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解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40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负载接口(1)、外壳(2)、第一钢珠(3)、第二钢珠(4)、运动轴(5)、弹簧(6)、限位环(7)、支撑环(8)、压紧盖(9)、第三钢珠(10),所述第三钢珠(10)借助限位环(7)、支撑环(8)、压紧盖(9)、将运动轴(5)轴向限位于外壳(2)内部,所述限位环(7)借助驱动机构接口(11)在驱动机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钢珠(10)实现运动轴(5)一级轴向解锁,当运动轴(5)一级轴向解锁后,所述第一钢珠(3)二级解锁,从而带动负载实现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火工品及热熔断装置的危险隐患,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独立单元,接口可与旋转类驱动机构适配,通用性较强。通用性较强。通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解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控制领域,具体涉及机械解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设备控制领域中,解锁机构需求量很大,目前绝大部分解锁机构为火工品及热熔断装置,火工品由火药控制,安全性存在隐患,热熔断装置所需能耗高、温度高,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机械解锁机构,实现解锁功能。
[0004]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负载接口1、外壳2、第一钢珠3、第二钢珠4、运动轴5、弹簧6、限位环7、支撑环8、压紧盖9、第三钢珠10,所述第三钢珠10借助限位环7、支撑环8、压紧盖9、将运动轴5轴向限位于外壳2内部,所述限位环7借助驱动机构接口11在驱动机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钢珠10实现运动轴5一级轴向解锁,所述弹簧6在一级轴向解锁后带动运动轴5轴向运动并由第二钢珠4限位,所述负载接口1通过第一钢珠3与运动轴5配合与外壳2锁定,当运动轴5一级轴向解锁后,所述第一钢珠3二级解锁,从而带动负载实现解锁。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负载接口(1)、外壳(2)、第一钢珠(3)、第二钢珠(4)、运动轴(5)、弹簧(6)、限位环(7)、支撑环(8)、压紧盖(9)、第三钢珠(10),所述第三钢珠(10)借助限位环(7)、支撑环(8)、压紧盖(9)、将运动轴(5)轴向限位于外壳(2)内部,所述限位环(7)借助驱动机构接口(11)在驱动机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钢珠(10)实现运动轴(5)一级轴向解锁,所述弹簧(6)在一级轴向解锁后带动运动轴(5)轴向运动并由第二钢珠(4)限位,所述负载接口(1)通过第一钢珠(3)与运动轴(5)配合与外壳(2)锁定,当运动轴(5)一级轴向解锁后,所述第一钢珠(3)二级解锁,从而带动负载实现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珠(3)数量为n,均匀分布,第二钢珠(4)数量为m,均匀分布,所述第三钢珠(10)数量为k,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n、m、k为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口(1)内孔套在所述外壳(2)外圆上,所述负载接口(1)内侧圆弧面被所述第一钢珠(3)限位,所述外壳(2)内孔与所述运动轴(5)外圆配合,所述外壳(2)左侧存在n个均布孔,可放置n个所述第一钢珠(3),所述外壳(2)中部存在m个均布孔,可放置m个所述第二钢珠(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轴(5)左端外圆与所述第一钢珠(3)、第二钢珠(4)配合,且左侧存在沟槽可将所述第一钢珠(3)放置在沟槽内且不凸出所述外壳(2)外圆,所述第一钢珠(3)放置于外壳(2)左端n个均布孔中,可沿着所述运动轴(5)滑动,所述第二钢珠(4)放置于外壳(2)中部m个均布孔中,可沿着所述运动轴(5)滑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放置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沈鸿朱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