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日满专利>正文

易于清洁和装卸的移印用油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092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易于清洁和装卸的移印用油盅系统,包括有油盅本体、环形刮墨刀、强磁铁、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油盅本体由刮刀座与磁力盘两部分组成,强磁铁均匀装嵌在磁力盘下部的端面,磁力盘下部呈圆锥台形,而对应的刮刀座上形成有与该圆锥台形紧密装配配合的圆锥台形凹槽,凹槽的底部是封闭的平滑端面,环形刮墨刀通过密封胶装嵌于刮刀座的工作面,环形刮墨刀与凹槽的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之间设有环形的油墨储槽,这样的设计,将强磁铁与油墨完全隔离开来,完全避免了油墨在原来强磁铁装配间隙处的积聚粘连,使得油盅系统清洗方便,移离操作简单轻松,大大提高移印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移印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移印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清洁和装卸的移印用油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移印设备的
,特别是改进的密封储存油墨、刮墨的油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移印,指的是承印物为不规则的异形表面,使用钢凹版,经由硅橡胶铸成半球面形的移印胶头,通过可凹的胶头作中间体,把铜或钢板上的图案,以胶头压向版面将油墨转印至承印物上完成转移印刷的方式。按储墨方式不同,分为油盆式移印机和油盅式移印机移印机。油盅式移印机为密封存墨,相对而言比较环保,而且能够保证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好的稳定性能。
[0003]传统的油盅式移印设备,其油盅系统(含供墨装置和刮墨刀)一般采用强磁铁吸附压紧在钢凹版上,刮墨刀采用圆环形或椭圆环形结构,刮一次钢凹版,移印一次。其主要缺陷和不足是:1、传统结构的强磁铁是以外露的方式处于油盅系统内,处于油墨的包围之中。对于粘度大的油墨,移印一段时间后,油墨往往会积聚在强磁铁的边缘及周围,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就会影响移印的质量。因此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油盅系统内部、尤其是强磁铁所在位置进行清洗。而由于受强磁铁装嵌方式和形状限制,其与油盅之间的装嵌间隙一般很难清洗干净,油墨积聚影响移印质量的隐患无法根除。2、即使进行清洗,也必须先将油盅系统移离钢凹版,由于油盅系统有强磁力的吸附作用,移离操作十分不便,且一旦移离油盅系统,其内部储存的油墨极容易会撒漏,既污染环境又浪费油墨。3、清洗干净重新安装油盅系统时,由于强磁铁的磁力强大,油盅系统安装上机时,必须十分小心,往往又容易因为对磁力的控制不好,导致油盅系统不可控地快速吸附在工作面上,而碰损刮墨刀。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易于清洁和装卸的移印用油盅系统,将强磁铁与油墨隔绝开,减少油墨积聚对移印质量的影响,使得油盅系统清洗方便,移离操作简单轻松,大大提高移印的生产效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易于清洁和装卸的移印用油盅系统,包括有油盅本体、环形刮墨刀、强磁铁、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油盅本体由刮刀座与磁力盘两部分组成,强磁铁均匀装嵌在磁力盘下部的端面,磁力盘下部呈圆锥台形,而对应的刮刀座上形成有与该圆锥台形紧密装配配合的圆锥台形凹槽,凹槽的底部是封闭的平滑端面,环形刮墨刀通过密封胶装嵌于刮刀座的工作面,环形刮墨刀与凹槽的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之间设有环形的油墨储槽。
[0006]进一步地,磁力盘下部的端面可与凹槽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紧密贴合,磁力盘的中部通过调节螺栓和紧固螺栓与刮刀座紧固定位,通过调节螺栓,可调节磁力盘下部的端面与凹槽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之间的间隙距离,改变强磁铁对下方工作面产生的磁吸力的
大小。
[0007]所述刮刀座的上部开有贯通下部油墨储槽的加注油墨孔和油墨排气孔。所述的刮墨刀采用的是钨钴硬质合金刮墨刀或复合氧化锆硬质陶瓷刮墨刀,刮墨刀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相比,主要的优点是:1、采用磁力盘与刮刀座的可分离式装配结构,将强磁铁与油墨完全隔离开来,完全避免了油墨在原来强磁铁装配间隙处的积聚粘连,可长时间保证移印的质量。2、油盅系统在需要拆卸或清洗时,可以先通过调节螺栓改变磁力盘与刮刀座之间的间距,减少减弱对下方工作面的磁吸力,再将磁力盘从刮刀座上分离,使得强磁铁的磁吸力远离下方的工作面和钢凹版,从而轻松地安装或卸下油盅系统。3、相对应的,在没有磁吸力的干扰下,可以很轻松地将刮刀座放置在钢凹版上,在放置好刮刀座后,再装配磁力盘,从而有效地保护刮刀座工作面上的刮墨刀。4、在移印过程中,遇到需要调节磁吸力的大小时,只需要通过调节螺栓改变磁力盘端面与刮刀座凹槽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距离即可,十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
[0011]图3 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磁力盘与刮刀座的分拆关系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1-磁力盘、2-强磁铁、3-刮墨刀、4-油墨储槽、5-刮刀座、6-加注油墨孔、7-油墨排气孔、8-密封胶、9-紧固螺栓、10-调节螺栓、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油盅系统,是专门匹配平面钢凹印版移印设备的油墨密封储存刮印系统。承印物主要为不规则的异形表面,如弧形手机玻璃面板等。
[0016]参见图1-图4,油盅系统包括有油盅本体、环形的刮墨刀3、强磁铁2、密封胶8、紧固螺栓9和调节螺栓10。
[0017]特别的改进在于油盅本体,油盅本体由刮刀座5与磁力盘1两部分组成,强磁铁2均匀装嵌在磁力盘1下部的端面,磁力盘1下部呈圆锥台形,而对应的刮刀座5上形成有与该圆锥台形紧密装配配合的圆锥台形凹槽11,凹槽11的底部是封闭的平滑端面,环形的刮墨刀3通过密封胶8装嵌于刮刀座5的工作面——即端面沿口处,环形的刮墨刀3与凹槽11的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之间设有环形的油墨储槽4。
[0018]磁力盘1下部的圆锥台形与刮刀座5的圆锥台形凹槽11是锥度相同的,它们之间相互装配时形成紧密的装配配合。磁力盘1下部的端面可与凹槽11的底部是封闭的平滑端面完全贴合。从而使得装嵌于磁力盘1下部的端面的多个强磁铁2产生的磁吸力可穿过凹槽11底部的平滑端面而作用在工作面上,即平面钢凹版上,与平面钢凹版形成压紧密封。
[0019]磁力盘1的中部设有调节螺栓10和紧固螺栓9,通过调节螺栓10的上升或下降,可改变调节磁力盘1下部的端面与凹槽11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之间的间隙距离,最终改变强
磁铁2对下方工作面产生的磁吸力大小。而紧固螺栓9则直接将磁力盘1与刮刀座5紧固定位。由于通过调节螺栓10的上升或下降而改变磁力盘1上下的间隙是常规的调节结构,图中只画出调节螺栓10,其传动结构则省略没有画出。
[0020]凹槽11底部的平滑端面,在与环形的刮墨刀3之间形成有环形的油墨储槽4,移印用的油墨储存在其中,同时隔离了强磁铁2与油墨的直接接触。在刮刀座5的上部开有贯通下部油墨储槽4的加注油墨孔6和油墨排气孔7,既便于加油墨又保证内部油墨的气压均衡。
[0021]所述的刮墨刀采用的是钨钴硬质合金刮墨刀或复合氧化锆硬质陶瓷刮墨刀,刮墨刀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当然,磁力盘1与刮刀座5之间,除了本实施例采用的圆锥台形配合外,根据实际使用和要求,也可采用圆柱面或其他形状的可分离式配合。
[0022]当然,这里仅列举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可作其它等同或类同的变化,这里不再赘述,但它们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易于清洁和装卸的移印用油盅系统,包括有油盅本体、环形刮墨刀、强磁铁、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油盅本体由刮刀座与磁力盘两部分组成,强磁铁均匀装嵌在磁力盘下部的端面,磁力盘下部呈圆锥台形,而对应的刮刀座上形成有与该圆锥台形紧密装配配合的圆锥台形凹槽,凹槽的底部是封闭的平滑端面,环形刮墨刀通过密封胶装嵌于刮刀座的工作面,环形刮墨刀与凹槽的底部封闭的平滑端面之间设有环形的油墨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盅系统,其特征是,磁力盘下部的端面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日满
申请(专利权)人:霍日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