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90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端表面均设有滑轨凹槽,所述滑轨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底扣,所述滑杆和滑杆底扣均卡入滑轨凹槽的内部,所述滑杆底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内部均设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轮和滚珠的配合,降低了滑杆在滑轨内部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防止滑杆需要多次来回运输面料而导致滑轨底部摩擦受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承重块对上夹板向下施加重力的方式,使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密闭,防止面料表面过于顺滑而导致面料从传送台上脱落造成意外。顺滑而导致面料从传送台上脱落造成意外。顺滑而导致面料从传送台上脱落造成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蚕丝被面料传送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蚕丝被的使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棉被之一,蚕丝被,采用上等的蚕丝,以新颖的纤陌结构,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对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纤维皇后”之美誉,蚕丝被在生产中需要蚕丝被面料的支持,而面料的运输传送装置则显得尤为重要。
[0003]但是,现有的蚕丝被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由于面料本体顺滑难以固定,导致传送时容易滑落造成意外,且传送装置在运输时由于需要多次来回,导致运输装置容易摩擦损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蚕丝被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由于面料本体顺滑难以固定,导致传送时容易滑落造成意外,且传送装置在运输时由于需要多次来回,导致运输装置容易摩擦损坏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端表面均设有滑轨凹槽,所述滑轨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底扣,所述滑杆和滑杆底扣均卡入滑轨凹槽的内部,所述滑杆底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内部均设有转轴,所述滑轨凹槽的内部表面均设有多个滚珠凹槽,所述滚珠凹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均与滑轮和滑杆底扣的表面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台。
[0007]优选的,所述滑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固定杆,所述U型固定杆的内部均设有U型固定杆内槽,所述U型固定杆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均贯穿U型固定杆的末端延伸至U型固定杆内槽的内部,所述承重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杆顶扣,所述承重杆顶扣均卡入U型固定杆内槽的内部,所述承重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称重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内侧表面均设有固定台内槽,所述固定台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方设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贯穿固定台的表面延伸至固
定台内槽的内部,所述上夹板位于固定台内槽内部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夹板固定杆内扣,所述夹板固定杆内扣均卡入固定台内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上夹板的底端和下夹板的顶端均设有多个防磨垫。
[0010]优选的,所述传送台的顶端表面设有多个防磨垫,所述传送台的顶端表面设有蚕丝被面料,所述蚕丝被面料的两端均固定安装于下夹板和上夹板的内部。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滑轮和滚珠的配合,降低了滑杆在滑轨内部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防止滑杆需要多次来回运输面料而导致滑轨底部摩擦受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承重块对上夹板向下施加重力的方式,使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密闭,防止面料表面过于顺滑而导致面料从传送台上脱落造成意外;
[0014]2、本技术通过在传送台和上夹板的底端和下夹板的顶端均设置防磨垫的方式,提高面料表面与装置接触位置的摩擦力,防止面料从装置表面脱落造成意外。通过承重杆和U型固定杆内槽的配合,使承重块可持续向下施加重力,防止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导致面料从中脱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剖面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上夹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滑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滑轨;4、滑轨凹槽;5、传送台;6、防磨垫;7、圆弧凸台;8、滑杆;9、限位杆;10、固定台;11、U型固定杆;12、蚕丝被面料;13、承重杆;14、称重块;15、U型固定杆内槽;16、承重杆顶扣;17、下夹板;18、上夹板;19、转轴;20、夹板固定杆;21、夹板固定杆内扣;22、固定台内槽;23、滑杆底扣;24、滚珠凹槽;25、滚珠;2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3,滑轨3的顶端表面均设有滑轨凹槽4,滑轨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8,滑杆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底扣23,滑杆8和滑杆底扣23均卡入滑轨凹槽4的内部,滑杆底扣2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26,滑轮26的内部均设有转轴19,滑轨凹槽4的内部表面均设有多个滚珠凹槽24,滚珠凹槽2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滚珠25,滚珠25均与滑轮26和滑杆底扣23的表面贴合。
[0022]进一步,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台5。
[0023]进一步,滑杆8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台10,固定台1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
固定杆11,U型固定杆11的内部均设有U型固定杆内槽15,U型固定杆11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杆13,承重杆13均贯穿U型固定杆11的末端延伸至U型固定杆内槽15的内部,承重杆13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杆顶扣16,承重杆顶扣16均卡入U型固定杆内槽15的内部,承重杆13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称重块14。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重块14对上夹板18向下施加重力的方式,使上夹板18和下夹板17之间密闭,防止蚕丝被面料12表面过于顺滑而导致面料从传送台5上或夹板之间脱落造成意外。
[0025]进一步,固定台10的内侧表面均设有固定台内槽22,固定台10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下夹板17,下夹板17的上方设有上夹板18,上夹板18贯穿固定台10的表面延伸至固定台内槽22的内部,上夹板18位于固定台内槽22内部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夹板固定杆内扣21,夹板固定杆内扣21均卡入固定台内槽22的内部。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台内槽22来控制固定杆内扣21的位置进而控制上夹板18的位置,提高装置的稳固性。
[0027]进一步,上夹板18的底端和下夹板17的顶端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3),所述滑轨(3)的顶端表面均设有滑轨凹槽(4),所述滑轨(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8),所述滑杆(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底扣(23),所述滑杆(8)和滑杆底扣(23)均卡入滑轨凹槽(4)的内部,所述滑杆底扣(2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26),所述滑轮(26)的内部均设有转轴(19),所述滑轨凹槽(4)的内部表面均设有多个滚珠凹槽(24),所述滚珠凹槽(2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滚珠(25),所述滚珠(25)均与滑轮(26)和滑杆底扣(23)的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台(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蚕丝被生产的面料传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台(10),所述固定台(1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固定杆(11),所述U型固定杆(11)的内部均设有U型固定杆内槽(15),所述U型固定杆(11)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杆(13),所述承重杆(13)均贯穿U型固定杆(11)的末端延伸至U型固定杆内槽(15)的内部,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奇刘伟王安琪储虹朱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