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亦萍专利>正文

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76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沥青生产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生剂池、加工容器和循环系统,所述加工容器连通有进料壳,进料壳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再生剂池,所述进料壳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系统一端连通,所述加工容器底部通过排料管与循环系统另一端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隔板,固定于加工容器内部;转化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上部,用于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混合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下部,用于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以及连接机构,安装于加工容器上,用于连接转化机构和混合机构,以使得通过机械能驱动混合机构运行,具有节能环保、混合效果好等优点。混合效果好等优点。混合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生产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的混合料称呼为再生沥青混合料。
[0003]目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仅仅只依靠动力泵的动力引导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流动,通过流动的混合料在沥青罐入口撞击对流,对混合料的搅拌效果较差,影响再生沥青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生剂池、加工容器和循环系统,所述加工容器连通有进料壳,进料壳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再生剂池,所述进料壳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系统一端连通,所述加工容器底部通过排料管与循环系统另一端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隔板,固定于加工容器内部;转化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生剂池、加工容器和循环系统,所述加工容器连通有进料壳,进料壳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再生剂池,所述进料壳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系统一端连通,所述加工容器底部通过排料管与循环系统另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隔板,固定于加工容器内部;转化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上部,用于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混合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下部,用于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以及连接机构,安装于加工容器上,用于连接转化机构和混合机构,以使得通过机械能驱动混合机构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机构包括:隔离板,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固定于支撑隔板上;主动轴,转动设置于隔离板、加工容器壁壳上,并延伸至加工容器外,数量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主动轴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的主动轴;以及从动件,固定于主动轴上,位于支撑隔板内,所述从动件一侧与隔离板内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连接杆,固定于主动轴外壁上;固定筒,固定于连接杆远离主动轴的一端上;以及破碎部,固定于固定筒外侧,用于对大颗粒混合料破碎。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搅拌壳,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固定于支撑隔板底部,设置有过滤部;驱动杆,转动设置于搅拌壳上,下端延伸至加工容器外与连接机构连接;滑套,滑动套设于驱动杆上,并位于搅拌壳内;搅拌杆,固定于滑套外壁上;以及往复移动组件,与滑套连接,用于驱动滑套直线往复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搅拌壳内,并与滑套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亦萍
申请(专利权)人:刘亦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