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堆肥智能补水增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1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装置用于固体废物堆肥补水增氧,包括:含水率监测模块、控制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渗滤液回收装置以及补水装置。含水率监测仪器采集待监测堆垛各点位的含水率并发送至控制器,与最佳适宜水分进行比较,低于最佳适宜水分后发送至控制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制备含微纳米气泡的渗滤液通过补水装置输送缺水堆垛位置,含水率监测仪器持续测量堆垛含水率直至补水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自动化新型补水措施,能够实时监测并精准调节堆肥各点位含水率;利用微纳米气泡实现科学增氧,提高堆垛的氧传质效率;使用堆肥渗滤液为微纳米气泡的制备水体,增强堆肥效果,同时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堆肥智能补水增氧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堆肥补水充气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堆肥的增氧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好氧堆肥是一种处理固体废物的有效手段,在固废减容和资源化利用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堆肥是指微生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进行好氧呼吸,形成营养物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在好氧堆肥中起到关键作用,需要通气以达到需氧量。然而通气和热量会导致大量水分的挥发,从而导致水分含量的快速下降。堆肥过程中适宜的含水率为50%~60%,当水分过低的时候,导致堆肥板结,有机质分解滞后,增加堆肥时间,同时降低肥力。
[0003]补充水分是保持堆肥在适宜含水率的必要条件,然而可能会导致堆体空气不流通,从而影响氧气在对堆体中的传质效果,因此通气和含水率是一对矛盾。堆肥内部空气分布不均衡,会导致局部厌氧情况更加严重。厌氧环境会抑制好氧堆肥速率,甚至导致好氧堆肥体系的崩溃,同时产生恶臭气体,如H2S、挥发性脂肪酸,限制好氧堆肥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堆肥智能补水增氧的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堆肥智能补水增氧的装置,包括:
[0006]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控制器、供水管道、供气管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溶解氧测量仪以及渗滤液储存装置、多条补水毛管和电磁阀;
[0007]所述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间隔厘米设置,分别设于堆垛的关键节点;
[0008]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含水率监测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际值,并根据最佳适宜含水率,结合控制器的位置信息进行溯源,控制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开启或关闭;所述最接适宜含水率为

%;
[0009]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根据所述控制器接收处理的含水率信息控制供气管道和供水管道的开启和关闭,所述供气管道与空气源供气装置相连;所述空气源供气装置为气泵;
[0010]所述渗滤液储存装置,根据渗滤液水位的上升通过水位控制开关抽取渗滤液,通过水体过滤装置后进入储存装置,稀释备用,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与供水管道相连;
[0011]所述微纳米气泡装置,与所述供气管道、供水管道相连,将从所述供气管道接受的空气溶解于所述供水管道中的堆肥渗滤液,转化为微纳米气泡;
[0012]所述补水毛管,由有阀门的有孔管件组成,通过所述控制器的记录启动或关闭阀门,将有微纳米气泡的渗滤液精准输送至缺水堆垛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多点位分布堆垛,用于检测堆垛各点位含水率,并将所得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比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根据实际含水率数值和理想含水率进行比较,通过所述电磁阀调控所述供气管道和供水管道的开启与关闭。
[0015]进一步地,渗滤液储存装置根据渗滤液水位深度,控制所述水泵抽取并通过所述水体过滤装置稀释储存,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
[0016]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含文丘里管,所述气泵接收到的气体通过供气管道溶解于供水管道的渗滤液中,转化为微纳米气泡,。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多条补水毛管分布设置在堆垛的各位点,所述多条补水毛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口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溶解氧测量仪用于监测微纳米气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多节点监测,从而方便对堆垛含水率过低进行溯源。
[0021]2)通过PLC对堆垛含水率进行自动调控,利用反馈系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堆垛含水率保持在适宜范围。
[0022]3)采用具有文丘里管的微纳米气泡装置进行补水的方式,在调节水分的同时实现提高氧气含量以及传质效果。
[0023]4)采用堆肥渗滤液制备微纳米气泡,实现废物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渗滤液储备装置,2、流量计,3、水泵,4、过滤装置,5、水位控制开关,6、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7、气泵,8、电磁阀,9、控制器,10、补水毛管,11、含水率监测模块,12、供水管道,13、供气管道,14、溶解氧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堆肥智能补水增氧的装置,包括:
[0029]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1、控制器9、供水管道12、供气管道13、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溶解氧测量仪14以及渗滤液储存装置1、多条补水毛管10和电磁阀8;
[0030]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1,间隔30厘米设置,分别设于堆垛的关键节点;
[0031]控制器9,与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1连接,用于接收含水率监测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际值,并根据最佳适宜含水率,结合控制器9的位置信息进行溯源,控制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开启或关闭;最接适宜含水率为50

60%;
[0032]电磁阀8,与控制器9连接,根据控制器9接收处理的含水率信息控制供气管道13和供水管道12的开启和关闭,供气管道13与空气源供气装置7相连;空气源供气装置7为气泵;
[0033]渗滤液储存装置1,根据渗滤液水位的上升通过水位控制开关5抽取渗滤液,通过
水体过滤装置4后进入储存装置,稀释备用,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与供水管道相连;
[0034]微纳米气泡装置6,与供气管道13、供水管道12相连,将从供气管道13接受的空气溶解于供水管道中的堆肥渗滤液,转化为微纳米气泡;
[0035]补水毛管10,由有阀门的有孔管件组成,通过控制器9的记录启动或关闭阀门,将有微纳米气泡的渗滤液精准输送至缺水堆垛位置。
[0036]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0多点位分布堆垛,用于检测堆垛各点位含水率,并将所得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比对。
[0037]控制器9根据实际含水率数值和理想含水率进行比较,通过电磁阀8调控供气管道13和供水管道12的开启与关闭。
[0038]渗滤液储存装置1根据渗滤液水位深度,控制水泵3抽取并通过水体过滤装置4稀释储存,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
[0039]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包含文丘里管,气泵7接收到的气体通过供气管道溶解于供水管道12的渗滤液中,转化为微纳米气泡,。
[0040]多条补水毛管10分布设置在堆垛的各位点,多条补水毛管10分别连接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的出口处。
[0041]溶解氧测量仪14用于监测微纳米气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堆肥智能补水增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1)、控制器(9)、供水管道(12)、供气管道(13)、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溶解氧测量仪(14)以及渗滤液储存装置(1)、多条补水毛管(10)和电磁阀(8);所述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1),间隔30厘米设置,分别设于堆垛的关键节点;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多个含水率监测模块(11)连接,用于接收含水率监测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际值,并根据最佳适宜含水率,结合控制器(9)的位置信息进行溯源,控制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开启或关闭;所述最接适宜含水率为50

60%;所述电磁阀(8),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根据所述控制器(9)接收处理的含水率信息控制供气管道(13)和供水管道(12)的开启和关闭,所述供气管道(13)与空气源供气装置(7)相连;所述空气源供气装置(7)为气泵;所述渗滤液储存装置(1),根据渗滤液水位的上升通过水位控制开关(5)抽取渗滤液,通过水体过滤装置(4)后进入储存装置,稀释备用,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与供水管道相连;所述微纳米气泡装置(6),与所述供气管道(13)、供水管道(12)相连,将从所述供气管道(13)接受的空气溶解于所述供水管道中的堆肥渗滤液,转化为微纳米气泡;所述补水毛管(10),由有阀门的有孔管件组成,通过所述控制器(9)的记录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丽何莹莹张艺蝶黄霞戴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