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41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助力装置包括顶杆、套环、支撑杆、夹具,套环用于卡在空中受油头的环形卡口处,支撑杆的一端连接至套环,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夹具,顶杆与夹具轴孔配合,顶杆能够靠近或远离套环移动,顶杆靠近套环的一端为弹性材质制成的凹槽端,凹槽端用于顶住空中受油头的受油头端部并顶开受油头的活门;该装置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结构,将活门稳定开启,实现了空中受油管对外的连通,能够快速地将空中受油头中的死油放出。将空中受油头中的死油放出。将空中受油头中的死油放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中加油
,特别涉及一种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的空中受油管是飞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在地面维护过程中经常会进行拆卸,以某型机为例,飞机从进站到交付要执行至少2次空中授油管拆卸工序。
[0003]飞机进行空中加油地面实验工序后,空中加油管内部存有大量燃油。拆卸空中加油管前,需要将空中受油管内的死油快速、彻底排空。避免余油流入飞机舱位,污染成品和舱位,造成重大损失。
[0004]飞机上设计了空中受油管放死油的开关,但由于空中受油管内部不能与大气相通,其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每次放死油时间长,也不能彻底放出空中受油管内的死油。
[0005]由于没有专用装置使空中受油头与大气连通,当前拆卸空中受油管的工作较为不便,拆卸过程浪费人力,且不能保证排油彻底,在拆卸时有余油流进舱内的情况发生,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能将受油管中的死油放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套环、支撑杆、夹具,所述套环呈环状,所述套环用于卡在空中受油头的环形卡口处,至少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套环且位于所述套环的同一侧面,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夹具,所述夹具设置有通孔,所述顶杆通过所述通孔而与夹具轴孔配合,所述顶杆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套环移动,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套环的一端为弹性材质制成的凹槽端,所述凹槽端用于顶住空中受油头的受油头端部并顶开受油头的活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卡在所述环形卡口处时,所述凹槽端距所述套环的距离≥所述受油头端部的外缘距所述环形卡口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结构,所有所述弧形段结构拼接形成内边缘为圆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内边缘与空中受油头的环形卡口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端,所述第一锁紧端和所述第二锁紧端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的锁紧孔,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拼接后,穿过对应的所述锁紧孔设置有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锁紧端固定,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二锁紧端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空中受油管余油排放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的外缘处设置有第一边部,所述第二套环的外缘处设置有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边部和所述第二边部分别设置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用于和所述支撑杆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江曹鹏飞李怀川张傲陈定明曾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