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75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对接头上形成有圆台状的对接凹槽,对接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二对接头上形成有与所述对接凹槽对应且呈圆台状的对接凸台,所述对接凸台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的容纳槽;对接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第一对接头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外螺纹,第二对接头上设有可转动的锁紧螺母;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对接头上设置圆台状的对接凹槽,在第二对接头上设置圆台状的对接凸台,通过在圆台状的对接凹槽的内壁上设置锥形的第二密封环,使得第一对接头、第二对接头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固定后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管道接口处出现燃气泄漏。漏。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燃气具有易扩散、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燃气输送过程中必须做好密封措施避免燃气泄漏造成危险;燃气输送管道中各管道的连接处通常是容易出现泄漏的薄弱环节,如申请公布号为 CN112178317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燃气管件自密封连接结构”,可将造成泄露故障的热胀冷缩现象利用起来,通过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材质实现了自密封,有效地解决了燃气管道密封在变温环境中容易失效的问题。
[0003]但是,现有的燃气管道,在出现管道泄漏或需要检修时,需要先关闭相应的阀门,操作麻烦,虽然燃气的输送被终止,但管道内残余的燃气仍会逸出,造成资源浪费且存在安全隐患,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可靠性差、容易出现燃气泄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对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二对接头,所述第一对接头上形成有圆台状的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头上形成有与所述对接凹槽对应且呈圆台状的对接凸台,所述对接凸台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对接凹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的端部配合的第一密封环,所述对接凹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的外壁配合且呈锥形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对接头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对接头上设有可转动的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对接头伸入所述第一对接头时可通过转动所述锁紧螺母将所述第一对接头、所述第二对接头锁紧 。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轴向移动的锁止环,所述锁止环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端面齿,所述锁紧螺母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端面齿,所述第一端面齿与所述第二端面齿啮合时可防止所述锁紧螺母转动 。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还设有挡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挡环、所述锁止环之间的锁止弹簧 。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还设有轴向滑槽,所述锁止环上设有伸入所述轴向滑槽的滑块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凹槽的底板的中心、所述容纳槽的底板的中心分别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安装有可沿轴向移动的自封组件,所述自封组件包括中心筒、对接环、封堵环 ;所述中心筒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轴向通孔内,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中心筒
的外壁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环,所述对接环、所述封堵环分别位于所述中心筒的两端,所述对接环的中部与所述中心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对接环的端面上设有第四密封环,所述封堵环朝向所述中心筒的一侧设有与底板配合的第五密封件,所述中心筒的筒壁上靠近所述封堵环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中心筒的内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中心筒上还套设有位于所述对接环一侧的自封弹簧,所述自封弹簧可使得所述封堵环抵触在底板上以封堵所述轴向通孔 。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的筒壁上设有多个以所述中心筒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均匀布置的所述通气孔 。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环朝向所述中心筒的一侧设有封堵圆台,所述对接凹槽的底板上、所述容纳槽的底板上均设有与所述封堵圆台配合的斜槽,所述第五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封堵圆台的外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封堵环配合的定位架,所述封堵环与所述定位架抵触时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轴向通孔分离。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架包括中心板和多个径向支板,所述径向支板的端部与燃气管道的内壁固定相连,相邻的所述径向支板之间形成有燃气通道。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对接头上设置圆台状的对接凹槽,在第二对接头上设置圆台状的对接凸台,通过在圆台状的对接凹槽的内壁上设置锥形的第二密封环,使得第一对接头、第二对接头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固定后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管道接口处出现燃气泄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7]如图1至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该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101、第二连接管102,第一连接管101的端部设有第一对接头10,第二连接管102的端部设有第二对接头20,第一对接头10上形成有圆台状的对接凹槽11,对接凹槽1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管101连通,第二对接头20上形成有与对接凹槽对应且呈圆台状的对接凸台21,对接凸台21的内侧形成有与第二连接管102连通的容纳槽22;对接凹槽1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对接头20的端部配合的第一密封环31,对接凹槽1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对接头20的外壁配合且呈锥形的第二密封环32;第一对接头1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外螺纹12,第二对接头20上设有可转动的锁紧螺母23,第二对接头20伸入第一对接头10时可通过转动锁紧螺母23将第一对接头10、第二对接头20锁紧。
[0018]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对接头上设置圆台状的对接凹槽,在第二对接头上设置圆台状的对接凸台21,由此通过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可靠地对接口端面进行密封,具体而言,通过在圆台状的对接凹槽的内壁上设置锥形的第二密封环,使得第一对接头、第二对接头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固定后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管道接口处出现燃气泄漏。
[0019]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对接头10上设有可轴向移动的锁止环13,锁止环13朝向第二连接管102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端面齿131,锁紧螺母23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端面齿232,第一端面齿131与第二端面齿232啮合时可防止锁紧螺母23转动,由此可避免因振动造成锁紧螺母松动,使得管道连接可靠。 优选地,第一连接管101的外壁上还设有挡环14,第一连接管101上套设有位于挡环14、锁止环13之间的锁止弹簧15 ,由此可通过锁止弹簧15使得锁止环13可靠地抵触在锁紧螺母23上;在需要转动锁紧螺母时可通压缩锁止弹簧15使得锁止环13与锁紧螺母23分离。优选地,第一连接管101的外壁上还设有轴向滑槽16,锁止环13上设有伸入轴向滑槽16的滑块132,由此使得锁止环13只能沿第一连接管101的轴向移动 。
[002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对接凹槽11的底板103的中心、容纳槽22的底板103的中心分别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安装有可沿轴向移动的自封组件40,自封组件40包括中心筒41、对接环42、封堵环43 ;中心筒41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轴向通孔内,且所述轴向通孔与中心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对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设有第二对接头,所述第一对接头上形成有圆台状的对接凹槽,所述对接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头上形成有与所述对接凹槽对应且呈圆台状的对接凸台,所述对接凸台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对接凹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的端部配合的第一密封环,所述对接凹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的外壁配合且呈锥形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对接头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对接头上设有可转动的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对接头伸入所述第一对接头时可通过转动所述锁紧螺母将所述第一对接头、所述第二对接头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轴向移动的锁止环,所述锁止环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端面齿,所述锁紧螺母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端面齿,所述第一端面齿与所述第二端面齿啮合时可防止所述锁紧螺母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还设有挡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挡环、所述锁止环之间的锁止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还设有轴向滑槽,所述锁止环上设有伸入所述轴向滑槽的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凹槽的底板的中心、所述容纳槽的底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歌曹运成杨华瑞李谦何勇宋明阳郑开春韩黎东高鹏陈自龙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富地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