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26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纺织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属于高附加值纺织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然而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易吸附设备和环境中的油剂、短纤和颗粒物等,这对于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实际应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有效的除去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上吸附的油剂、短纤和颗粒物的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可有效除去医用针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吸附的油剂、短纤和颗粒物,并能有效保持医用针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孔径以及克重等物理性能,对于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1

6次,所述清洗试剂为医用级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06]优选地,所述操作流程具体工艺为:1)浸润:将医用针织物置于清洗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洗试剂,使得医用针织物被完全浸没,并被浸润一定时间。2)搅拌:用不锈钢金属棒对浸没的医用针织物进行一定时间的人工搅拌。3)沥液:取出医用针织物,置于晾干工位上分挂摆放,进行一定时间的沥液。
[0007]优选地,所述清洗试剂纯度≥95%。
[0008]优选地,所述清洗试剂的体积与医用针织物的质量的比值范围为30

60ml:1g。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浸润时间为5min

20min,步骤2)的搅拌时间为1min

10min,步骤3)的分挂摆放中的每一挂医用针织物的长度为10cm

100cm。
[0010]优选地,最后一次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30min

90min,而之前的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5min

20min。
[0011]优选地,所述医用针织物为由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乙丙交酯、聚己酸内酯、聚乳酸、聚对二氧环己酮和壳聚糖等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编织工艺而制备的针织物。
[0012]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系统,包括通风橱,所述通风橱内设有用于完成浸润、搅拌步骤的浸洗工位和用于完成沥液步骤的晾干工位,所述浸洗工位上具有清洗槽,所述通风橱内设有连通至浸洗工位和晾干工位的通风管路及设置在通风管路内的负压吸风装置。
[0013]优选地,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含有用于清洗试剂回收和提纯的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清洗槽为不锈钢清洗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清洗方法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1

6次,安全、有效的对人造皮肤用经编织物进行清洗,除去了前道生产过程中附着的油剂、短纤和颗粒物,通过沥液晾干可除去一部分清洗试剂并提高后道干燥效率,有效保持医用针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孔径以及克重等物理性能,清洗操作简易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3次,医用针织物由聚乙交酯纱线经编织工艺而制备的针织物,为经平结构。
[0019]所述操作流程具体工艺为:1)浸润:将医用针织物置于清洗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洗试剂,清洗试剂为纯度为96%的医用级乙醇,所述清洗试剂的体积与医用针织物的质量的比值范围为35ml:1g,使得医用针织物被完全浸没,并被浸润10min。2)搅拌:用不锈钢金属棒对浸没的医用针织物进行3min的人工搅拌。3)沥液:取出医用针织物,置于晾干工位上分挂摆放,每一挂医用针织物的长度为25cm,进行一定时间的沥液,最后一次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45min,而之前的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8min。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4次,医用针织物由聚丙交酯和聚乳酸两种混合纱线经编织工艺而制备的针织物,混合纱线中聚丙交酯和聚乳酸的混纺比例为70:30,为编链衬纬结构。
[0022]所述操作流程具体工艺为:1)浸润:将医用针织物置于清洗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洗试剂,清洗试剂为纯度为97%的医用级乙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液,医用级乙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所述清洗试剂的体积与医用针织物的质量的比值范围为45ml:1g,使得医用针织物被完全浸没,并被浸润15min。2)搅拌:用不锈钢金属棒对浸没的医用针织物进行6min的人工搅拌。3)沥液:取出医用针织物,置于晾干工位上分挂摆放,每一挂医用针织物的长度为45cm,进行一定时间的沥液,最后一次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65min,而之前的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13min。
[0023]实施例3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5次,医用针织物由聚乙丙交酯、聚己酸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和壳聚糖四种混合纱线经编织工艺而制备的针织物,混合纱线中聚乙丙交酯、聚己酸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和壳聚糖的混纺比例为40:30:20:10,为经平结构。
[0025]所述操作流程具体工艺为:1)浸润:将医用针织物置于清洗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清
洗试剂,清洗试剂为纯度为99%的医用级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液,医用级丙酮和二氯甲烷体积比为2:1,所述清洗试剂的体积与医用针织物的质量的比值范围为55ml:1g,使得医用针织物被完全浸没,并被浸润16min。2)搅拌:用不锈钢金属棒对浸没的医用针织物进行8min的人工搅拌。3)沥液:取出医用针织物,置于晾干工位上分挂摆放,每一挂医用针织物的长度为75cm,进行一定时间的沥液,最后一次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75min,而之前的操作流程的沥液时间为17min。
[0026]上述实施例1

3的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均采用如下清洗系统,具体包括通风橱,所述通风橱内设有用于完成浸润、搅拌步骤的浸洗工位和用于完成沥液步骤的晾干工位,所述浸洗工位上具有清洗槽,优选为不锈钢清洗槽。所述通风橱内设有连通至浸洗工位和晾干工位的通风管路及设置在通风管路内的负压吸风装置,负压吸风装置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清洗试剂对医用针织物按照浸润、搅拌及沥液的操作流程连续反复操作1

6次,所述清洗试剂为医用级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流程具体工艺为:1)浸润:将医用针织物置于清洗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洗试剂,使得医用针织物被完全浸没,并被浸润一定时间;2)搅拌:用不锈钢金属棒对浸没的医用针织物进行一定时间的人工搅拌;3)沥液:取出医用针织物,置于晾干工位上分挂摆放,进行一定时间的沥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试剂纯度≥9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试剂的体积与医用针织物的质量的比值范围为30

60ml:1g。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浸润时间为5min

20min,步骤2)的搅拌时间为1min

10min,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佳朱晓鑫郑云波吴维炜王佳佳陈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