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58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包括第一插接头、可分离连接于第一插接头的连接线、及可分离连接于连接线且远离第一插接头一端的第二插接头,第一插接头包括第一机壳、安装于第一机壳的第一接头、安装于第一机壳并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吸附部,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线体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吸附部吸附连接,第二插接头包括第二机壳、设于第二机壳的第二接头、及设于第二机壳内并与第二接头连接的第二吸附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端设有固定卡扣结构,预防在拉扯过程中出现脱落,而另一端可连接在移动端,在使用时直接吸附即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

技术介绍

[0002]数据线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线缆,人们使用数据线缆对手机进行充电,将手机与电脑连接传输数据,将移动设备与电脑连接传输数据,日常用数据线缆既要起到数据传输的作用还要起到供电的作用,由于数据线缆使用频率较高,其损坏率也远高于其他的线缆,在日常使用中数据线缆常因拉扯、受压、弯折而损坏,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一些数据线缆甚至因为充电时温度过高而起火损毁,为了解决数据线缆因日常生活使用而出现的损坏,人们对数据线缆进行结构加固,有些在线体内加设一主芯棒,数据线与电源线在主芯棒上缠绕,增加了数据线缆的耐弯折性与抗拉伸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数据线缆。现有的数据线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使用时,大都为一体结构,不能进行分离,导致使用不便,实用性差等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第一端设有固定卡扣结构,预防在拉扯过程中出现脱落,而另一端可连接在移动端,在使用时直接吸附即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的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包括第一插接头、可分离连接于第一插接头的连接线、及可分离连接于连接线且远离第一插接头一端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第一机壳、安装于第一机壳的第一接头、安装于第一机壳并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吸附部,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线体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吸附部吸附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包括第二机壳、设于第二机壳的第二接头、及设于第二机壳内并与第二接头连接的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二吸附部与第二连接端吸附连接。
[000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机壳通过注塑将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一吸附部包覆。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机壳两侧一体注塑成型有固定卡扣,所述第一连接端两侧设有活动卡件,所述活动卡件开设有用于卡入固定卡扣的活动卡槽。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延伸至第一吸附部的第一接电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第一接电端子设有第一接触端子。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吸附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强力磁铁、且分布于第一接触端子两侧,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一强力磁铁之间设有第一屏蔽片,所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第一强力磁铁设有第一磁吸件。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吸附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第一凸起开设有第一凹槽。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弹簧套连接,所述线体穿入弹簧套中心。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二接头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有第二接电端子,所述第二接电端子对应于第二接触端子。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吸附部包括第二强力磁铁,所述第二强力磁铁设于第二接电端子两侧,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第二接电端子设有第二磁吸件。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接头为Micro USB接头或Type

C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Micro USB接头或Type

C接头。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相比传统的数据线,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数据线结构单一,不可分离,每次使用都需要插接的繁琐问题,通过数据线的两端连接头均采用吸附结构,在使用时可将两端吸附固定,并且在第一端设有固定卡扣结构,预防在拉扯过程中出现脱落,而另一端可连接在移动端,在使用时直接吸附即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第一插接头、可分离连接于第一插接头的连接线、及可分离连接于连接线且远离第一插接头一端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第一机壳、安装于第一机壳的第一接头、安装于第一机壳并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吸附部,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线体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吸附部吸附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包括第二机壳、设于第二机壳的第二接头、及设于第二机壳内并与第二接头连接的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二吸附部与第二连接端吸附连接。通过两个插接头均可分离,并通过连接线将两者吸附连接,采用的是磁吸结构,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在吸附固定后稳定系数高,以保证数据稳定传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可分离数据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可分离数据线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可分离数据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插接头1、第一机壳11、固定卡扣111、第一接头12、第一接电端子121、第一吸附部13、第一强力磁铁131、第一凸起132、第一屏蔽片133、连接线2、第一连接端21、活动卡件211、第一接触端子212、第一磁吸件213、第一凹槽214、弹簧套215、线体22、第二连接端23、第二凹槽 231、第二接触端子232、第二插接头3、第二机壳31、第二接头32、第二凸起 321、第二接电端子322、第二吸附部33、第二强力磁铁331、第二磁吸件3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3]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包括第一插接头1、可分离连接于第一插接头1的连接线2、及可分离连接于连接线2且远离第一插接头1一端的第二插接头3,所述第一插接头1包括第一机壳11、安装于第一机壳11的第一接头12、安装于第一机壳11并与第一接头12连接的第一吸附部 13,所述连接线2包括第一连接端21、线体22及第二连接端23,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与第一吸附部13吸附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3包括第二机壳31、设于第二机壳31的第二接头32、及设于第二机壳31内并与第二接头32连接的第二吸附部33,所述第二吸附部33与第二连接端23吸附连接。
[0024]第一机壳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接头、可分离连接于第一插接头的连接线、及可分离连接于连接线且远离第一插接头一端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第一机壳、安装于第一机壳的第一接头、安装于第一机壳并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吸附部,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线体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吸附部吸附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包括第二机壳、设于第二机壳的第二接头、及设于第二机壳内并与第二接头连接的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二吸附部与第二连接端吸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通过注塑将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一吸附部包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两侧一体注塑成型有固定卡扣,所述第一连接端两侧设有活动卡件,所述活动卡件开设有用于卡入固定卡扣的活动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延伸至第一吸附部的第一接电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第一接电端子设有第一接触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固定卡扣的可分离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强力磁铁、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优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