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消臭电热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64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热毯领域,具体涉及抗菌消臭电热毯,它包括毯体、设于毯体内的发热体、以及连接发热体的控制器,所述毯体包括无纺布、设于最外层的抗菌消臭布、和设于抗菌消臭布与无纺布之间的喷胶棉,所述发热体置于无纺布与喷胶棉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抗菌消臭电热毯,以解决阻止细菌滋生和消除臭气,维护人体所接触环境健康的问题,同时通过发热体与喷胶棉的位置关系,解决穿设电热丝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能减少电热丝的损耗,使毯体表面更平整,提高舒适程度。提高舒适程度。提高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消臭电热毯


[0001]本技术属于电热毯领域,尤其涉及抗菌消臭电热毯。

技术介绍

[0002]电热毯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床上取暖器具,颇受广大用户的青睐。但由于它不能进行任何洗涤和太阳暴晒,而人体的汗液、油脂分泌物等也会滞留在其上面,日积月累就会产生细菌以及臭气,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003]现有的电热毯由两片布层压合从中穿设电热丝而成,在使用时,由于对电热丝缺少缓冲保护,人体睡觉的翻转等动作易引起毯体中的电热丝折断造成短路,存在不安全隐患,并且由于布层压合,使电热丝穿设时不容易穿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由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抗菌消臭电热毯,以解决阻止细菌滋生及消除臭气,维护人体所接触环境健康的问题,同时通过发热体与喷胶棉的位置关系,解决穿设电热丝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能减少电热丝的损耗,使毯体表面更平整,提高舒适程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抗菌消臭电热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设于毯体内的发热体、以及连接发热体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毯体包括无纺布、设于最外层的抗菌消臭布、和设于抗菌消臭布与无纺布之间的喷胶棉,所述发热体置于无纺布与喷胶棉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包括热熔无纺布和针刺无纺布,所述热熔无纺布设于针刺无纺布与喷胶棉之间,其中发热体置于热熔无纺布和针刺无纺布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包括热熔无纺布和针刺无纺布,所述热熔无纺布设于针刺无纺布与喷胶棉之间,其中发热体置于热熔无纺布和喷胶棉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消臭布与喷胶棉之间和/或所述喷胶棉与热熔无纺布之间和/或热熔无纺布与针刺无纺布之间,采用绗缝和/或热压粘合的方式连接,形成发热体通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喷胶棉与热熔无纺布之间和/或热熔无纺布与针刺无纺布之间布置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穿设于发热体通道内,且在毯体内呈蛇形布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消臭布为抗菌布或消臭布,所述抗菌消臭电热毯上的耦合器与其连接的所述控制器均设有抗菌消臭外壳
[0012]进一步地,所述喷胶棉的靠近发热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布置与发热体的布置方式匹配,使所述发热体或包裹发热体的热熔无纺布可置于该凹槽内。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设于毯体内的发热体、以及连接发热体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毯体的上、下表面层均设为抗菌消臭布层,所述毯体内设有无纺布层和喷胶棉层,所述发热体设于相邻的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无纺布层与抗菌消臭布层之间设有喷胶棉层。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设于毯体内的发热体、以及连接发热体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毯体的上、下表面层均设为抗菌消臭布层,所述毯体内设有热熔无纺布和喷胶棉层,喷胶棉层位于热熔无纺布层与抗菌消臭布层之间,所述喷胶棉层与热熔无纺布层之间设有发热体。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设于毯体内的发热体、以及连接发热体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毯体各层均设为抗菌消臭布层,所述抗菌消臭布层包括有外表层布、无纺布和设于外表层布与无纺布之间的喷胶棉,所述发热体置于无纺布与喷胶棉之间。
[0016]本技术的抗菌消臭电热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该技术具有抗菌消臭功能,能阻止细菌滋生及消除臭气,维护健康的睡眠环境。
[0018]2、该技术的发热体可布设在不同布层之中,设置方式多样,可以增加毯体保温效率,有利于维持毯体温度。
[0019]3、该技术的凹槽提高了穿入发热体操作的效率,固定发热体布置方式,使其不会再发热通道内移动,减少磨损,增加电热毯的寿命,同时通过设置喷胶棉的凹槽,能使毯体表面更平整,提高舒适程度。
[0020]4、该技术能采用双面设计,毯体内布层上下对称布置,增加厚度提高了舒适性,毯体上下两面都能朝上铺设使用,且两面都能起到抗菌消臭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毯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毯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毯体内布层设置截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毯体内另一种布层设置截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毯体内布层设置截面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6毯体内布层设置截面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说明:1、毯体;2、发热体;3、控制器;4、抗菌消臭布;5、喷胶棉;6、热熔无纺布;7、针刺无纺布;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实施例1:如图1所示,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1、设于毯体1内的发热体2、以及连接发热体2的控制器3,所述毯体1包括无纺布、设于最外层的抗菌消臭布4、和设于抗菌消臭布4与无纺布之间的喷胶棉5,所述发热体2置于无纺布与喷胶棉5之间,抗菌消臭布4处于最外层,杀消病菌保持毯体1的清洁程度,喷胶棉5增加毯体1厚度,保护发热体2不易受重压以及折弯损害,无纺布支撑毯体1整体形态,方便发热体2穿入毯体1进行布置。所述无纺布包括热熔无纺布6和针刺无纺布7,所述热熔无纺布6设于针刺无纺布7与喷胶棉5之间,其中
发热体2置于热熔无纺布6和针刺无纺布7之间,发热体2在热熔无纺布6与针刺无纺布7形成的内腔中,发热效率流失少,利于维持温度,省电。
[0030]实施例2:如图2所示,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1、设于毯体1内的发热体2、以及连接发热体2的控制器3,所述毯体1包括无纺布、设于最外层的抗菌消臭布4、和设于抗菌消臭布4与无纺布之间的喷胶棉5,所述发热体2置于无纺布与喷胶棉5之间,抗菌消臭布4处于最外层,杀消病菌保持毯体1的清洁程度,喷胶棉5增加毯体1厚度,保护发热体2不易受重压以及折弯损害,无纺布支撑毯体1整体形态,方便发热体2穿入毯体1进行布置。所述无纺布包括热熔无纺布6和针刺无纺布7,所述热熔无纺布6设于针刺无纺布7与喷胶棉5之间,其中发热体2置于热熔无纺布6和喷胶棉5之间。
[003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抗菌消臭布为抗菌布或消臭布,即抗菌消臭布能由抗菌布或者消臭布替代,所述抗菌消臭电热毯上的耦合器与其连接的所述控制器均设有抗菌消臭外壳,所述抗菌消臭外壳由加入抗菌剂和消臭剂注塑成型而得。
[0032]实施例4:如图3

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抗菌消臭电热毯的喷胶棉5靠近发热体2的表面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消臭电热毯,包括毯体(1)、设于毯体(1)内的发热体(2)、以及连接发热体(2)的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毯体(1)包括无纺布、设于最外层的抗菌消臭布(4)、和设于抗菌消臭布(4)与无纺布之间的喷胶棉(5),所述发热体(2)置于无纺布与喷胶棉(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臭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括热熔无纺布(6)和针刺无纺布(7),所述热熔无纺布(6)设于针刺无纺布(7)与喷胶棉(5)之间,其中发热体(2)置于热熔无纺布(6)和针刺无纺布(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臭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括热熔无纺布(6)和针刺无纺布(7),所述热熔无纺布(6)设于针刺无纺布(7)与喷胶棉(5)之间,其中发热体(2)置于热熔无纺布(6)和喷胶棉(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菌消臭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消臭布(4)与喷胶棉(5)之间和/或所述喷胶棉(5)与热熔无纺布(6)之间和/或热熔无纺布(6)与针刺无纺布(7)之间,采用绗缝和/或热压粘合的方式连接,形成发热体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消臭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棉(5)与热熔无纺布(6)之间和/或热熔无纺布(6)与针刺无纺布(7)之间布置有发热体(2),所述发热体(2)穿设于所述发热体通道内,且在毯体(1)内呈蛇形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消臭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消臭布为抗菌布或消臭布,所述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华宝黎义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