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4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监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本体、升降组件、定位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监测器本体的外部设有外护框,所述升降组件至少设有两组,且升降组件用于实现监测器本体的升降,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在监测器本体的高度调整后对其进行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外护框,在不使用时,监测器本体处在外护框内,能够有效避免监测器本体磕碰损坏,此外,通过增设转动组件,在移出的监测器本体需要改变监测朝向时,通过第一轴承的作用,可直接转动监测器本体进行朝向的改变,在改变好朝向后,再将第一限位杆穿过搁置板嵌入至第一限位孔内即可,朝向改变方便快捷,无需挪动整个装置。无需挪动整个装置。无需挪动整个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监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筑信息模型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0003]但是目前现有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建筑数据监测装置未设置有效的保护结构,监测器长期暴露在外,容易损坏,此外,传统建筑数据监测装置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进行朝向的调整,常需要挪动整个装置,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未设置有效的保护结构,监测器长期暴露在外容易损坏的问题,此外,传统建筑数据监测装置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进行朝向调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本体、升降组件、定位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监测器本体的外部设有外护框,所述升降组件至少设有两组,且升降组件用于实现监测器本体的升降,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在监测器本体的高度调整后对其进行定位,所述转动组件安装在监测器本体的底端,且转动组件包括托板、搁置板、第一轴承和第一限位杆,所述搁置板固定在监测器本体的底端,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托板的上表壁,所述搁置板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轴承的内轴相连,所述托板的上表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杆贯穿搁置板,且第一限位杆的底端嵌入至第一限位孔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钢丝绳和卷盘,所述第一定滑轮安装在外护框的内侧壁上端,所述第二定滑轮安装在外护框的外侧壁上端,所述外护框的外侧壁下端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卷盘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轴承相连,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与托板的侧壁相连,且钢丝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与卷盘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凸块和第二限位杆,所述凸块的外表壁开设有穿孔,所述外护框的侧壁下端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穿孔并嵌入至第二限位孔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外护框的内部底部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中空立柱,所述中空立柱的内部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托板相连,且活动杆的外表壁对称固定有限位条,所
述中空立柱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条相适配的限位槽。
[0009]优选的,所述外护框的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插条,所述插条的顶端固定有挡雨板。
[0010]优选的,所述挡雨板为Λ字型,且挡雨板的上表壁开设有导水槽。
[0011]优选的,所述外护框的内部两侧对称粘接有吸湿棉。
[0012]优选的,所述外护框的底端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对称安装有行走轮。
[0013]优选的,所述卷盘的外壁靠近边沿位置处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0014]优选的,所述中空立柱和限位槽的内壁均粘接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外表壁光滑无凸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外护框,在不使用时,监测器本体处在外护框内,能够有效避免监测器本体磕碰损坏,此外,通过增设转动组件,在移出的监测器本体需要改变监测朝向时,通过第一轴承的作用,可直接转动监测器本体进行朝向的改变,在改变好朝向后,再将第一限位杆穿过搁置板嵌入至第一限位孔内即可,朝向改变方便快捷,无需挪动整个装置。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升降组件,在需要将监测器本体移出时,可转动与第二轴承相连的卷盘,卷盘将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钢丝绳收卷起来,进而即可使监测器本体稳定上移,摒弃了电性器件驱动的方式,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定位组件,在监测器本体从外护框内移出后,可将第二限位杆穿过凸块上开设的穿孔,并使第二限位杆的端部插设进第二限位孔内部,即可将卷盘定位固定住,避免其发生转动。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中空立柱、活动杆、限位条和限位槽,在监测器本体上下移动时,活动杆可顺着中空立柱进行移动,能够有效对监测器本体进行限位,避免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其次,限位条可顺着限位槽进行直线移动,能够避免监测器本体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
[0020](5)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挡雨板、插条和插槽,在室外且雨天使用时,可安上挡雨板,将插条嵌入至外护框顶端开设的插槽内即可,安装与后续卸下均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护框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空立柱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凸块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托板的俯视图;
[0026]图6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27]图中:1、外护框;2、中空立柱;3、活动杆;4、限位条;5、托板;6、监测器本体;7、搁置板;8、第一轴承;9、第一限位杆;10、第一定滑轮;11、第二定滑轮;12、钢丝绳;13、卷盘;14、凸块;15、第二限位杆;16、插条;17、挡雨板;18、第二轴承;19、吸湿棉;20、底板;21、行走轮;22、第一限位孔;23、限位槽;24、穿孔;25、第二限位孔;26、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本体6、升降组件、定位组件和转动组件,监测器本体6的外部设有外护框1,升降组件至少设有两组,且升降组件用于实现监测器本体6的升降,定位组件用于在监测器本体6的高度调整后对其进行定位,转动组件安装在监测器本体6的底端,且转动组件包括托板5、搁置板7、第一轴承8和第一限位杆9,搁置板7固定在监测器本体6的底端,第一轴承8安装在托板5的上表壁,搁置板7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轴承8的内轴相连,托板5的上表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2,第一限位杆9贯穿搁置板7,且第一限位杆9的底端嵌入至第一限位孔22的内部,在从外护框1内移出的监测器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器本体(6),所述监测器本体(6)的外部设有外护框(1);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至少设有两组,且升降组件用于实现监测器本体(6)的升降;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在监测器本体(6)的高度调整后对其进行定位;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安装在监测器本体(6)的底端,且转动组件包括托板(5)、搁置板(7)、第一轴承(8)和第一限位杆(9),所述搁置板(7)固定在监测器本体(6)的底端,所述第一轴承(8)安装在托板(5)的上表壁,所述搁置板(7)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轴承(8)的内轴相连,所述托板(5)的上表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2),所述第一限位杆(9)贯穿搁置板(7),且第一限位杆(9)的底端嵌入至第一限位孔(2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10)、第二定滑轮(11)、钢丝绳(12)和卷盘(13),所述第一定滑轮(10)安装在外护框(1)的内侧壁上端,所述第二定滑轮(11)安装在外护框(1)的外侧壁上端,所述外护框(1)的外侧壁下端安装有第二轴承(18),所述卷盘(13)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轴承(18)相连,所述钢丝绳(12)的第一端与托板(5)的侧壁相连,且钢丝绳(12)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10)和第二定滑轮(11),所述钢丝绳(12)的第二端与卷盘(1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凸块(14)和第二限位杆(15),所述凸块(14)的外表壁开设有穿孔(24),所述外护框(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财华沈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