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组件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044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组件和空调系统,管路组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铜套和第二铜套,所述第一铜套固定在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铜套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外周的第一段和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二铜套固定在所述第二钢管的端部,所述第二铜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钢管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段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铜套彼此套设且彼此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路组件的成本低,对现有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组件和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涉及一种管路组件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制冷剂管路通常为铜套,铜套之间的焊接广泛采用流动性好、价格便宜、工艺性能优良的磷铜钎料。为了降低空调制冷剂管路的材料成本、增强结构强度、减少制冷剂的热损失,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将空调制冷剂管路采用钢管的设计。但是,钢管之间的焊接需要使用含银钎料,含银钎料的成本高,不适合推广商用。另外,相关技术中的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均是基于铜管设计的,钢管对于目前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管路组件,该管路组件的成本低,对现有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0005]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管路组件的空调系统。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管路组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铜套和第二铜套,所述第一铜套固定在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铜套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外周的第一段和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二铜套固定在所述第二钢管的端部,所述第二铜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钢管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段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铜套彼此套设且彼此焊接。
[0007]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管路组件,避免了钢材料和钢材料之间的直接焊接,进而避免了需要采用昂贵的含银钎料的情况,降低了焊接成本。另外,第一铜套和第一钢管的连接、第二铜套和第二钢管的连接可以采用隧道炉钎焊的方式提前固定连接,第一铜套和第二铜套的焊接则可以在空调现场总装时采用人工火焰焊接的方式完成,其次,检修时,第一铜套和第二铜套之间也可以采用人工火焰焊接的方式熔断。由此,一方面实现了将钢材料替换为铜材料的制冷管设计,降低了制冷管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现场操作依然是对铜材料的焊接,使得制冷管的焊接与现有的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匹配,增强了适应性,方便了空调系统的装配和维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铜套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二段套设在所述第三段的外周侧且露出所述第四段。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段具有沿所述第二铜套轴向的长度尺寸L1,其中5毫米≤L1≤30毫米。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管包括第一主管段和扩口段,所述扩口段设在所述第一主管段的端部,所述扩口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主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段套设在所述扩口段的外周侧。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扩口段包括第一渐变段和大径段,所述第一渐变段连接
在所述第一主管段和所述大径段之间,所述第一段套设在所述大径段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渐变段在所述第一钢管轴向的横截面为锥台形。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渐变段在所述第一钢管轴向的长度尺寸L2不小于3毫米。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管包括第二主管段和缩口段,所述缩口段设在所述第二主管段的端部,所述缩口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主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二铜套套设在所述缩口段的外周侧。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缩口段包括第二渐变段和小径段,所述第二渐变段连接在所述第二主管段和所述小径段之间,所述第二铜套套设在所述小径段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渐变段在所述第二钢管轴向的横截面为锥台形。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渐变段在所述第二钢管轴向的长度尺寸L3不小于3毫米。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铜套具有管壁厚度t1,其中0.5毫米≤t1≤2毫米,所述第二铜套具有管壁厚度t2,其中0.3毫米≤t2≤0.8毫米。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均为不锈钢管,所述第一铜套和所述第二铜套均为紫铜套,所述第一钢管与所述第一铜套焊接且所述第二钢管与所述第二铜套焊接。
[0018]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包括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管路组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B

B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中C

C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管路组件100;
[0030]第一钢管1;第一主管段11;扩口段12;第一渐变段121;大径段122;
[0031]第二钢管2;第二主管段21;缩口段22;第二渐变段221;小径段222;
[0032]第一铜套3;第一段31;第二段32;
[0033]第二铜套4;第三段41;第四段42。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组件100包括第一钢管1、第二钢管2、第一铜套3和第二铜套4。
[0036]第一铜套3固定在第一钢管1的端部,第一铜套3包括套设在第一钢管1上的第一段31和延伸超出第一钢管1的端部的第二段32,第二铜套4固定在第二钢管2的端部,第二铜套4套设在第二钢管2的外周侧,第二段32与至少部分第二铜套4彼此套设且彼此焊接。
[0037]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铜套3焊接固定在第一钢管1的一端的端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钢管1的一端的端部可视为第一钢管1一端的一小段部分,且第一铜套3的内径大于第一钢管1的外径,第一铜套3套设在第一钢管1的外周侧。沿着第一铜套3的轴向方向,如图3所示,第一铜套3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其中,第一段31套设在第一钢管1的外周侧,且与第一钢管1密封焊接固定,第二段32则外延至第一钢管1的一端外侧。
[0038]第二铜套4焊接固定在第二钢管2的一端的端部,第二铜套4的内径大于第二钢管2的外径,第二铜套4套设在第二钢管2的外周侧。第二铜套4的外径小于第一铜套3的内径。
[0039]对接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时,将第二铜套4的一部分插入第一铜套3的第二段32内,然后将第二铜套4与第二段32密封焊接即可。
[004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铜套3可以与第一钢管1螺纹装配,第二铜套4可以与第二钢管2螺纹装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铜套和第二铜套,所述第一铜套固定在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铜套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外周的第一段和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二铜套固定在所述第二钢管的端部,所述第二铜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钢管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段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铜套彼此套设且彼此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套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二段套设在所述第三段的外周侧且露出所述第四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具有沿所述第二铜套轴向的长度尺寸L1,其中5毫米≤L1≤3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包括第一主管段和扩口段,所述扩口段设在所述第一主管段的端部,所述扩口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主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段套设在所述扩口段的外周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段包括第一渐变段和大径段,所述第一渐变段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段和所述大径段之间,所述第一段套设在所述大径段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渐变段在所述第一钢管轴向的横截面为锥台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渐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旦风吴彦东张铁钢钟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