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导湿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56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导湿织物,包括里层组织、表层组织以及接结纱。里层组织具有相互交织的多条里经纱及多条里纬纱,其中里经纱具有亲水性,且里纬纱具有疏水性。表层组织具有相互交织的多条表经纱及多条表纬纱,其中表经纱具有亲水性。接结纱与里经纱及表经纱相互交织,以接结里层组织及表层组织。本揭露的单向导湿织物可将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水分引导至外界环境中以进行扩散,并可阻挡水分回渗至使用者皮肤,从而达到良好的单向导湿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单向导湿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单向导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导湿织物


[0001]本揭露内容是有关于一种单向导湿织物,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双层 组织的单向导湿织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型态,消费者对于机能性织物的需求 亦随之增加。由于地球暖化造成温度居高不下,对于频繁往返室内外的高活 动量工作型态,特别需要着重于水分扩散功能的机能性织物,其不但能抵御 轻微雨水,又可兼具透气的效果,从而保持身体的干爽。因此,如何制造能 够保持身体干爽舒适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的织物是目前一个相当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揭露提供一种单向导湿织物,具有双层组织且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效 果。
[0004]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单向导湿织物包括里层组织、表层组织以及接 结纱。里层组织具有相互交织的多条里经纱及多条里纬纱,其中里经纱具有 亲水性,且里纬纱具有疏水性。表层组织具有相互交织的多条表经纱及多条 表纬纱,其中表经纱具有亲水性。接结纱与里经纱及表经纱相互交织,以接 结里层组织及表层组织。
[0005]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表纬纱及接结纱具有亲水性。
[0006]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里层组织为1/3纬向斜纹组织或3/1经向斜纹组 织,且表层组织为3/1纬向斜纹组织或1/3经向斜纹组织。
[0007]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里层组织为1/3纬向急斜纹组织,且表层组织为 3/1纬向急斜纹组织。
[0008]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接结纱与里经纱及表经纱交织,形成3/1纬向斜 纹组织。
[0009]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接结纱与里经纱及表经纱交织,形成2/2纬重平 组织。
[0010]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接结纱、里纬纱及表纬纱依序循环排列在单向 导湿织物的经向方向上。
[0011]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里经纱、表经纱、表纬纱及接结纱为棉纱,且 里纬纱为聚酯纱。
[0012]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里纬纱是藉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造方法制备而 成。对聚酯纱进行疏水处理,以将聚酯纱浸泡于疏水处理溶液中并进行加压 循环,疏水处理溶液包括8.0重量份至12.0重量份的无氟拨水剂、0.8重量份 至1.2重量份的架桥剂以及3.0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润滑剂。
[0013]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加压循环的温度介于70℃至80℃间,且加压循 环的时间介于15分钟至25分钟间。
[0014]根据本揭露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本揭露的单向导湿织物具有双层组织, 且通过其中里层组织与表层组织间的亲/疏水性差异,可将使用者皮肤表面的 汗液及水分引导至外
界环境中以进行扩散,并可阻挡水分回渗至使用者皮肤, 从而达到良好的单向导湿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让本揭露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 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16]图1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单向导湿织物的侧视示意图;
[0017]图2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单向导湿织物的织物组织图;
[0018]图3A绘示图2的单向导湿织物于第一区域的分解侧视示意图;
[0019]图3B绘示图2的单向导湿织物于第二区域的分解侧视示意图;
[0020]图3C绘示图2的单向导湿织物于第三区域的分解侧视示意图;
[0021]图4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单向导湿织物的织物组织图;
[0022]图5A绘示图4的单向导湿织物于第一区域的分解侧视示意图;
[0023]图5B绘示图4的单向导湿织物于第二区域的分解侧视示意图;
[0024]图5C绘示图4的单向导湿织物于第三区域的分解侧视示意图;
[0025]其中,符号说明:
[0026]100,100a,100b:单向导湿织物
ꢀꢀꢀꢀꢀꢀꢀꢀꢀꢀ
110:里层组织
[0027]112:里经纱
ꢀꢀꢀꢀꢀꢀꢀꢀꢀꢀꢀꢀꢀꢀꢀꢀꢀꢀꢀꢀꢀꢀꢀꢀꢀꢀ
114:里纬纱
[0028]120:表层组织
ꢀꢀꢀꢀꢀꢀꢀꢀꢀꢀꢀꢀꢀꢀꢀꢀꢀꢀꢀꢀꢀꢀꢀꢀ
122:表经纱
[0029]124:表纬纱
ꢀꢀꢀꢀꢀꢀꢀꢀꢀꢀꢀꢀꢀꢀꢀꢀꢀꢀꢀꢀꢀꢀꢀꢀꢀꢀ
130:接结纱
[0030]R1~R3: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揭露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 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 应用以限制本揭露。也就是说,在本揭露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 节是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揭露。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 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为了便于 读者观看,图式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0032]本揭露内容提供一种单向导湿织物,其可应用于户外运动及休闲活动等 穿戴型服饰领域,以提供使用者干爽透气的舒适感。具体而言,本揭露的单 向导湿织物具有双层组织,通过其中里层组织与表层组织间的亲/疏水性差异, 可将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水分引导至外界环境中以进行扩散,并可阻挡 水分回渗至使用者皮肤,从而达到良好的单向导湿效果。
[0033]应了解到,在本揭露的单向导湿织物中,里层组织配置以靠近使用者皮 肤,而表层组织配置以靠近外界环境。此外,本文中的「单向」是指汗液及 水分仅会由里层组织被引导至表层组织,而不产生逆向移动的情形。
[0034]图1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单向导湿织物100的侧视示意图。本 揭露的单向导湿织物100具有双层组织,也就是说,单向导湿织物100是由 不同平面上的多条纬纱及多条经纱相互交织而成。具体而言,单向导湿织物 100包括里层组织110及表层组织120,其中里层组织110具有相互交织的多 条里经纱112及多条里纬纱114,且表层组织具120有相
互交织的多条表经纱 122及多条表纬纱124。此外,单向导湿织物100包括接结纱130,其与里经 纱112及表经纱122相互交织,以接结里层组织110及表层组织120,从而形 成双层组织(双层织物)。换句话说,藉由交织接结纱130与里经纱112、以及 接结纱130与表经纱122,可接结里层组织110及表层组织120以形成双层组 织。
[0035]在本揭露的单向导湿织物100中,里层组织110的里经纱112及表层组 织120的表经纱122具有亲水性,也就是说,单向导湿织物100中的所有经 纱皆具有亲水性。此外,在本揭露的单向导湿织物100中,里层组织110的 里纬纱114具有疏水性。基于上述配置,可使得里层组织110与表层组织120 间产生亲/疏水性差异。如此一来,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汗液及水分可藉由芯吸 效应迅速地导入至里层组织110中,并接着被引导至表层组织120以进一步 扩散至外界环境中,从而提供使用者干爽透气的舒适感。此外,由于里层组 织110的里纬纱114具有疏水性,因此可阻挡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导湿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组织,具有相互交织的多条里经纱及多条里纬纱,其中所述里经纱具有亲水性,且所述里纬纱具有疏水性;表层组织,具有相互交织的多条表经纱及多条表纬纱,其中所述表经纱具有亲水性;以及接结纱,与所述里经纱及所述表经纱相互交织,以接结所述里层组织及所述表层组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湿织物,其中所述表纬纱及所述接结纱具有亲水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湿织物,其中所述里层组织为1/3纬向斜纹组织或3/1经向斜纹组织,且所述表层组织为3/1纬向斜纹组织或1/3经向斜纹组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导湿织物,其中所述里层组织为1/3纬向急斜纹组织,且所述表层组织为3/1纬向急斜纹组织。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导湿织物,其中所述接结纱与所述里经纱及所述表经纱交织,形成3/1纬向斜纹组织。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怡评蔡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