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813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7
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步骤包括:1)制造导体;2)在导体外制造绝缘层;3)在绝缘层外制造第一铝箔绕包层;4)在第一铝箔绕包层外制造金属屏蔽层;5)在金属屏蔽层外制造第二铝箔绕包层;6)在第二铝箔绕包层外制造护套层。本方法采用特定的硅橡胶电缆料,用来提高耐温性能以及耐酸性能。采用本方法制得的电缆,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储能电池用高压线束设计和柔软布线使用要求。能电池用高压线束设计和柔软布线使用要求。能电池用高压线束设计和柔软布线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


[0001]本技术方案属于电缆
,具体是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本方法制得电缆可作为新能源汽车蓄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用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取得了显著成效,汽车电动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0003]现已有技术中,已见多种耐温180℃硅橡胶绝缘车内高压软电缆用于电机连接、电池连接等。车辆使用工况中会出现瞬间电流达到400A或更高情形,高频次的高瞬间电流影响电缆材料的寿命。另外,电缆与酸性电池液体接触后,电缆材料易出现开裂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硅橡胶材料固有特性,其自身也不具备阻燃特性。现有的电缆不能完全满足汽车用蓄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使用诉求。所以开发一种F级硅橡胶绝缘V
O
阻燃级柔性耐电池酸车内高压软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本方法通过使用新开发的硅橡胶绝缘料以及硅橡胶护套料,施以特定的挤包工艺,使电缆的耐温等级以及耐酸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本方法制得电缆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本方法通过特定工艺加工电缆的层状结构,使制得的电缆具有优秀的柔软性能。在工艺设计时候,针对特定结构、特定电缆料,对工艺细节提出加工要求,保障生产质量。本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步骤包括:1)制造导体;2)在导体外制造绝缘层;3)在绝缘层外制造第一铝箔绕包层;4)在第一铝箔绕包层外制造金属屏蔽层;5)在金属屏蔽层外制造第二铝箔绕包层;6)在第二铝箔绕包层外制造护套层;
[0006]所述步骤2)中,采用挤包连续硫化方式,通过挤橡机把硅橡胶绝缘料紧密包裹在导体外构成绝缘层,并冷却:
[0007]在挤橡机的机头上配模芯和模套;模芯的孔径大于导体直径,模芯孔径=导体直径+(0.3~0.5)mm;模套孔径=导体直径+2
×
绝缘标称厚度+0.3mm;对模距离是(3~5)mm
[0008]挤橡机的机身采用冷水机冷却,自进料到出料方向,采用抽真空工艺,连续硫化温区为:一区400~450℃、二区330~360℃、三区300~330℃、四区200~250℃、五区200~250℃、六区150~200℃、七区150~200℃、八区150~200℃;其中:一区、二区、三区为硫化定型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为恒温硫化保温段;
[0009]冷水机恒温是(15~20)℃;绝缘层的偏心度不大于25%;
[0010]所述步骤6)中,采用挤包连续硫化方式,通过挤橡机把硅橡胶护套料紧密包裹在步骤5)制得缆芯外,构成护套层,并冷却:
[0011]在挤橡机的机头上配模芯和模套;模芯的孔径大于缆芯直径,模芯孔径=缆芯外
径+(0.3~0.5)mm;模套孔径=缆芯外径+2
×
护套标称厚度+0.1mm;对模距离是(8~10)mm;
[0012]挤橡机的机身采用冷水机冷却,自进料到出料方向,采用抽真空工艺,连续硫化温区为:一区400~450℃、二区330~360℃、三区300~330℃、四区200~250℃、五区200~250℃、六区150~200℃、七区150~200℃、八区150~200℃;其中:一区、二区、三区为硫化定型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为恒温硫化保温段;
[0013]冷水机恒温是(15~20)℃,护套层的偏心度不大于25%;
[0014]所述步骤2)中的硅橡胶绝缘料和步骤6)中的硅橡胶护套料的配方相同,它们都是由各配料开炼至F级硅橡胶电缆料,它们的配方按照质量百分含量为:
[0015]甲基乙烯基硅橡胶,C.A.S.No.107

46

0,含量(30~65)%;
[0016]二氧化硅,C.A.S.No.60676

86

0,含量(26~65)%;
[0017]羟基硅油,C.A.S.No.63148

57

2,含量(1~3)%;
[0018]纳米氧化铈,C.A.S.No.84852

53

9,含量(0.8~1.5)%;
[0019]1,3

二乙烯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铂络合物,C.A.S.No.68478

92

2,含量(0.8~1.5)%;
[0020]白炭黑,含量(1.2~1.5)%;
[0021]稀土纳米材料,含量(1~1.5)%。
[0022]所述步骤1)中,取第6类绞合镀锡铜丝,多根镀锡铜丝绞合成一束,各束镀锡铜丝并丝束合成镀锡铜丝股线,镀锡铜丝股线的束合节距是(18~50)mm,方向为左向;镀锡铜丝股线均匀通过束合模具,均匀收线在盘具上;
[0023]取镀锡铜丝股线,采用笼绞机绞合制成导体;导体中,
[0024]镀锡铜丝股线自内而外分为多层;同层的相邻两股镀锡铜丝股线相互紧密贴合;相邻两层镀锡铜丝股线紧密贴合;最外层镀锡铜丝股线的绞合方向为左向,相邻层的镀锡铜丝股线的绞合方向相同,最外层镀锡铜丝股线的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后外径的10倍;
[0025]镀锡铜丝的电阻率不大于0.01796Ω
·
mm2/m;镀锡铜丝的直径范围为0.08mm~0.20mm;镀锡铜丝是经退火处理的。
[0026]所述步骤3)中,在绝缘层外绕包铝箔带制得第一箔绕包层;铝箔带的厚度为0.024mm,铝箔带为铝箔带是铝塑复合结构(即纯铝箔和PET塑料薄膜复合构成),铝箔一侧朝外;抗拉强度>60MPa,撕裂强度>6.5N/10mm,满足依据RoHS指令2015/863/EU中RoHS2.0测定要求;
[0027]绕包搭盖率不小于铝箔带带宽的25%,绕包机张力>40%;绕包时候,铝箔带上的张力范围是3.0MPa
±
0.5,绕包节距(15~23)mm。
[0028]所述步骤4)中,在步骤3)得到线芯外制造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采用镀锡铜丝作为编织丝编织制成;编织丝的直径为(0.10~0.20)mm,编织丝伸长率不小于18%,线芯放线张力(30~50)%,编织丝密度(86~90)%,编织角是40
°
~55
°
,收线张力(50~60)%。
[0029]所述步骤5)中,在金属屏蔽层外绕包铝箔带制得第二铝箔绕包层;
[0030]铝箔带的厚度为0.024mm,铝箔带为铝箔带是铝塑复合结构(即纯铝箔和PET塑料薄膜复合构成),铝箔一侧朝内;抗拉强度>60MPa,撕裂强度>6.5N/10mm,满足依据RoHS指令201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1)制造导体;2)在导体外制造绝缘层;3)在绝缘层外制造第一铝箔绕包层;4)在第一铝箔绕包层外制造金属屏蔽层;5)在金属屏蔽层外制造第二铝箔绕包层;6)在第二铝箔绕包层外制造护套层;所述步骤2)中,采用挤包连续硫化方式,通过挤橡机把硅橡胶绝缘料紧密包裹在导体外构成绝缘层,并冷却:在挤橡机的机头上配模芯和模套;模芯的孔径大于导体直径,模芯孔径=导体直径+(0.3~0.5)mm;模套孔径=导体直径+2
×
绝缘标称厚度+0.3mm;对模距离是(3~5)mm挤橡机的机身采用冷水机冷却,自进料到出料方向,采用抽真空工艺,连续硫化温区为:一区400~450℃、二区330~360℃、三区300~330℃、四区200~250℃、五区200~250℃、六区150~200℃、七区150~200℃、八区150~200℃;其中:一区、二区、三区为硫化定型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为恒温硫化保温段;冷水机恒温是(15~20)℃;绝缘层的偏心度不大于25%;所述步骤6)中,采用挤包连续硫化方式,通过挤橡机把硅橡胶护套料紧密包裹在步骤5)制得缆芯外,构成护套层,并冷却:在挤橡机的机头上配模芯和模套;模芯的孔径大于缆芯直径,模芯孔径=缆芯外径+(0.3~0.5)mm;模套孔径=缆芯外径+2
×
护套标称厚度+0.1mm;对模距离是(8~10)mm;挤橡机的机身采用冷水机冷却,自进料到出料方向,采用抽真空工艺,连续硫化温区为:一区400~450℃、二区330~360℃、三区300~330℃、四区200~250℃、五区200~250℃、六区150~200℃、七区150~200℃、八区150~200℃;其中:一区、二区、三区为硫化定型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为恒温硫化保温段;冷水机恒温是(15~20)℃,护套层的偏心度不大于25%;所述步骤2)中的硅橡胶绝缘料和步骤6)中的硅橡胶护套料的配方相同,它们都是由各配料开炼至F级硅橡胶电缆料,它们的配方按照质量百分含量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C.A.S.No.107

46

0,含量是(30~65)%;二氧化硅,C.A.S.No.60676

86

0,含量是(26~65)%;羟基硅油,C.A.S.No.63148

57

2,含量是(1~3)%;纳米氧化铈,C.A.S.No.84852

53

9,含量是(0.8~1.5)%;1,3

二乙烯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铂络合物,C.A.S.No.68478

92

2,含量是(0.8~1.5)%;白炭黑,含量是(1.2~1.5)%;稀土纳米材料,含量是(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F级耐温的柔性耐电池酸高压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取第6类绞合镀锡铜丝,多根镀锡铜丝绞合成一束,各束镀锡铜丝并丝束合成镀锡铜丝股线,镀锡铜丝股线的束合节距是(18~50)mm,方向为左向;镀锡铜丝股线均匀通过束合模具,均匀收线在盘具上;取镀锡铜丝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张东杰初德成蒋宇黎育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