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27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涉及路灯工程技术领域,该灯杆基础结构包括灯杆基础、连接板、地脚螺栓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灯杆基础的底端与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具有一连接面,连接面与灯杆基础的顶端固定连接,地脚螺栓预埋在灯杆基础内,且地脚螺栓的顶端向上贯穿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将灯杆基础与综合管廊相结合,以解决灯杆基础与综合管廊顶板冲突的问题。解决灯杆基础与综合管廊顶板冲突的问题。解决灯杆基础与综合管廊顶板冲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灯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灯的灯杆通过灯杆基础安装在道路两侧,灯杆基础是位于灯杆底部与地基接触将上部荷载及本身自重传递给地基的承重构件。
[0003]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如火如荼。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常建于城市道路下方,为管线引出接户更方便、道路断面布置更合理、城市景观效果更美化,综合管廊平面线位一般选择在道路两侧绿化带下方。同时,如图1所示,道路路灯也常布置在两侧绿化带2中,路灯一般设有灯杆8及灯杆基础6,用于安装路灯。综合管廊1节点布置需满足通风(通风口4)、消防、吊装(吊装口7)以及人员逃生(人孔3)等要求,路灯间距布置也要满足道路照明要求,所以,灯杆基础6和综合管廊1节点在平面位置上不可避免会出现重叠。再从纵剖面上看,为节约投资造价,减少土方开挖,需控制综合管廊埋深,且应满足综合管廊节点夹层内人员活动所需净高要求,以致综合管廊夹层顶板以上覆土常在1米左右。而常规道路路灯的灯杆基础也位于地表以下1米左右。
[0004]目前常规的路灯的灯杆基础结构,请参考专利CN210658423U,该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独立、单体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主体是在预留坑内设的钢筋混凝土基座,基座钢筋与预留坑顶、底垫板焊接,基座钢筋伸出上(顶)垫板部分设有螺纹。接地极板位于灯杆基础结构的外侧,通过扁钢与灯杆连接,达到灯杆接地目的。混凝土基座中部设有竖向预留洞,预留洞两侧设有走线孔,用于电缆走线。该灯杆基础结构只能作为单独的路灯的灯杆基础使用,适用于灯杆基础下部空间大,不存在障碍物的情形,没有提供与其他地下建构筑共建的方案。当基础下部存在地下建构筑物,竖向空间不足时则无法适用。该灯杆基础一般位于标准冻深范围内,该技术方案未采取相应的减少冻胀力措施,基础易受冻害影响。该灯杆基础其基座钢筋伸出上垫板螺纹部分未采取除锈、防腐措施,露出钢筋长期埋置土中,影响使用。
[0005]此外,按照常规的路灯的灯杆基础结构,当综合管廊施工完成后,灯杆基础施工安装就显得非常棘手。如图2所示,当路灯的灯杆基础6无法避开综合管廊1节点夹层时,灯杆基础6底部与综合管廊1夹层顶板之间的土层厚度较少,甚至侵占综合管廊夹层顶板空间。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实验设计出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将灯杆基础与综合管廊相结合,以解决灯杆基础与综合管廊顶板冲突的问题。
[0008]本技术提出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灯杆基础
结构包括灯杆基础、连接板、地脚螺栓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所述灯杆基础的底端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具有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灯杆基础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地脚螺栓预埋在所述灯杆基础内,且所述地脚螺栓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连接板。
[0009]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灯杆基础为混凝土灯杆基础,且所述灯杆基础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一体浇筑而成。
[0010]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灯杆基础内设置有支墩内箍筋,所述地脚螺栓与所述支墩内箍筋固定连接,
[0011]所述支墩内箍筋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的钢筋绑扎成网络结构。
[0012]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为地下综合管廊节点夹层的顶板。
[0013]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灯杆基础的下部为固定部,所述灯杆基础的上部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竖直设置的柱状体,所述安装部为由下向上逐渐缩径的锥台体。
[0014]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度。
[0015]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灯杆基础内设有第一穿线管,所述第一穿线管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穿线管的底端向下贯穿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
[0016]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灯杆基础内设有第二穿线管,所述第二穿线管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穿线管的底端贯穿所述灯杆基础的外侧壁。
[0017]如上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板为水平设置的法兰盘,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中心孔和多个安装孔,所述中心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板的周向均布于所述中心孔的外周,所述中心孔和各所述安装孔均上下贯通,所述第一穿线管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穿线管的顶端分别贯穿所述中心孔,所述地脚螺栓的顶端贯穿所述安装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0019]本技术提出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灯杆基础与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固定连接,灯杆基础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共同建设,在不改变综合管廊覆土的情况下,有效解决灯杆基础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碰撞冲突、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且由于灯杆基础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共同建设施工,减少了施工步骤,经济合理,施工方便。
[0020]本技术提出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灯杆基础可供路灯其灯杆安装使用,并且由于灯杆基础与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固定连接,使得整个地下综合管廊变成了灯杆安装的基础,承载能力高。
附图说明
[0021]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
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
[0022]图1现有技术中灯杆与综合管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灯杆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灯杆基础中支墩内箍筋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中b

b向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灯杆基础结构;
ꢀꢀꢀꢀꢀꢀꢀꢀꢀꢀꢀꢀꢀꢀꢀ
10、灯杆基础;
[0030]11、固定部;
ꢀꢀꢀꢀꢀꢀꢀꢀꢀꢀꢀꢀꢀꢀꢀꢀꢀꢀꢀꢀꢀꢀ
12、安装部;
[0031]20、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基础结构包括灯杆基础、连接板、地脚螺栓和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所述灯杆基础的底端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具有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灯杆基础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地脚螺栓预埋在所述灯杆基础内,且所述地脚螺栓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连接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基础为混凝土灯杆基础,且所述灯杆基础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一体浇筑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基础内设置有支墩内箍筋,所述地脚螺栓与所述支墩内箍筋固定连接,所述支墩内箍筋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的钢筋绑扎成网络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为地下综合管廊节点夹层的顶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地下综合管廊共建的灯杆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基础的下部为固定部,所述灯杆基础的上部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山杨道鹏王茂庄璐崔海龙阙良刚王燕红吴志勇谢子明徐征李聪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