媒仍然会流入室内侧,造成室内温度明显下降,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除霜方式的不仅需要室内侧内机停止供热,还需要四通阀换向,且压缩机排气的高温冷媒流入室外侧制热换热器中,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选择阀(30)、制热换热器(40)、制冷换热器(50)及蓄热模块(60);所述第一压缩机(10)、所述选择阀(30)、所述制热换热器(40)、所述制冷换热器(50)、所述选择阀(30)及所述第一压缩机(10)依次相连形成第一循环回路(65);所述第二压缩机(20)、所述制冷换热器(50)、所述蓄热模块(60)及所述第二压缩机(20)依次相连形成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独立设置的第二循环回路(70);其中,所述第二压缩机(20)能够提供与所述制冷换热器(50)换热的冷媒,所述蓄热模块(60)内设有能够与换热后的所述冷媒换热的储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并联设置的蓄热支路(75),所述蓄热支路(75)包括所述蓄热模块(60);其中,所述储热介质能够吸收并储存来自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的冷媒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所述蓄热支路(75)上还设有蓄热节流装置(80),所述蓄热节流装置(80)受控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处于所述制热模式时开启,以使所述蓄热支路(75)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导通;且所述蓄热节流装置(80)受控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处于制冷模式时关闭,以所述蓄热支路(75)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65)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支路(7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选择阀(30)与所述制热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功瑞邓朝胜谢有富孟雪王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