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46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透水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间隔柱层,多个所述间隔柱层在基层的表面均匀分布。该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通过设置基层、间隔柱层、透水填料层和透水表层,在使用时,基层具有对整个透水混凝土进行承重加强,并通过间隔柱层和透水填料层配合,增加透水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透水性能,并在透水表层的内部设置纤维骨料混凝土,通过纤维加强骨料与骨料以及骨料与砂之间连接强度、韧性,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常常出现因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造成粗骨料之间分离、脱离和沙化,影响透水混凝土使用效果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
[0003]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大多数都是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粗骨料的表面仅仅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导致其连接强度和韧性较低,常常出现因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造成粗骨料之间分离脱离、沙化,影响透水混凝土的使用效果,所以需要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常常出现因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造成粗骨料之间分离、脱离和沙化,影响透水混凝土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间隔柱层,多个所述间隔柱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间隔柱层(2),多个所述间隔柱层(2)在基层(1)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与间隔柱层(2)的表面之间设置有透水填料层(3),所述透水填料层(3)和间隔柱层(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透水表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内部设置有粗骨料混凝土,所述间隔柱层(2)的内部设置有细沙混凝土,所述透水填料层(3)的内部设置有鹅卵石填料,所述透水表层(4)的内部设置有纤维骨料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层(1)铺设,将粗骨料混凝土铺设后,通过振动机振动压实制备基层(1);步骤二、间隔柱层(2)浇筑,细沙混凝土通过模板和捆扎钢筋浇筑在基层(1)的表面,制备间隔柱层(2);步骤三、填料,将鹅卵石填料倒入基层(1)表面和间隔柱层(2)表面之间的腔体内,制备透水填料层(3);步骤四、表层铺设,将纤维骨料混凝土铺设在间隔柱层(2)和透水填料层(3)的表面,并通过振动设备进行振动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基层(1)铺设包括:S1、原材料准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S2、初搅拌,将粗石子骨料和水泥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初搅拌;S3、二次搅拌,在初搅拌完成后加入煤渣和砂后,进行二次搅拌;S4、终搅拌,在二次搅拌后,加入水、复合早强剂和减水剂进行终搅拌;S5、基层(1)制备,将终搅拌后的粗骨料混凝土铺设制备基层(1),并通过振动机振动压紧,制备基层(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搅拌时间为150

180S,搅拌速度为120

200转/分钟,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120

150S,搅拌速度为300

400转/分钟,所述S4中搅拌时间为1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贤廖芳融姜泽忠张岸青朱明安银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北皓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