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漂伪阻设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拟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漂伪阻设计。
技术背景
[0002]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弱信号的探测越来越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传统TIA(跨组放大器)网络还是新型的电容耦合传感系统,甚至常规的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中,都往往会需要一个阻值极其大的电阻来提供增益、产生低频频率点以及其他电学应用。然而在集成电路中大阻值电阻既不好制作,成本也高。因此,一般采用由两个二极管连接的低宽长比的PMOS构成常规MOS伪电阻,如附图1所示可以提供高达109‑
10
12
Ω的阻值,但由于工作在弱反型区的MOS管其电流与栅源电压呈指数关系,因此导致常规MOS伪电阻阻值线性度,可控性以及温度特性都十分难以确定。以典型的神经细胞探测系统的伪阻使用为例,如附图2所示,两个二极管连接的低宽长比的PMOS构成MOS伪电阻提供高达10
11
Ω的电阻以实现小于1Hz的低频截止频率,然而在实际应用之中,由于MOS管没有固定偏置,阻值不可控还具有较大的非线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漂伪阻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M1~M10、MR1、MR2,电阻R,PNP三极管Q1、Q2,电流源I
P1
~I
Pn I
N1
~I
Nm
;PMOS管M8、M9、M10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相连,M8的栅极与漏极、M9的栅极、M10的栅极相互连接,PMOS管M6的栅极与漏极、M7的栅极、M11的栅极相互连接,M6的源极与M8的漏极相连,M7的源极与M9的漏极相连,M11的源极与M10的漏极相连;NMOS管M4的漏极与M6的漏极相连,NMOS管M5的栅极与漏极相连,M5的漏极也和M7的漏极相连,M4、M5的栅极相连;电阻R一端连接M4的源极,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M5的源极和PNP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Q1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并接入负电源电压VSS。Q2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并接入负电源电压VSS;PMOS管M1的源极、M11的漏极、NMOS管M2的栅极、电流源I
P1
~I
Pn I
N1
~I
Nm
的一端相互连接,电流源I
P1
~I
Pn
另一端连接正电源电压VDD,电流源I
N1
~I
Nm
另一端连接负电源电压VSS;M1的栅极和漏极、M2的源极都连接到负电源电压VSS;NMOS管M3的源极和M2的漏极、PMOS管MR1、MR2的栅极相连,M3的漏极连接到正电源电压VDD,M3的栅极与MR1、MR2的漏极相连。MR1和MR2的源极作为伪电阻两个输入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漂伪阻设计,其特征在于,PMOS管M9与M8的宽长比比值、PMOS管M6与M7的宽长比比值和NMOS管M4与M5的宽长比比值均相同;PNP三极管Q1与Q2的面积比值为大于1的任意值;PMOS管M10与M11的宽长比比值与M7与M9的宽长比比值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漂伪阻设计,其特征在于,电流源I
P1
~I
Pn
和电流源I
N1
~I
Nm
均为温度补偿模块,当仅采用一个电流源时,为一阶温度补偿,当采用多个电流源时,为多阶温度补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漂伪阻设计,其特征在于,电流源I
P1
~I
Pn
中任意电流源I
Pn
,包括PMOS管MP
n1
、MP
n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敏,熊朗,高嵩,李卓航,闫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