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74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导电线芯、第二导电线芯、隔离层、绝缘层、填充层、成缆包带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和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内部设置有成缆包带层,所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均位于成缆包带层内部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外层均包覆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外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之间还设置有填充层,所述成缆包带层外部包覆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柔软、介电常数小、耐电晕强度高、耐寒性能和耐盐雾性能、高机械能、耐高温低温、耐油、耐候、阻燃。燃。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
,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高速发展,风力发电机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日趋成熟。变桨自动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桨电机用动力软电缆是中央变桨控制柜与变桨电机之间的动力电源线,其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的轮毂内。
[0003]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变桨电机用动力软电缆使用环境恶劣,空间窄小,在中央变桨控制柜中又与通信总线、变频控制器及编码器、弱电测量系统等共处存在的问题有:
[0004](1)不具有线芯柔软;
[0005](2)不具有耐高温、耐寒、耐臭氧;
[0006](3)不具有耐侯、耐油、抗电磁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包括第一导电线芯、第二导电线芯、隔离层、绝缘层、填充层、成缆包带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和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内部设置有成缆包带层,所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均位于成缆包带层内部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外层均包覆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外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之间还设置有填充层,所述成缆包带层外部包覆有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充层与成缆包带层均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1]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加入到双辊开炼机中熔融混合均匀,随后依次加入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在130℃

140℃条件下,混炼15min,随后出料、挤出,填充层材料需切粒,最后制得填充层和成缆包带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的用量比为10g:13g:4g。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的用量比为0.45g:0.94g:0.22g。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优选技术方案,该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第一步:制备填充层与成缆包带层;
[0016]第二步:选用镀锡圆铜线作为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的导体材料,随后进行铜线拉丝退火、铜线束合得到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
[0017]第三步:选用厚度为0.05mm的铝塑复合带绕包作为内屏蔽层,选用0.03mm镀锡圆铜线编织作为外屏蔽层,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并将得到的粒料进行挤出成型,再冷却、切割,得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
[0018]第四步:选用陶瓷化硅橡胶带作为隔离层,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并将得到的粒料进行挤出成型,再冷却、切割,得到隔离层;
[0019]第五步:选用低卤阻燃耐油型弹性体护套料,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并将得到的粒料进行挤出成型,再冷却、切割,得到外护层;
[0020]第六步:选用无卤阻燃辐照交联乙丙橡胶弹性体作为绝缘层,经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并将得到的粒料进行挤出成型,再冷却、切割,得到绝缘层;
[0021]第七步:在成缆包带层内部放入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随即进行排列,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外侧包覆有隔离层,隔离层外侧包覆有绝缘层,在成缆包带层内部,位于第一导电线芯与第二导电线芯之间含有填充层,成缆包带层外侧包覆有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外侧包覆有外屏蔽层,外屏蔽层外侧包覆有外护层,制得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绝缘层内含有乙丙橡胶,主链是由化学稳定的饱和烃组成,使制得的绝缘层具有柔软、介电常数小、体积电阻率大、耐电晕强度高、耐寒性能和耐盐雾性能的特点;选用厚度为0.05mm的铝塑复合带绕包作为内屏蔽层,能实现电缆抗电磁干扰的特点,选用0.03mm镀锡圆铜线编织作为外屏蔽层,能减少阻抗;选用低卤阻燃耐油型弹性体护套料作为外护套,具有高机械能、耐高温低温、耐油、耐候、耐盐雾、阻燃。
[0024](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填充层与成缆包带层,材料内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限制了阻燃剂向材料表面的迁移,缺陷减少,在拉力作用下阻燃剂粒子与基体树脂一起移动变形,承受外界负荷的能力增加,拉伸强度提高。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交联度提高,使基体树脂的分子侧链上的不饱和双键减少,三维网状结构增强,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交联剂用量越多,交联度越高,材料内部的三维网状结构增强,分子链间的交联点增多,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强,大分子链之间不易产生相对的移动,因此材料的抗高温蠕变性能较强。
附图说明
[002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第一导电线芯;2、第二导电线芯;3、隔离层;4、绝缘层;5、填充层;6、成缆包带层;7、内屏蔽层;8、外屏蔽层;9、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9]实施例1
[0030]填充层5与成缆包带层6均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31]控制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的用量比为10g:13g:4g,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加入到双辊开炼机中熔融混合均匀,控制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的用量比为0.45g:0.94g:0.22g,随后依次加入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在130℃条件下,混炼15min,随后出料、挤出,填充层5材料需切粒,最后制得填充层5和成缆包带层6。
[0032]实施例2
[0033]填充层5与成缆包带层6均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34]控制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的用量比为10g:13g:4g,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加入到双辊开炼机中熔融混合均匀,控制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的用量比为0.45g:0.94g:0.22g,随后依次加入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在135℃条件下,混炼15min,随后出料、挤出,填充层5材料需切粒,最后制得填充层5和成缆包带层6。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线芯(1)、第二导电线芯(2)、隔离层(3)、绝缘层(4)、填充层(5)、成缆包带层(6)、内屏蔽层(7)、外屏蔽层(8)和外护层(9),所述外护层(9)内部设置有成缆包带层(6),所述第一导电线芯(1)与第二导电线芯(2)均位于成缆包带层(6)内部且设置有若干根,所述第一导电线芯(1)与第二导电线芯(2)外层均包覆有隔离层(3),所述隔离层(3)外部包覆有绝缘层(4),所述第一导电线芯(1)与第二导电线芯(2)之间还设置有填充层(5),所述成缆包带层(6)外部包覆有内屏蔽层(7),所述内屏蔽层(7)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5)与成缆包带层(6)均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加入到双辊开炼机中熔融混合均匀,随后依次加入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在130℃

140℃条件下,混炼15min,随后出料、挤出,填充层(5)材料需切粒,最后制得填充层(5)和成缆包带层(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的用量比为10g:13g:4g。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用中压电力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镁、抗氧剂DLTP、聚氨酯流变改性剂的用量比为0.45g:0.94g:0.22g。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宇申进吴俊德吴明超田德鑫吴凤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