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18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其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上层支架、下层支架、翻转平台、顶升驱动件,翻转平台用于承载箱体,翻转平台的中部与上层支架转动连接,上层支架设有下层支架上,顶升驱动件设于下层支架上,下层支架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在装箱时,顶升驱动件可将翻转平台顶升翻转至一侧底部与称重传感器抵接,将翻转平台倾斜,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重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可以在装箱时将箱体倾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箱,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箱体内情况,减少少放漏放的发生,同时,设置称重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箱体重量,避免少放漏放的发生,避免返工现象,提高装箱效率。提高装箱效率。提高装箱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


[0001]本技术装箱
,特别涉及一种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装箱作业,现有的装箱方式是采用人工直接在装箱平台上将产品装入箱体内,在装箱完成后,再将箱体推至封箱机进行封箱作业,此种装箱方式经常会存在少放漏放的情况。因此,急需一种自动化装箱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在装箱时进行称重、避免少放漏放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层支架、下层支架、翻转平台、顶升驱动件,所述翻转平台用于承载箱体,所述翻转平台的中部与所述上层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上层支架设于下层支架上,所述顶升驱动件设于所述下层支架上,所述下层支架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在装箱时,所述顶升驱动件可将所述翻转平台顶升翻转至一侧底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抵接,将翻转平台倾斜,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重量。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承载箱体的滚轴,箱体可在所述滚轴上滚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平台上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翻转平台倾斜时,所述第二侧板和滚轴配合支撑箱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支架包括竖直支柱和水平支柱,所述竖直支柱设于所述下层支架的中部,所述竖直支柱支撑所述水平支柱,所述水平支柱可支撑所述翻转平台在水平状态,所述顶升驱动件设于所述水平支柱一侧,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水平支柱的另一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平台通过铰链与所述上层支架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驱动件为气缸。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所述下层支架和翻转平台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可以在装箱时将箱体倾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箱,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箱体内情况,减少少放漏放的发生,同时,设置称重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箱体重量,避免少放漏放的发生,避免返工现象,提高装箱效率。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俯视图。
[0018]标记说明:10、箱体;100、本体;111、水平支柱;112、竖直支柱;120、下层支架;130、翻转平台;131、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40、顶升驱动件;150、称重传感器;160、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

2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该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包括本体100,本体100上设有上层支架、下层支架120、翻转平台130、顶升驱动件140,翻转平台130用于承载箱体10,翻转平台130的中部与上层支架转动连接,上层支架设有于下层支架120上,顶升驱动件140设于下层支架120上,下层支架120上设有称重传感器150,在装箱时,顶升驱动件140可将翻转平台130顶升翻转至一侧底部与称重传感器150抵接,将翻转平台130倾斜,称重传感器150用于检测箱体10重量。
[0021]装箱时,顶升驱动件140为顶升状态,翻转平台130的一侧底部与称重传感器150抵接,箱体10为倾斜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操作人员进行装箱操作,装箱时通过称重传感器150实时检测箱体10的重量,当装箱完成后,若称重传感器150检测的重量在预定值范围内,则说明不存在少放漏放情况,然后,顶升驱动件140回复,使翻转平台130回至水平状态,如图1所示,即可水平推动箱体至封箱机内。
[0022]其中,称重传感器150在开始工作前即检测装箱后成品的重量,该重量并不单单是箱体10的重量,因为此时是由上层支架和称重传感器150共同支撑翻转平台130,此时称重传感器150上显示的重量值是翻转平台130和箱体10的重量在称重传感器150上的重量分量,依据该重量分量即可判断箱体10内是否存在少放漏放甚至多放。具体的,依据该重量值设定预定值范围,在预定值范围内说明不存在少放漏放,在预定值范围外说明存在少放漏放甚至多放。
[0023]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翻转平台130上设有多个用于承载箱体10的滚轴160,箱体10可在滚轴160上滚动,采用滚动的方式可以在推动箱体10时节省人力,避免箱体10受损。
[0024]进一步的,翻转平台130上设有第一侧板131和第二侧板132,滚轴1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31和第二侧板132转动连接。更进一步的,第二侧板132的高度高于第一侧板131,在翻转平台130倾斜时,第二侧板132和滚轴160配合支撑箱体10,避免箱体10过高而出现倾倒。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上层支架包括竖直支柱112和水平支柱111,竖直支柱112设于下层支架120的中部,竖直支柱112支撑水平支柱111,水平支柱111可支撑翻转平台130在水平状
态,顶升驱动件140设于水平支柱111一侧,水平支柱111的另一侧设有与翻转平台130配合的避让空间,称重传感器150设于水平支柱111的另一侧。
[002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翻转平台130通过铰链与上层支架连接,具体的,铰链的一侧与竖直支柱112连接,另一侧与翻转平台130连接。
[0027]在本实施例中,顶升驱动件140为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下层支架120和翻转平台130连接。
[0028]本技术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可以在装箱时将箱体倾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箱,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箱体内情况,减少少放漏放的发生,同时,设置称重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箱体重量,避免少放漏放的发生,避免返工现象,提高装箱效率。
[0029]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层支架、下层支架、翻转平台、顶升驱动件,所述翻转平台用于承载箱体,所述翻转平台的中部与所述上层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上层支架设于下层支架上,所述顶升驱动件设于所述下层支架上,所述下层支架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在装箱时,所述顶升驱动件可将所述翻转平台顶升翻转至一侧底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抵接,将翻转平台倾斜,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重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承载箱体的滚轴,箱体可在所述滚轴上滚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用顶升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平台上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箱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锋谢庆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良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