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的容纳能力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发出的电力充电,使用EV代替内燃机车是缓解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的颇具前景的策略。电能是EV的唯一动力来源,随着EV数量的迅速增长,EV已成为电网负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充电行为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规模化的EV接入配电网会导致配电网线路过载、电压越限及线损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分析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对维护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未来配电网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0003]现有技术在研究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时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与容纳能力分析。现有技术在划分城市功能区时忽略了实际情况,原因是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区格局。现有技术下城市功能区如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划分仅以该区域内的主要负荷类型作为划分依据,而实际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选区域的城市规划信息、配电网拓扑结构、线路网络参数、基础负荷信息。S2、将供配电网划分成若干个个供电子区域,并将各供电子区域内的电力负荷单元分为居民类负荷、商业类负荷、生产类负荷、办公类负荷四类。S3、调查所选区域内车辆的出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挖掘与提取,得到车辆的出行特征量。S4、设置电动汽车规模,依据出行链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抽取S3中的车辆出行特征量实现出行链的构建,模拟城市电动汽车在一定时间尺度内的连续出行场景。S5、提出针对单体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判据,基于S4中电动汽车集群连续出行场景,计算各单体电动汽车在各时段、各类负荷场所的充电需求,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需求时空分布。S6、由S5中计算得到电动汽车在各时段、接入各类负荷的充电负荷预测结果,将接入各类负荷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按各个子区域内同类负荷之间的比例分配到各子区域,并与子区域内基础负荷叠加,得到子区域内总的用电负荷,定义一个子区域为一个负荷节点。S7、计及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条件,运用前推回代法对配电网潮流进行求解,若潮流满足约束条件,则当前设置的电动汽车规模未达到配电网所能容纳的最大值,此时增加电动汽车规模,重复步骤S4~S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区域是根据10kV配电网内线路架设位置与电力负荷单元的疏密程度进行划分的,线路连接紧密的电力负荷单元则构成一个子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力负荷单元的定义是指拥有独立变电设备且由物业公司或者社区进行统一管理的负荷称为电力负荷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力负荷单元类型包括居民类负荷、商业类负荷、生产类负荷、办公类负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网电动汽车容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充电负荷预测结果包括电动汽车接入居民类负荷的充电总功率、电动汽车接入商业类负荷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峰,张国忠,张超,杨鹏伟,谭杰,王涛,王研,李艳琼,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