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99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磁芯横截面呈E型,包括磁芯底板、绕线柱和侧柱,绕线柱置于磁芯底板中部,绕线柱为方形状体,且棱角处设有倒角,绕线柱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部设有加强部,加强部由若干个磁球组成,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小于绕线柱与磁芯底板宽度方向平行的长度,侧柱垂直置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柱靠近绕线柱一侧的壁面为向内凹进的弧面,两个侧柱与绕线柱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侧柱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磁芯有效工作面积较大、能保证有效强度和稳定性。能保证有效强度和稳定性。能保证有效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


[0001]本技术涉及磁芯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

技术介绍

[0002]磁芯是指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一种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主要运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变压器、电感器中,市面上的磁芯有各种结构,大部分均为E型结构,一般的E型结构可利用空间较少,且绕线柱和侧柱一般都采用方形柱体,因为方形柱体会有很多棱角,线圈在缠绕时可能会被破坏;市面上也有一些绕线柱采用圆柱的磁芯,但是一般结构的圆柱会使得绕线时有随意滑动无法轻易固定的情况,这就降低了其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利用面积较大、能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所述磁芯横截面呈E型,包括磁芯底板、绕线柱和侧柱,所述绕线柱置于磁芯底板中部,绕线柱为方形状体,且棱角处均设有倒角,绕线柱的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供线圈嵌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由若干个磁球组成,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小于绕线柱与磁芯底板宽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侧柱垂直置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柱靠近绕线柱一侧的壁面为向内凹进的弧面,两个侧柱与绕线柱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侧柱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0006]进一步,所述加强部呈蜂窝状结构,每个蜂窝孔内均设有磁球。
[0007]再进一步,所述侧柱到绕线柱的长度是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的1.1

1.3倍。
[0008]再进一步,所述磁芯底板的长度是宽度的2倍。
[0009]进一步,所述倒角的角度为30度。
[0010]再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呈对称设置,且一侧壁面上至少设有四个凹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相比一般的结构,将绕线柱的方形柱体结构进行了改进,首先在棱角处设有倒角,这使得线圈在缠绕时不会被棱角破坏从而影响到其使用;同时,在绕线柱上开设多个凹槽,线圈在缠绕时可以嵌入到凹槽内,增大了利用空间,因为设置凹槽后就减少了原材料,为了不会影响到使用时的输出强度和稳定性,在凹槽内部结构上增加了加强部,在加强部内增加了若干磁球来增加强度;最后通过实践确定整个磁芯的空间结构布局,从而使得磁芯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绕线柱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柱结构部分示意图。
[0017]图中:1

磁芯底板;2

绕线柱;2a

倒角;3

侧柱;4

第一凹槽;5

加强部;5a

磁球;6

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

4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本实施例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磁芯横截面呈E型,主要包括磁芯底板1、绕线柱2和侧柱3,绕线柱2置于磁芯底板1中部,绕线柱2为方形状体结构,因为方形结构就会有棱角,而线圈较为脆弱,在缠绕时容易被棱角给破坏,从而影响到线圈的使用质量和绝缘性能,因此本技术在棱角处均设有倒角2a,为了较好的效果,倒角2a的角度设置为30度。倒角2a的设计既能更好地保护线圈,相比原先的方形柱状结构还节约了一定的材料。
[0020]为了线圈缠绕时能有更好的缠绕效果,在绕线柱2的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供线圈嵌入的第一凹槽4,线圈在缠绕时就会绕进第一凹槽4内,这相比在没有凹槽的壁面上缠绕而言,稳定性更好,不会随意地跑线或是杂乱地缠绕在一起,这有助于线圈和磁芯的使用。同时,因为设置了第一凹槽4后就会减少了原来磁芯的材料,也就是减少了一定的磁力,为了在使用时不会降低了磁性强度从而影响到使用,在第一凹槽4内部结构中设置了加强部5,加强部5主要是呈蜂窝状结构,并且在每个蜂窝孔内均设有一个小磁球5a,若干个小磁球5a组合在一起对整体磁性强度起到了增强作用。
[0021]为了磁芯整体空间布局更完善,绕线柱2与磁芯底板1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L1小于绕线柱2与磁芯底板1宽度方向平行的长度L2,侧柱3与磁芯底板1垂直,且置于磁芯底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侧柱3靠近绕线柱2一侧的壁面为向内凹进的弧面,两个侧柱3与绕线柱2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3和L4,且L3与L4长度相同,并且大于绕线柱2与磁芯底板1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即大于L1,为了整体空间利用效果更好,L3和L4的长度为L1的1.1

1.3倍,1.25倍为最佳。并且结合磁芯底板1,将磁芯底板1设置为长度是宽度的2倍。
[0022]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个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同时也节约了一定的原材料,本技术在侧柱3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呈对称设置,且一侧壁面上至少设有四个凹槽。第二凹槽6的设置是为了增大线圈缠绕时的空间,也就是说可以缠绕更多的线圈从而提高工作的输出强度。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感器的新型磁芯,所述磁芯横截面呈E型,包括磁芯底板、绕线柱和侧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置于磁芯底板中部,绕线柱为方形状体,且棱角处均设有倒角,绕线柱的表面还开设有多个供线圈嵌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由若干个磁球组成,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小于绕线柱与磁芯底板宽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侧柱垂直置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柱靠近绕线柱一侧的壁面为向内凹进的弧面,两个侧柱与绕线柱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绕线柱与磁芯底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侧柱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荣何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宇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