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04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肝胆排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流速观察不明显和限流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柱形壳体、方形壳体、限流机构和流速机构组成,通过液体滴落会推动叶轮转动,从而使得直齿轮带动电子计数器,可通过透明板直接观察叶轮的转动速度来判断液体流速,也可以通过观察电子计数器的读数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观察较为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电机带动偏心辊发生偏转,从而压迫进液管收缩,实现了流速的控制,操控更为简单,降低了手术时的风险,安全性较高。较高。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肝胆排液装置
,具体为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肝胆排液装置即肝胆引流装置,为有效地治疗因胆道系统阻塞而引起胆汁淤滞、阻塞性黄疸、继发性感染等疾病,可通过穿刺针、引流导管等器材,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并置管引流将积存于体腔内胆汁、分泌液等引离原处从而排出体外,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通过引流可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从而达到恢复肝胆功能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肝胆排液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3]现有的肝胆排液装置在使用时不能直观观察到管内排液速度,影响控制节奏;现有的肝胆排液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自动关闭和控制流量的功能,若排液速度过快会导致病人器官衰竭,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通过设置流速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观测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包括柱形壳体、方形壳体、限流机构和流速机构,所述柱形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方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顶部安装有限流机构,所述方形壳体上安装有流速机构,所述柱形壳体的顶板贯穿安装有进液管,所述柱形壳体的底板内嵌安装有连通管,所述方形壳体的底板内嵌安装有排液管。
[0006]所述限流机构包括限流箱、第一转动轴、偏心辊和机箱,所述柱形壳体顶板顶面靠近进液管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流箱,所述进液管的顶端贯穿限流箱延伸至限流箱的顶部,所述限流箱的两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套接有偏心辊。
[0007]所述流速机构包括叶轮、第二转动轴、直齿轮、电子计数器和控制箱,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板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方形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连通管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方形壳体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直齿轮,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和电子计数器,所述电子计数器的输入端与直齿轮啮合连接。
[0008]为了使偏心辊转动能闭合进液管,优选的,所述限流箱的一侧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机箱和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机箱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限流箱侧板的一端以及转动柱远离减速器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啮合连接。
[0009]为了避免直齿轮裸露在外和流速过大时能发出警报,优选的,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板内嵌安装有透明板,所述方形壳体一侧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壳,所述直齿轮位于
防护壳的内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PLC和报警器。
[0010]为了使得装置保持垂直水平面,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优选的,所述柱形壳体的一侧壁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悬挂件,所述方形壳体的底板底面固定安装有重物块。
[0011]为了便于收集排出的液体,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底端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安装有收集袋。
[0012]为了避免结石堵塞底部管道和方便清理结石,优选的,所述叶轮的顶端安装有过滤壳,所述柱形壳体的顶板内嵌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安装有套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设置有流速机构,通过进液管进行肝胆排液,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到柱形壳体中,结石会停留在柱形壳体的内部,当液体上升至过滤壳处时,通过连通管进入到方形壳体中,液体滴落会推动叶轮转动,从而使得直齿轮带动电子计数器,可通过透明板直接观察叶轮的转动速度来判断液体流速,也可以通过观察电子计数器的读数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观察较为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0015](2)本技术设置有限流机构,通过液体流速过大,控制箱中的PLC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声,通过开启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使得偏心辊发生偏转,从而压迫进液管收缩,实现了流速的控制,操作较为简单,也可以通过在PLC直接安装电机控制器,当触发报警时直接控制偏心辊转动,降低了手术时的风险,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柱形壳体、方形壳体和限流箱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柱形壳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机箱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方形壳体和防护壳的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柱形壳体;2、方形壳体;3、限流箱;4、进液管;5、机箱;6、连接管;7、透明板;8、排液管;9、连接件;10、重物块;11、收集袋;12、第一转动轴;13、偏心辊;14、过滤壳;15、连通管;16、叶轮;17、第二转动轴;18、锥齿轮;19、减速器;20、转动柱;21、电机;22、防护壳;23、直齿轮;24、电子计数器;25、控制箱;26、悬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5,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包括柱形壳体1、方形壳体2和限流机构,柱形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方形壳体2,柱形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限流机构,方形壳体2上安装有流速机构,柱形壳体1的顶板贯穿安装有进液管4,柱形壳体1的底板内嵌安装有连通管15,方形壳体2的底板内嵌安装有排液管8,为了便于收集排出的液体,排液管8的底端安
装有连接件9,连接件9的底部安装有收集袋11。
[0025]限流机构包括限流箱3、第一转动轴12、偏心辊13和机箱5,柱形壳体1顶板顶面靠近进液管4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流箱3,进液管4的顶端贯穿限流箱3延伸至限流箱3的顶部,限流箱3的两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转动轴12上固定套接有偏心辊13,为了使偏心辊13转动能闭合进液管4,限流箱3的一侧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机箱5和电机21,电机21位于机箱5的内部,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19,减速器19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柱20,第一转动轴12贯穿限流箱3侧板的一端以及转动柱20远离减速器19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锥齿轮18,两个锥齿轮18啮合连接。
[0026]当液体流速过大,控制箱25中的PLC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声,通过开启电机21,电机21通过减速器19减速后带动第一转动轴12转动,使得偏心辊13发生偏转,从而压迫进液管4收缩,实现了流速的控制,操作较为简单,也可以通过在PLC直接安装电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肝胆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壳体(1)、方形壳体(2)、限流机构和流速机构,所述柱形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方形壳体(2),所述柱形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限流机构,所述方形壳体(2)上安装有流速机构,所述柱形壳体(1)的顶板贯穿安装有进液管(4),所述柱形壳体(1)的底板内嵌安装有连通管(15),所述方形壳体(2)的底板内嵌安装有排液管(8);所述限流机构包括限流箱(3)、第一转动轴(12)、偏心辊(13)和机箱(5),所述柱形壳体(1)顶板顶面靠近进液管(4)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流箱(3),所述进液管(4)的顶端贯穿限流箱(3)延伸至限流箱(3)的顶部,所述限流箱(3)的两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上固定套接有偏心辊(13);所述流速机构包括叶轮(16)、第二转动轴(17)、直齿轮(23)、电子计数器(24)和控制箱(25),所述方形壳体(2)的一侧板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7),所述第二转动轴(17)位于方形壳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叶轮(16),所述叶轮(16)位于连通管(15)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转动轴(17)位于方形壳体(2)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直齿轮(23),所述方形壳体(2)的一侧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25)和电子计数器(24),所述电子计数器(24)的输入端与直齿轮(23)啮合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静薛琦杨龙华杜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