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纺提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44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毛纺提花面料,属于面料领域,透气层包括绞经、地经和第一纬纱,地经与第一纬纱沉浮交织,绞经与第一纬纱相互交织,且每五个交织点绕过地经一次,相邻绞经的缠绕方向相反,流苏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纬纱沉浮交织,基层包括第二经纱和第三纬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纬纱沉浮交织,基层交织段上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相互交织,透气层每隔两条地经织入第三经纱,第三经纱与第二纬纱相互交织,透气层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在提花段汇合,并与第二经纱交织形成提花段,第一经纱浮于提花段表面,并通过剪断形成流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绞经的扭绞方式使得透气层表面形成纱孔,增强面料透气效果。增强面料透气效果。增强面料透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纺提花面料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毛纺提花面料,属于面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公开号CN209323084U公开了一种花式纱流苏毛纺提花面料其包括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的相互连接提花段和基础段,其中,在基础段,纬纱分为三层,分别为外层纬纱、中层纬纱和里层纬纱,经纱分为两种,分别为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第二经纱与中层纬纱交织形成基础中间层,第一经纱穿过所述基础中间层并与外层纬纱和里层纬纱浮沉交织形成包覆基础中间层的基础外层和基础里层,在提花段,外层纬纱、中层纬纱和里层纬纱合并为一层,第一经纱与纬纱浮沉交织形成流苏里层,第二经纱浮于流苏里层表面并被剪断形成流苏。
[0004]其通过利用可单股独立成为流苏的第二经纱浮于提花段表面制成流苏装饰,面料制作工序大大减少,但面料形成的三层结构影响了面料的透气性,需要一种新型面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毛纺提花面料。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毛纺提花面料,所述交织段依次包括透气层、流苏层和基层,所述透气层包括绞经、地经和第一纬纱,所述地经与第一纬纱沉浮交织,所述绞经与第一纬纱相互交织,且每五个交织点绕过地经一次,相邻所述绞经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流苏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纬纱沉浮交织,所述基层包括第二经纱和第三纬纱,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三纬纱沉浮交织,所述基层交织段上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相互交织,所述透气层每隔两条地经织入第三经纱,所述第三经纱与第二纬纱相互交织,所述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在提花段汇合,所述第一经纱浮于提花段表面,并通过剪断形成流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纱线形成的流苏能够通过交织段与第一纬纱的交织使其能够牢固地连接在面料上不易脱落,透气层、基层和流苏层通过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交织在一起,使其彼此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通过绞纱的编织方式使得透气层表面形成纱孔,增强透气性。
[0008]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二经纱之间织入有反光经纱。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作为面料表面的基层能够在灯光的作用下反光,让面料更加美观,反光纱线可使用银纤维等金属纱线,能够使得基层具有很好的抗静电和抗菌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均包括银纤维、粘胶纤维和丙纶纤维,所述粘胶
纤维和银纤维均螺旋缠绕在丙纶纤维外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纤维和粘胶纤维缠绕在能够与皮肤接触的外侧,能够对皮肤产生的汗液以及静电进行吸收,同时透气层、流苏层和基层通过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连成一体,使得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吸收的汗液能够在每层中扩散,从而加快汗液的干燥,丙纶纤维具有很好的芯吸效果,能够加快第二经纱和第二经纱的导湿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纬纱、绞经和地经均包括中空粘胶纤维和玉竹纤维,所述中空粘胶纤维和玉竹纤维相互缠绕。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粘胶纤维在具有良好吸湿抗静电性能的同时,通过自身的中空结构能够使得透气层更加柔软舒适,玉竹纤维通过玉米纤维和竹纤维混纺而成,综合了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的特点,使得透气层更加亲肤,且具有抗菌效果。
[0014]优选的,相邻所述地经之间织入有绒经,所述绒经的浮长为五个组织点,所述绒经通过起毛工艺在透气层表面形成绒毛。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毛能够使得透气层的表面变得柔软舒适,对透气层上的纱孔进行阻隔,减少透气层表面的粗糙感,同时绒毛能够破坏汗液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被面料吸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第一经纱在提花段浮于提花段表面并将其剪端,使其形成流苏,增加面料的美观,第一经纱在交织段与第二纬纱交织,并被基层和透气层夹于中间,使得形成流苏牢固不易脱落,通过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使得基层、透气层和流苏层交织在一起,使其彼此的连接更加牢固,通过绞纱的扭绞使得透气层形成许多纱孔,减小三层结构对透气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毛纺提花面料的整体编织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毛纺提花面料的透气层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毛纺提花面料的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毛纺提花面料的绞经、地经和第一纬纱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交织段;2、提花段;3、绞经;4、地经;5、第一纬纱;6、第一经纱;7、第二纬纱;8、第二经纱;9、第三纬纱;10、第三经纱;11、流苏;12、反光经纱;13、银纤维;14、粘胶纤维;15、丙纶纤维;16、中空粘胶纤维;17、玉竹纤维;18、绒经;19、绒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毛纺提花面料,包括交织段1和提花段2,交织段1依次包括透气层、流苏层和基层,透气层包括绞经3、地经4和第一纬纱5,地经4与第一纬纱5沉浮交织,绞经3与第一纬纱5相互交织,且每五个交织点绕过地经4一次,相邻绞经3的缠绕方向相反,流苏层包括第一经纱6和第二纬纱7,第一经纱6和第二纬纱7沉浮交织,基层包括第二经纱8和第三纬纱9,第二经纱8和第三纬纱9沉浮交织,基层交织段1上的第二经纱8与第二纬纱7相互交织,透气层每隔两条地经4织入第三经纱10,第三经纱10与第二纬纱7相互交织,第二纬纱7和第三纬纱9在提花段2汇合,并与第二经纱8交织,第一经纱6浮于提花段2表面,并通过剪断形成流苏11。
[0024]通过第一经纱6与第二纬纱7相互交织,使得第一经纱6形成的流苏11不易脱落,通过透气层和基层能够对第一经纱6进行遮挡,使得第一经纱6不与皮肤接触,使得形成流苏11的第一经纱6能够有更多纱线款式进行选择,透气层、流苏层和基层通过第二经纱8和第三经纱10交织在一起,使得每层彼此之间的连接稳定牢固,透气层的绞纱通过不断在地经4两侧来回扭绞,使得透气层扭绞处的相邻第一纬纱5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纺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交织段(1)和提花段(2),所述交织段(1)依次包括透气层、流苏层和基层,所述透气层包括绞经(3)、地经(4)和第一纬纱(5),所述地经(4)与第一纬纱(5)沉浮交织,所述绞经(3)与第一纬纱(5)相互交织,且每五个交织点绕过地经(4)一次,相邻所述绞经(3)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流苏层包括第一经纱(6)和第二纬纱(7),所述第一经纱(6)和第二纬纱(7)沉浮交织,所述基层包括第二经纱(8)和第三纬纱(9),所述第二经纱(8)和第三纬纱(9)沉浮交织,所述基层交织段(1)上的第二经纱(8)与第二纬纱(7)相互交织,所述透气层每隔两条地经(4)织入第三经纱(10),所述第三经纱(10)与第二纬纱(7)相互交织,所述第二纬纱(7)和第三纬纱(9)在提花段(2)汇合,并与第二经纱(8)交织,所述第一经纱(6)浮于提花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帛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