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重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99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包括贴片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与贴片连接成为一体,所述贴片包括防水层、透气层、连接带、透气圈和防渗层,所述防水层设于远离皮肤的最外侧,所述透气层间隔设于固定带之间的空格处且设于防水层上,所述连接带间隔设于透气层之间且与固定带相连接,所述透气圈设于贴片的中心处,所述防渗层设于透气圈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水性好、透气性好的中药穴位防水贴片。气性好的中药穴位防水贴片。气性好的中药穴位防水贴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是指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

技术介绍

[0002]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药物被穴位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现有的穴位贴,防水性和透气性不好,容易使药贴脱落,达不到治疗的药效,或者由于不透气,使患者穴位处皮肤呼吸不畅,造成瘙痒,给患者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性好、透气性好的中药穴位防水贴片。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包括贴片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与贴片连接成为一体,所述贴片包括防水层、透气层、连接带、透气圈和防渗层,所述防水层设于远离皮肤的最外侧,所述透气层间隔设于固定带之间的空格处且设于防水层上,所述连接带间隔设于透气层之间且与固定带相连接,所述透气圈设于贴片的中心处,所述防渗层设于透气圈的内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包括无纺布胶粘层和硅油纸,所述无纺布胶粘层与连接带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硅油纸设于无纺布胶粘层的表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圈为海绵材质制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为PU材质制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层为弹性皱纹纸材料制成。
[0009]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通过设置透气层,可以很好地对皮肤进行换气,防水层可以很好地防止外部水分进入到药贴里面,延长药贴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A

A向剖面图;
[0012]图3为图1中B

B向局部剖面图。
[0013]其中,1、贴片,2、固定带,3、防水层,4、连接带,5、透气层,6、透气圈,7、防渗层,8、无纺布胶粘层,9、硅油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

3所述,本技术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包括贴片1和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与贴片1连接成为一体,所述贴片1包括防水层3、透气层5、连接带4、透气圈6和防渗层7,所述防水层3设于远离皮肤的最外侧,所述透气层5间隔设于固定带2之间的空格处且设于防水层3上,所述连接带4间隔设于透气层5之间且与固定带2相连接,所述透气圈6设于贴片1的中心处,所述防渗层7设于透气圈6的内部。
[0017]所述固定带2包括无纺布胶粘层8和硅油纸9,所述无纺布胶粘层8与连接带4连接成为一体,所述硅油纸9设于无纺布胶粘层8的表面。
[0018]所述透气圈6为海绵材质制成。
[0019]所述防水层3为PU材质制成。
[0020]所述透气层5为弹性皱纹纸材料制成。
[0021]具体使用时,生产时,贴片1从皮肤侧到最外侧依次为硅油纸9、透气圈6、防渗层7、无纺布胶粘层8、透气层5和防水层3,透气层5与连接带4成间隔布满整个贴片1,气流可以通过透气圈6到透气层5,实现与外界换气的效果,防水层3位于最外侧,可有效防止水分通过透气层5进入到透气圈6里面,造成药贴的使用时长降低,影响药效,固定带2呈十字展开,对皮肤进行固定,有效地防止贴片1滑动,穴位更精准的得到吸收。
[002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片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与贴片连接成为一体,所述贴片包括防水层、透气层、连接带、透气圈和防渗层,所述防水层设于远离皮肤的最外侧,所述透气层间隔设于固定带之间的空格处且设于防水层上,所述连接带间隔设于透气层之间且与固定带相连接,所述透气圈设于贴片的中心处,所述防渗层设于透气圈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穴位防水贴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
申请(专利权)人:李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