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悬浮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08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悬浮网布,包括立体网布本体,所述立体网布本体表面设有上透气层,所述立体网布本体底端设有下连接层,所述上透气层包括第一透气布以及设于透气布横向两侧的第二透气布,所述第一透气布表面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布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布表面的第一透气孔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透气布表面的第二透气孔直径尺寸,其中点状塑料粘合在第一透气布表面,点状塑料可增加第一透气布的摩擦性能,使用时防滑性好,避免了网布表面容易光滑的缺点,解决了现有网布表面容易光滑,该网布用于坐垫使用时,防滑性差的技术问题。防滑性差的技术问题。防滑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悬浮网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悬浮网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807793.9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多样经编三层网布,包括网布本体,所述网布本体包括上层、下层和支撑上、下层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间隔设置的填充块,所述填充块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所述填充块呈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所述上层、下层、中间层的填充块经针织机或提花机以经编针织的方式一体针织成型,公开了现有一般结构的网布,但是由于网布表面为织物编织而成,导致网布表面容易光滑,该网布用于坐垫使用时,防滑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立体悬浮网布,其解决了现有网布表面容易光滑,该网布用于坐垫使用时,防滑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悬浮网布,包括立体网布本体,所述立体网布本体中部设有多个支撑部,所述立体网布本体表面设有上透气层,所述立体网布本体底端设有下连接层,所述上透气层包括第一透气布以及设于透气布横向两侧的第二透气布,所述第一透气布表面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布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布表面的第一透气孔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透气布表面的第二透气孔直径尺寸,所述第二透气布中部设有上端和下端向中部逐渐收窄的弧线,所述下连接层由多根涤纶纱线采用2/1斜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第一透气布表面设有多个点状塑料。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气布和第二透气布均为网眼组织结构,所述第一透气布由多个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沿着纬向顺序成圈相互串套。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为涤纶纱。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线为竹纤维和亚麻纤维螺旋加捻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涤纶纱线为75D。
[000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点状塑料设于第一透气布表面中部,多个所述点状塑料为圆形分布。
[00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立体悬浮网布,通过点状塑料的设置,其中点状塑料粘合在第一透气布表面,点状塑料可增加第一透气布的摩擦性能,使用时防滑性好,避免了网布表面容易光滑的缺点;第一透气布和第二透气布表面透气孔的设置,其中由于立体网布本体为立体网布,第一透气布和第二透气布的透气孔增加使用时的透气性能,而上端和下端向中部逐渐收窄的弧线利于第一透气布与人体臀部贴合,将第一透气布与第二透气布分界;第一透气布表面的第一透气孔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透气布表面的第二透气孔直径尺寸的设置,其中人体臀部坐在
上透气层表面时第一透气布承重力大,第一透气布表面第一透气孔直径尺寸小且密度高,长期使用不容易变形,人体坐在第一透气布表面舒适较佳,第二透气孔直径大,与人体臀部接触面积小,该第二透气孔直径大在保持不会产生异物感和不容易变形的优点外,可增强该部位的透气性能,使用时更不容易闷热;下连接层为2/1斜纹组织结构的设置,其中2/1斜纹组织斜纹倾斜角适中,可以提高织物经向强力,下连接层的经向曲、折磨次数提升,利于长期使用。
[0012]第一透气布和第二透气布为网眼组织结构的设置,其中网眼组织结构具有多孔性,无需再对布料表面进行打孔以提升布料透气性能,利于增强立体悬浮网布的透气性能。
[0013]第一连接线为涤纶纱的设置,其中涤纶纱强度高且耐冲击性好,使上透气层使用寿命长。
[0014]第二连接线为竹纤维和亚麻纤维螺旋加捻的设置,其中第一连接线为涤纶纱具有透气性低的缺点,而第二连接线中的亚麻纤维耐磨性能好,同时亚麻纤维的透气比率高,导热性能好,使上透气层与人体贴合时凉爽性能好,第二连接线中的竹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人体长期坐在上透气层时,不容易滋生细菌。
[0015]涤纶纱线为75D的设置,其中采用75d涤纶纱线的下连接层具有面料轻薄,弹性及回复力好的优点。
[0016]点状塑料设于第一透气布表面中部的设置,人体坐在上透气层表面时,主要与人体臀部接触部分位置在中部,多个点状塑料圆形分布在第一透气布表面中部,与人体臀部接触性好,局部设置点状塑料降低对立体网布本体透气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透气布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下连接层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上透气层;2、下连接层;101、第一透气布;102、第二透气布;1a、第一透气孔;1b、第二透气孔;1c、弧线;3、点状塑料;101a、第一连接线;101b、第二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悬浮网布,包括立体网布本体,所述立体网布本体中部设有多个支撑部100a,所述立体网布本体表面设有上透气层1,所述立体网布本体底端设有下连接层2,所述上透气层1包括第一透气布101以及设于透气布横向两侧的第二透气布102,所述第一透气布101表面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a,所述第二透气布102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b,所述第一透气布101表面的第一透气孔1a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透气布102表面的第二透气孔1b直径尺寸,所述第二透气布102中部设有上端和下端向中部逐渐收窄的弧线1c,所述下连接层2由多根涤纶纱线采用2/1斜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第一透气布101表面设有多个点状塑料3;所述涤纶纱线为75D;其中采用75d涤纶纱线的下连接层具有面料轻薄,弹性及回复力好的优点。2/1斜纹组织的编织方法和结构均为现有常规技术,
在此不予赘述。
[0024]通过点状塑料的设置,其中点状塑料粘合在第一透气布表面,点状塑料可增加第一透气布的摩擦性能,使用时防滑性好,避免了网布表面容易光滑的缺点;第一透气布和第二透气布表面透气孔的设置,其中由于立体网布本体为立体网布,第一透气布和第二透气布的透气孔增加使用时的透气性能,而上端和下端向中部逐渐收窄的弧线利于第一透气布与人体臀部贴合,将第一透气布与第二透气布分界;第一透气布表面的第一透气孔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透气布表面的第二透气孔直径尺寸的设置,其中人体臀部坐在上透气层表面时第一透气布承重力大,第一透气布表面第一透气孔直径尺寸小且密度高,长期使用不容易变形,人体坐在第一透气布表面舒适较佳,第二透气孔直径大,与人体臀部接触面积小,该第二透气孔直径大在保持不会产生异物感和不容易变形的优点外,可增强该部位的透气性能,使用时更不容易闷热;下连接层为2/1斜纹组织结构的设置,其中2/1斜纹组织斜纹倾斜角适中,可以提高织物经向强力,下连接层的经向曲、折磨次数提升,利于长期使用。
[0025]所述第一透气布101和第二透气布102均为网眼组织结构,所述第一透气布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悬浮网布,包括立体网布本体,所述立体网布本体中部设有多个支撑部(100a),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布本体表面设有上透气层(1),所述立体网布本体底端设有下连接层(2),所述上透气层(1)包括第一透气布(101)以及设于透气布横向两侧的第二透气布(102),所述第一透气布(101)表面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a),所述第二透气布(102)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b),所述第一透气布(101)表面的第一透气孔(1a)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透气布(102)表面的第二透气孔(1b)直径尺寸,所述第二透气布(102)中部设有上端和下端向中部逐渐收窄的弧线(1c),所述下连接层(2)由多根涤纶纱线采用2/1斜纹组织结构编织而成,所述第一透气布(101)表面设有多个点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远周杨刘其物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远辉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