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03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包括外层面料结构,外层面料结构底部粘接有抗菌消毒结构,抗菌消毒结构底部粘接有多功能枢纽结构,多功能枢纽结构底部粘接有内层面料结构,内层面料结构底部卡接有垫被结构,外层面料结构外壁镶嵌套接有包边花纹布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抗菌消毒结构,可以提升蚕丝被自身的抗菌消毒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儿童用蚕丝被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耐磨结构和耐水结构,可以让蚕丝被的布料更加结实,使其便于清洗的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蚕丝被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透气层,便于将人体所产生的多余热量排出,进而提高人们对温度的适应性,减少踢被子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


[0001]本技术涉及被料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

技术介绍

[0002]蚕丝被外观具有珍珠般的色泽,对光线具有漫折射的性能,洁净少有杂质,丝路有序整齐,品质较差的蚕丝往往因添加了漂白剂等化学药品,而使其外观呈苍白色,不具光泽和润泽感,杂质较多,丝路混乱,其优质的蚕丝触感柔顺滑腻富弹性,无硬性团块,而劣质蚕丝则触感粗糙无柔性,无润泽感,茧茎,茧块,生茧片,蛹蜕相对较多,味道带有油性或霉臭味的蚕丝均为劣质品。
[0003]存在以下问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蚕丝被面料采用高支高密全棉面料,能与蚕丝完整结合,使产品更具亲肤性和舒适感,特别适合给儿童使用,由于儿童对卫生方面理解能力较弱,因此蚕丝被很容易在使用期间弄脏,此时蚕丝被上会附着大量细菌,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包括外层面料结构,所述外层面料结构底部粘接有抗菌消毒结构,所述抗菌消毒结构底部粘接有多功能枢纽结构,所述多功能枢纽结构底部粘接有内层面料结构,所述内层面料结构底部卡接有垫被结构,所述外层面料结构外壁镶嵌套接有包边花纹布基体,所述包边花纹布基体内壁交叉缝接有缝合线。
[0006]优选的,所述外层面料结构,包括外层面料基体、纤维薄型真丝、第一耐磨层和第一固定线,所述外层面料基体底部与纤维薄型真丝顶部粘接,所述纤维薄型真丝底部与第一耐磨层顶部粘接,所述外层面料基体、纤维薄型真丝和第一耐磨层内壁均与第一固定线外壁交叉缝接;通过设置耐磨结构,可以提升整个蚕丝被的韧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蚕丝被的使用寿命。
[0007]优选的,所述抗菌消毒结构,包括第一海绵层、第一黏合剂、第一抗菌纤维层、蚕丝层和第二固定线,所述第一黏合剂和第一抗菌纤维层外壁均混合套接于第一海绵层内壁,所述第一海绵层外壁均与蚕丝层内壁镶嵌套接,所述蚕丝层和第一海绵层内壁均与第二固定线外壁交叉缝接;通过设置抗菌消毒结构,可以提升蚕丝被的抗菌消毒能力,进而提高整个蚕丝被的安全性。
[0008]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枢纽结构,包括无纺布、耐水层、第一吸汗层、蚕丝基体和第三固定线,所述耐水层和第一吸汗层外壁均混合套接于无纺布内壁,所述无纺布外壁均套接于蚕丝基体内壁,所述无纺布和蚕丝基体内壁均与第三固定线外壁交叉缝接;通过设置耐水洗层,可以提高蚕丝被耐水洗能力,使其便于清洗的同时,也提高了蚕丝被本身的安全
性。
[0009]优选的,所述内层面料结构,包括第一透气层、贴肤层和第一柔性线,所述第一透气层底部与贴肤层顶部粘接,所述第一透气层和贴肤层内壁均与第一柔性线外壁交叉缝接;通过设置透气层,便于将人体所产生的多余热量排出,进而提高人们对温度的适应性,减少踢被子的情况发生。
[0010]优选的,所述垫被结构,包括第二吸汗层、第二透气层、第二黏合剂、第二抗菌纤维层、第二耐磨层和第二柔性线,所述第二吸汗层底部与第二透气层顶部粘接,所述第二黏合剂和第二抗菌纤维层外壁混合套接于第二耐磨层内壁,所述第二吸汗层、第二透气层和第二耐磨层内壁均与第二柔性线外壁交叉缝接,所述包边花纹布基体内壁均与外层面料基体和第二耐磨层三侧外壁镶嵌套接;通过设置三条边的缝接结构,可以让儿童通过未缝接的位置钻入蚕丝被内部,不仅可以减少踢被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保温效果。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设置抗菌消毒结构,可以提升蚕丝被自身的抗菌消毒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儿童用蚕丝被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耐磨结构和耐水结构,可以让蚕丝被的布料更加结实,使其便于清洗的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蚕丝被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透气层,便于将人体所产生的多余热量排出,进而提高人们对温度的适应性,减少踢被子的情况发生。
[0013]2、通过设置蚕丝被三条边的缝接结构,可以让儿童通过未缝接的位置钻入蚕丝被内部,不仅可以减少踢被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局部区域三维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局部区域正面剖视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外层面料结构;2、抗菌消毒结构;3、多功能枢纽结构;4、内层面料结构;5、垫被结构;6、包边花纹布基体;7、缝合线;11、外层面料基体;12、纤维薄型真丝;13、第一耐磨层;14、第一固定线;21、第一海绵层;22、第一黏合剂;23、第一抗菌纤维层;24、蚕丝层;25、第二固定线;31、无纺布;32、耐水层;33、第一吸汗层;34、蚕丝基体;35、第三固定线;41、第一透气层;42、贴肤层;43、第一柔性线;51、第二吸汗层;52、第二透气层;53、第二黏合剂;54、第二抗菌纤维层;55、第二耐磨层;56、第二柔性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包括外层面料结构1,外层面料结构1底部粘接有抗菌消毒结构2,抗菌消毒结构2底部粘接有多功能枢纽结构3,多功能枢纽结构3底部粘接有内层面料结构4,内层面料结构4底部卡接有垫被结构5,外层面料结构1外壁镶嵌套接有包边花纹布基体6,包边花纹布基体6内壁交叉缝接有缝合线7。
[0022]外层面料结构1,包括外层面料基体11、纤维薄型真丝12、第一耐磨层13和第一固定线14,外层面料基体11底部与纤维薄型真丝12顶部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包括外层面料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结构(1)底部粘接有抗菌消毒结构(2),所述抗菌消毒结构(2)底部粘接有多功能枢纽结构(3),所述多功能枢纽结构(3)底部粘接有内层面料结构(4),所述内层面料结构(4)底部卡接有垫被结构(5),所述外层面料结构(1)外壁镶嵌套接有包边花纹布基体(6),所述包边花纹布基体(6)内壁交叉缝接有缝合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结构(1),包括外层面料基体(11)、纤维薄型真丝(12)、第一耐磨层(13)和第一固定线(14),所述外层面料基体(11)底部与纤维薄型真丝(12)顶部粘接,所述纤维薄型真丝(12)底部与第一耐磨层(13)顶部粘接,所述外层面料基体(11)、纤维薄型真丝(12)和第一耐磨层(13)内壁均与第一固定线(14)外壁交叉缝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用抗菌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消毒结构(2),包括第一海绵层(21)、第一黏合剂(22)、第一抗菌纤维层(23)、蚕丝层(24)和第二固定线(25),所述第一黏合剂(22)和第一抗菌纤维层(23)外壁均混合套接于第一海绵层(21)内壁,所述第一海绵层(21)外壁均与蚕丝层(24)内壁镶嵌套接,所述蚕丝层(24)和第一海绵层(21)内壁均与第二固定线(25)外壁交叉缝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友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友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