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734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结构、第二支护结构和梯形钢筋混凝土,梯形钢筋混凝土分别与第一支护结构、第二支护结构相连;第一支护结构包括上牛腿、钢斜撑、下牛腿和混凝土灌注桩,钢斜撑分别与上牛腿、下牛腿相连,上牛腿与混凝土灌注桩相连;第二支护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异型端块和斜支撑装置,预应力锚杆分别与混凝土灌注桩、梯形钢筋混凝土相连,异型端块设置在斜坡上,斜支撑装置与异型端块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侧向压力导致支护结构变形的问题,抗力能力强,整体支护效果好;设置梯形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锚杆作为下牛腿的支座,起到了控制水平向位移的作用。起到了控制水平向位移的作用。起到了控制水平向位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蓬勃发展,上部结构越来越高,对于基坑的开挖也相对应的越来越深,地下空间的平面布置也跟着呈现多样化,为了实现地下空间的更有效布局,地下各层轮廓不一致逐渐常态化,一层地下室平面轮廓要大于二层地下室平面轮廓,一层与二层就会存在较大的垂直落差且该阶梯断面基坑不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因而该段往往采用垂直开挖。垂直开挖中,基坑下混凝土灌注桩+两道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结构最为常见,但该种支护结构存在侧向压力导致支护结构变形的缺陷,不仅施工工期长,两道支撑给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带来了不便,还会造成支护结构不可回收,项目成本过高。
[0003]如何在有限的施工面上,获得较好的基坑支护力,同时加快阶梯断面垂直开挖的施工进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力能力强、整体性好的基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结构(1)、第二支护结构(2)和梯形钢筋混凝土(3),所述梯形钢筋混凝土(3)分别与第一支护结构(1)、第二支护结构(2)相连;所述第一支护结构(1)包括上牛腿(11)、钢斜撑(12)、下牛腿(13)和混凝土灌注桩(14),所述钢斜撑(12)分别与上牛腿(11)、下牛腿(13)相连,所述上牛腿(11)与混凝土灌注桩(14)相连;所述第二支护结构(2)包括预应力锚杆(21)、异型端块(22)和斜支撑装置(23),所述预应力锚杆(21)分别与混凝土灌注桩(14)、梯形钢筋混凝土(3)相连,所述异型端块(22)设置在斜坡(4)上,所述斜支撑装置(23)与异型端块(2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钢筋混凝土(3)的上底是下牛腿(13)边长的3~4倍,高度是下牛腿(13)边长的2~3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斜撑(12)为H型钢斜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装置(23)的数量为4~6个,相邻斜支撑装置(23)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与水平面的夹角自上而下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皓周爱兆黄献文刘刚侯绍雯胡梦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