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驱动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42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驱动密封系统。主驱动密封系统包括:转轴,其内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轴向移动环,其外周面上设有安装环槽,轴向移动环内设有第三流体通道,第二、三流体通道连通;浮环跑道,沿转轴径向浮动装配在安装环槽内,浮环跑道和轴向移动环围成有密封环腔,密封环腔与第二流体通道连通;应力应变传感器,设置在浮环跑道的外周面上且处于相应密封条的后侧;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用于驱动轴向移动环向前运动;复位弹性件,用于向轴向移动环施加向后的弹性作用力;第二流体注入装置,用于驱动浮环跑道沿转轴径向浮动;轴向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轴向浮动环向前的位移量;径向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浮环跑道在转轴径向上的位移量。上的位移量。上的位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驱动密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驱动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盾构机的主驱动密封系统主要通过设置在密封腔室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由于密封腔室中油脂的不均匀分布,使得监测值和真实值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且上述两个指标只能间接反映密封条的状态,影响密封条状态的判断。
[0003]而密封条的唇口径向力、磨损量和回弹性能够直接反应密封条的状态,以预测密封条的寿命,提前预警密封条的失效。但密封条在装机后,由于主驱动的结构特点和洞内空间条件限制,使得密封条的拆卸较为困难,不易将密封条拆下检测,且密封条拆下检测也会影响施工效率。
[0004]目前,在不拆机的情况下检测密封条,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密封条唇口与跑道轴的接触位置始终处于摩擦状态,如果将传感器布置在接触位置处,很容易损坏传感器;二是密封条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无法对磨损量进行测量。因此,在不拆机的情况下,直接准确的监测密封条的状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主驱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其内设有第一流体通道(25)和第二流体通道(24),以转轴(2)的轴向为前后方向;轴向移动环,套设在转轴(2)上且可沿前后方向移动,轴向移动环与转轴(2)止转装配在一起,轴向移动环的外周面上设有安装环槽,轴向移动环内设有第三流体通道(26),第三流体通道(26)与第二流体通道(24)连通;浮环跑道(18),沿转轴(2)径向浮动装配在安装环槽内,浮环跑道(18)与轴向移动环止转装配在一起,浮环跑道(18)和轴向移动环围成有密封环腔(1),密封环腔(1)与第二流体通道(24)连通;外壳组件,套设在浮环跑道(18)外部,外壳组件包括密封条(9),密封条(9)抵接在浮环跑道(18)上;应力应变传感器(20),设置在浮环跑道(18)的外周面上,且处于相应密封条(9)的后侧;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用于向第一流体通道(25)内注入流体,以驱动轴向移动环向前运动;复位弹性件,用于向轴向移动环施加向后的弹性作用力;第二流体注入装置,通过第三流体通道(26)、第二流体通道(24)向密封环腔(1)注入流体,以驱动浮环跑道(18)沿转轴(2)径向浮动;轴向位移传感器(14),设置在转轴(2)或轴向移动环上,以监测轴向浮动环向前的位移量;径向位移传感器(22),设置在轴向移动环或浮环跑道(1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波贾连辉孙志洪赵梦媛彭占杰龙伟漾张新异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