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器和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822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根据本公开的发送器包括:第一至第三串行化器,被配置为分别生成第一至第三串行信号;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来控制第一输出部的操作;第二输出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三串行信号和第一串行信号来控制第二输出部的操作;第三输出部,被配置为设定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以及第三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二串行信号和第三串行信号来控制第三输出部的操作。第一至第三串行化器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并且第一至第三输出控制电路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半导体基板上。半导体基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送器和通信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发送信号的发送器和包括这种发送器的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得到了提高。通过这种提高,电子设备已经安装有各种装置,例如半导体芯片、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在这些装置之间交换大量数据。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的提高,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通常通过使用允许例如以几Gbps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高速接口来交换数据。
[0003]已经公开了用于进一步增加发送容量的方法的各种技术。例如,PTL1和PTL2中的每一个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通过使用各自具有三个电压电平的三个信号来交换数据。
[0004]引文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PTL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公开的日文译文)第JP 2011

517159号
[0007]PTL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公开的日文译文)第JP 2010

520715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这种高速接口期望具有进一步提高的符率。
[0009]期望提供一种发送器和通信系统,每个发送器和通信系统都允许提高符率。
[00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器包括第一串行化器;第二串行化器;第三串行化器;第一输出部;第一输出控制电路;第二输出部;第二输出控制电路;第三输出部;以及第三输出控制电路。第一串行化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一串行信号。第二串行化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二串行信号。第三串行化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三串行信号。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在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来控制第一输出部的操作。第二输出部被配置为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第三串行信号和第一串行信号来控制第二输出部的操作。第三输出部被配置为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第三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三串行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三输出部的操作。第一串行化器、第二串行化器和第三串行化器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并且第一输出控制电路、第二输出控制电路和第三输出控制电路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发送器。
[0012]在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发送器和通信系统中,第一串行化器、第二串行化器和第三串行化器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并且第一输出控制电路、第二输出控制电路和第三输出控制电路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第一串行化器生成第一串行信号,第二串
行化器生成第二串行信号,第三串行化器生成第三串行信号。第一输出控制电路基于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控制第一输出部的操作。第二输出控制电路基于第三串行信号和第一串行信号控制第二输出部的操作。第三输出控制电路然后基于第二串行信号和第三串行信号来控制第三输出部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14][图2]图2是示出三相信号的示例的说明图。
[0015][图3]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16][图4]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分配电路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17][图5]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生成电路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18][图6]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生成电路的操作示例的表格。
[0019][图7]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发送单元的操作示例的表格。
[0020][图8]图8是示出应用图1所示的发送器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21][图9]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输入单元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22][图10]图10是示出应用图1所示的发送器的通信系统的另一配置示例的框图。
[0023][图11]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的输入单元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24][图12]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输入单元的操作示例的说明图。
[0025][图13]图13是示出图10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示例的表格。
[0026][图14]图14是示出图3所示的发送单元的布局的示例的说明图。
[0027][图15A]图15A是示出图3所示的发送单元在操作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0028][图15B]图15B是示出图3所示的发送单元在操作模式下的另一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0029][图16]图16是示出图3所示的发送单元的操作示例的定时波形图。
[0030][图17]图17是示出图2所示的发送单元在另一操作模式下的操作示例的说明图。
[0031][图18]图18是示出根据比较实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32][图19]图19是示出图18所示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33][图20]图20是示出图18所示的发送单元的操作示例的表格。
[0034][图21]图21是示出图18所示的发送单元的布局的示例的说明图。
[0035][图22]图22是示出根据修改示例的串行化器单元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36][图23]图23是示出触发器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37][图24]图24是示出另一修改示例的生成电路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38][图25]图25是示出图24所示的触发器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39][图26]图26是示出图24所示的另一触发器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0][图27]图27是示出图24所示的生成电路的操作示例的表格。
[0041][图28]图28是示出触发器的另一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2][图29]图29是示出图24所示的触发器的另一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3][图30]图30是示出图24所示的另一触发器的另一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4][图31]图31是示出另一修改示例的生成电路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5][图32]图32是示出图31所示的触发器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6][图33]图33是示出根据另一修改示例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47][图34]图34是示出应用了图33所示的发送单元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48][图35]图35是示出图34所示的输入单元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0049][图36]图36是示出图33所示的发送单元在另一操作模式下的操作示例的说明图。
[0050][图37]图37是示出根据另一修改示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0051][图38]图38是示出图37所示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发送器,包括:第一串行化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一串行信号;第二串行化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二串行信号;第三串行化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三串行信号;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将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在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之间的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部的操作;第二输出部,被配置为将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三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部的操作;第三输出部,被配置为将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以及第三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三串行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三输出部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串行化器、所述第二串行化器和所述第三串行化器依次布置在半导体基板上,以及所述第一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第二输出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三输出控制电路依次布置在所述半导体基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彼此相等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部的操作以使得所述第一输出部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串行信号与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彼此相等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部的操作以使得所述第二输出部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三电压,并且所述第三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与所述第三串行信号彼此相等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输出部的操作以使得所述第三输出部将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三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器,其中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部的操作以使得,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指示第一逻辑并且所述第二串行信号指示第二逻辑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输出部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二逻辑并且所述第二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逻辑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输出部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二电压,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二输出部的操作以使得,在所述第三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逻辑并且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二逻辑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输出部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三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二逻辑并
且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逻辑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第二输出部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二电压,以及第三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第三输出部的操作以使得,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逻辑并且所述第三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二逻辑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输出部将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二逻辑并且所述第三串行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逻辑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第三输出部将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二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部包括第一开关,包括被引导至第一电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二端子;第二开关,包括被引导至第二电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二端子;第三开关,包括被引导至所述第一电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二端子,以及第四开关,包括被引导至所述第二电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通过接通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并且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来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通过接通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并且关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来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二电压,并且所述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通过接通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中的一个并且关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中的另一个并且接通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中的一个并且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中的另一个来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三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器,包括:第四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部的操作;以及第五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串行信号的反相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的反相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部的操作,其中所述发送器被配置为在包括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的多个操作模式中的一个操作模式下操作,所述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第四电压或第五电压,所述第二输出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四电压或所述第五电压,所述第三输出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
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部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的操作,所述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部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的操作,所述第三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三输出部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的操作,所述第四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部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的操作,并且所述第五输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输出部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的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器,其中所述第四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被配置为交替地选择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的第一选择器,所述第五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二选择器,所述第二选择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选择器选择所述第一串行信号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一串行信号的所述反相信号,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选择器选择所述第二串行信号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二串行信号的所述反相信号,所述第一输出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第一选择器选择的信号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四电压或所述第五电压,并且所述第二输出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第二选择器选择的信号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设定为所述第四电压或所述第五电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部包括第一开关,包括被引导至第一电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二端子;第二开关,包括被引导至第二电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二端子;第三开关,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伯贵范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