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65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圆台内顶块的顶部与桥梁底部相碰触,圆台内空腔的内壁设有螺纹滑槽,顶块底部两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螺纹滑槽中并均与螺纹滑槽滑动连接,空腔底部固定台内圆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阻尼,顶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动延伸至固定台内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与第一减震阻尼的顶部碰触,桥墩内设有用于将横向地震能转换为竖向地震能的第一转能组件,桥墩的顶部圆筒内设有用于将竖向地震能转换为横向地震能的第二转能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支座无法对地震能横向、竖向进行消能减震,减震结构容易发热变形,影响减震支座使用寿命以及减震性能的问题。及减震性能的问题。及减震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防震减灾
,涉及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

技术介绍

[0002]桥梁建设工程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又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我国一些地区处于这两个地震带之间,受它的影响,我国地震发生的强度大、频率高、范围广,对于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影响极大。在一些地震频发区,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桥梁是生命之线路,如果在地震中损伤或者倒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救援的速度。为了避免地震时桥梁容易倒塌的事件发生,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桥梁的减震和抗震性能,在地震到来时能够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
[0003]由于地震波传递过程不一定沿着桥梁的方向传播,从而产生地震动横向分量、地震动竖向分量的地震能,但是现有的桥梁减震技术中往往只能够对单一方向的地震能进行减震,进而导致地震能减震性能不足,而且现有的桥梁减震技术中,当地震来临时,减震结构将地震能转换为动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往往会使减震结构发热致使减震结构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及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支座无法对地震能横向、竖向进行消能减震,减震结构容易发热变形,影响减震支座使用寿命以及减震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包括桥墩以及位于桥墩上方的桥梁,所述桥墩的顶部设有圆台,所述圆台内设有顶块,所述顶块的顶部与桥梁的底部相碰触,所述圆台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螺纹滑槽,所述顶块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螺纹滑槽中并均与螺纹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阻尼,所述顶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动延伸至固定台内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与第一减震阻尼的顶部碰触,所述桥墩内设有用于将横向地震能转换为竖向地震能的第一转能组件,所述桥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用于将竖向地震能转换为横向地震能的第二转能组件。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能组件包括设置在桥墩内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凹板,所述圆台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阻尼,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顶端与第三减震阻尼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形凸台,且圆形凸台与圆形
凹板滑动配合,所述圆形凸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滑动贯穿圆槽的底部内壁,滑杆的顶端与第一减震阻尼的底端相碰触。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转能组件包括环形固定连接在圆筒内壁的多个第二减震阻尼,所述圆台内环形排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贯穿有第二梯形杆,且第二梯形杆远离固定台的一端与第二减震阻尼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环形排布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杆,第一梯形杆的顶端与顶块的底部相碰触,且第一梯形杆与第二梯形杆接触配合。
[0009]进一步,所述桥梁的底部设有固定槽,所述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槽内的橡胶块,通过橡胶块初步对地震能进行缓冲。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台的顶端呈环形滑动连接有多个夹板,所述夹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梯形杆转动连接,当第一梯形杆向下移动时,第一梯形杆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推动夹板向中间滑动,夹持固定杆,进而通过夹板和第一减震阻尼能够再次对竖向地震能进行消耗。
[0011]进一步,所述圆槽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板,且活塞板的顶部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内环形排布有多个透气孔,当固定杆带动活塞板向下移动时,活塞板能够将圆槽内的空气向外界喷出,用于降低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接触位置的热能,而固定杆向上移动时,活塞板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进圆槽中,对第一减震阻尼进行降温,进而能够对第一减震阻尼降温,避免第一减震阻尼、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温度过高,影响其减震效果。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层,通过第一梯形杆向下移动并推动第二梯形杆向外侧移动时,摩擦层能够增加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之间的摩擦阻力,将地震能转为摩擦热能。
[0013]进一步,所述夹板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片,通过刹车片能够增加夹板与固定杆之间的摩擦阻力。
[0014]进一步,所述透气孔的一端能够对准第一减震阻尼,透气孔的另一端能够对准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的相接触位置,进而能够精准的对第一减震阻尼、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进行降温,避免第一减震阻尼、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温度过高,影响其减震效果。
[0015]进一步,所述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当连接杆和固定杆向下移动时,通过减震垫不但能够对竖直方向的地震能进行缓冲,还能够避免连接杆与夹板出现硬性碰撞。
[0016]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的减震桥梁,包括桥墩以及位于桥墩上方的桥梁以及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设置在桥墩和桥梁之间。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通过桥梁带动顶块、固定杆、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下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带动顶块沿着螺纹滑槽的轨迹进行转动,将震动能转换为机械动能,进而能够对地震能进行初步消耗。
[0019]2、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通过在顶块带动固定杆和第一梯形杆向下移动时,不但第一减震阻尼能够对竖向的地震能进行消耗,而夹板还能够
对固定杆进行夹持,进一步消耗地震能,另外第一梯形杆向下的移动,通过第二梯形杆不但能够将竖向的地震能转换为横向的地震能,还能够通过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之间的摩擦将地震能转换为摩擦热能,用于消耗地震能。
[0020]3、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当横向地震能来临时圆台受到横向的地震能,发生一定位移,圆形凸台在圆形凹板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圆形凸台能够推动滑杆和滑动杆向上移动,滑动杆开始挤压第三减震阻尼,滑杆通过第一减震阻尼将固定杆向上推动,进而第三减震阻尼和第一减震阻尼不但能够对地震能进行消减,还能够将横向地震能转换为竖向地震能。
[0021]4、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当固定杆带动活塞板向下移动时,通过活塞板能够将圆槽内的空气向外界喷出,用于降低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接触位置的热能,而固定杆向上移动时,活塞板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进圆槽中,对第一减震阻尼进行降温,进而能够对第一减震阻尼降温,避免第一减震阻尼、第一梯形杆和第二梯形杆温度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墩(1)顶部的圆台(3),所述圆台(3)内设有顶块(4),所述顶块(4)的顶部与桥梁(2)的底部相碰触,所述圆台(3)内设有空腔(25),所述空腔(25)的内壁设有螺纹滑槽(5),所述顶块(4)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且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螺纹滑槽(5)中并均与螺纹滑槽(5)滑动连接,所述空腔(25)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台(8),所述固定台(8)内设有圆槽(9),所述圆槽(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阻尼(11),所述顶块(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动延伸至固定台(8)内的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的底端与第一减震阻尼(11)的顶部碰触,桥墩(1)内设有用于将横向地震能转换为竖向地震能的第一转能组件,桥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16),所述圆筒(16)内设有用于将竖向地震能转换为横向地震能的第二转能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能组件包括设置在桥墩(1)内的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凹板(19),所述圆台(3)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动槽(23),所述滑动槽(2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阻尼(24),所述滑动槽(2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2),且滑动杆(22)的顶端与第三减震阻尼(24)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形凸台(20),且圆形凸台(20)与圆形凹板(19)滑动配合,所述圆形凸台(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1),且滑杆(21)的顶端滑动贯穿圆槽(9)的底部内壁,滑杆(21)的顶端与第一减震阻尼(11)的底端相碰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自复位消能型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能组件包括环形固定连接在圆筒(16)内壁的多个第二减震阻尼(15),所述圆台(3)内环形排布有多个通孔(17),所述通孔(17)内滑动贯穿有第二梯形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张国良高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