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60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包括进料漏斗,进料漏斗包含外侧部和漏斗通道,延长管的顶端与进料漏斗的底端固定连接,延长管通过底端开口与漏斗通道连通,延长管的底端侧部套设轴承,轴承的内侧面与延长管固定连接,环形安装座包含环形内侧面,环形安装座的环形内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避让凹槽,轴承的外侧面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延长管的外侧面以延长管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有数量至少为5个的第一拨杆,延长管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拨杆,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分别与延长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通常手持一个杆体通过进料漏斗的顶部探入进料漏斗内进行搅拌的情况,达到较好使用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属于产PVC管材生产


技术介绍

[0002]PVC管材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的方式可实现高效生产,挤出机包含由进料漏斗,现有技术中,当进料漏斗内料体出现因拥挤造成封堵的情况下,用户通常手持一个杆体通过进料漏斗的顶部探入进料漏斗内进行搅拌几下,以便于消除这一封堵,此种方式下,杆体需要由进料漏斗的上方探入进料漏斗,如果进料漏斗所处的水平线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则相对不易操作,甚至需要用户搬一个梯子进行高空作业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一问题。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包括进料漏斗,进料漏斗包含外侧部和漏斗通道,漏斗通道包含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该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还包括延长管、轴承、环形安装座、避让凹槽、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延长管的顶端与进料漏斗的底端固定连接,延长管通过底端开口与漏斗通道连通,延长管的底端侧部套设轴承,轴承的内侧面与延长管固定连接,环形安装座包含环形内侧面,环形安装座的环形内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避让凹槽,轴承位于避让凹槽内,轴承的外侧面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延长管的外侧面以延长管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有数量至少为5个的第一拨杆,延长管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拨杆,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分别与延长管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0007]优选地,所述延长管与进料漏斗为一体式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环形安装座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通常手持一个杆体通过进料漏斗的顶部探入进料漏斗内进行搅拌的情况,和避免杆体需要由进料漏斗的上方探入进料漏斗的情况,特别是在进料漏斗所处的水平线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相对易操作,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需搬一个梯子进行高空作业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技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而公开提供下述一种原理,这一原理只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技术方案公开到此种程度,应当是已经能够完全实施出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果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如果遇到新的技术问题,则应当理解为是可以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二次或三次等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而不应当理解为通过新提出一个问题曲解本技术公开不充分或不能实施,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可知的方式。如果本技术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所引用现有技术的部分,这一未具体描述的引用现有技术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然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
[0013]以及,本申请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本技术在解决实现这一基础的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其它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仅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例如,如果认为本申请部分所描述的技术效果并不能实现或达到,则可理解为这一不能实现或达到的夸张有益效果属于笔误部分,可进行忽略或删除处理,同时,由于在此处有预先说明此种情况属于笔误,在删除的同时,不应当理解为修改超出原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14]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包括进料漏斗1,进料漏斗1包含外侧部和漏斗通道2,漏斗通道2包含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该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还包括延长管3、轴承4、环形安装座5、避让凹槽6、第一拨杆7和第二拨杆8,环形安装座5的底部与挤出机固定连接以便于漏斗通道2通过延长管3连通挤出机的入料口,延长管3的顶端与进料漏斗1的底端固定连接,延长管3通过底端开口与漏斗通道2连通,延长管3的底端侧部套设轴承4,轴承4的内侧面与延长管3固定连接,环形安装座5包含环形内侧面,环形安装座5的环形内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避让凹槽6,轴承4位于避让凹槽6内,轴承4的外侧面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延长管3的外侧面以延长管3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有数量至少为5个的第一拨杆7,延长管3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拨杆8,第一拨杆7和第二拨杆8分别与延长管3固定连接,以及,本技术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技术仅针对
技术介绍
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
技术介绍
提及的场景,如用户考虑一些情况下的不便使用的因素,则在那种情况下不建议购买本申请使用,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
技术介绍
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
[0015]优选地,第一拨杆7和第二拨杆8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延长管3与进料漏斗1为一体式结构,环形安装座5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同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为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例如水平或垂直或其他,而在现有工业生产加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些误差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且公知的,都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采用的描述语言或方案仅仅是针对附图而言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可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
式,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扩展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中有些实现本技术方案的方式较佳,有些虽然能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但不是最佳,甚至可能存在新的问题,这一新的问题,例如任何人根据本技术提出本申请
技术介绍
中未提及的新技术问题,都可理解为可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在已经声明这一方向性问题不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6]在使用的时候,本技术未具体说明的部分都可作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在现有技术这一基础上采用延长管3、轴承4、环形安装座5、避让凹槽6、第一拨杆7和第二拨杆8,如图1所示,延长管3的顶端与进料漏斗1的底端固定连接,采用此种方式,延长管3通过底端开口与漏斗通道2连通,延长管3的底端侧部套设轴承4,轴承4的内侧面与延长管3固定连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包括进料漏斗,进料漏斗包含外侧部和漏斗通道,漏斗通道包含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该高效生产PVC管材的设备还包括延长管、轴承、环形安装座、避让凹槽、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延长管的顶端与进料漏斗的底端固定连接,延长管通过底端开口与漏斗通道连通,延长管的底端侧部套设轴承,轴承的内侧面与延长管固定连接,环形安装座包含环形内侧面,环形安装座的环形内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避让凹槽,轴承位于避让凹槽内,轴承的外侧面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应福张晓兵雷勇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