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76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包括设在基坑相对两侧的若干钢板桩以及若干沿基坑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根支撑臂、转动件、两块固定板、用于固定对应支撑臂的两个固定件以及分别设在对应支撑臂上的两个连接件,两根支撑臂均与转动件转动连接,固定板均包括横板以及与横板连接的竖板,支撑臂远离转动件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横板与钢管桩上侧抵紧,竖板远离支撑臂一侧面与钢管桩侧面抵紧,连接件设于支撑臂上,同一支撑组件内的两个连接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同一块配重块。本申请具有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基坑支护成本的效果。基坑支护成本的效果。基坑支护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是涉及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燃气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一种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0003]在进行综合管廊施工时,首先需要依据施工图纸要求,将钢板桩插入地面指定位置,且相对设置成两排,而后依据具体施工需要,对相对两侧钢板桩之间开挖一定深度的基坑,而后在相对两侧钢板桩上施工制作钢围檩以及钢支撑,钢支撑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侧钢围檩上。
[0004]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上述基坑支护结构整体上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基坑支护陈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用于支撑基坑侧壁,包括设置在基坑相对两侧的若干钢板桩以及用于支撑两侧钢板桩的若干支撑组件,每侧所述若干钢板桩均沿基坑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钢板桩下端均伸入地面内,所述钢板桩上端突出地面,若干所述支撑组件沿基坑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两根支撑臂、用于连接两根支撑臂的转动件、分别设置在两根支撑臂远离转动件一端的两块固定板、用于固定对应支撑臂的两个固定件以及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臂上的两个连接件,两根所述支撑臂均与转动件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支撑臂同轴转动,所述固定板均包括横板以及与横板一端垂直连接的竖板,所述支撑臂均与对应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与转动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所述横板与钢管桩上侧抵紧,所述竖板远离支撑臂一侧面与钢管桩侧面抵紧,两根所述支撑臂之间转动角度小于180
°
,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臂上,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与对应支撑臂连接的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远离支撑臂一端连接有一块配重块,同一支撑组件内的两根所述连接绳索的另一端均连接同一块配重块。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桩对综合管廊基坑侧壁进行支护,在基坑相对两侧的钢板桩上端搭接支撑组件,固定板与钢板桩上侧以及侧面抵紧,固定件将支撑臂与对应一块固定板固定,配重块对支撑臂施加向下的拉力,使得支撑臂有向下移动的趋势,进而对固定板以及钢板桩上端施加向下的压力,且在配重块的拉力作用下,两根支撑臂有张开的趋势,进而使得竖板对钢板桩施加抵紧力,使得钢板桩与基坑侧壁抵紧,有效保证了钢板桩支护的稳定性,且现场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均包括设置在连接绳索远离对应支撑臂一端的连接环,所
述配重块上侧面上均设置有配合环,所述连接环靠近连接绳索一段开设有缺口,所述连接环套设在配合环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搬移支撑组件时,可以采用连接环与起吊装置连接,更加便于对支撑组件的搬移,且待支撑组件搭接、固定完毕后,可采用连接环与配重块上端配合环连接,实现连接绳索与配重块的连接,当需要拆除时,直接将配合环从缺口处穿出,即可将连接绳索与配重块分离,便于配重块的连接与拆卸。
[0010]可选的,述横板上侧面上均开设有贯穿横板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设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插设于插接孔内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上端的锚固板,所述锚固杆上端突出插接孔上端,所述锚固杆下端插入钢板桩一侧地面内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板上插接锚固杆,锚固杆伸入地面内,可有效增强横板与地面之间连接强度,进而增强整个支撑组件的支撑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均包括设置在对应支撑臂上侧面上的连接板、与连接板下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板、设置在转动板相对两侧的两根固定绳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绳远离转动板一端的两个固定环,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与支撑臂的转动轴平行,所述固定环靠近固定绳一段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板相对两侧均沿连接板侧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拉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对应一个拉环上,所述固定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锚固杆下端依次穿过通孔、插接孔,且伸入地面内部,所述锚固板下侧面与转动板上侧面抵紧,同一支撑组件内的通孔、插接孔均在同一竖直面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板与钢板桩上端搭接后,转动转动板,使得转动板接近水平,且通孔与插接孔连通,此时,将固定环与对应拉环套接,使得固定绳处于拉直状态,此时将锚固杆依次穿过通孔、插接孔,且伸入地面内,锚固板与转动板抵紧,进而实现对支撑臂的位置限定,降低在支撑过程中,两根支撑臂发生相对翻转而导致支撑不稳的可能。
[0014]可选的,每根所述支撑臂外侧均设置有调节块,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内的两根支撑臂上调节块与转动件之间距离相同,所述调节块外侧面均沿调节块周向开设有两个半周的凹槽,所述凹槽上端位于支撑臂上方,所述凹槽下端位于支撑臂下方,同一所述调节块上两个凹槽相互远离一侧壁均沿凹槽延伸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绳索远离连接环一端的半圆环,所述半圆环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均插设于对应凹槽内,且滑动连接于对应滑槽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臂上滑动连接半圆环,当起吊支撑臂时,将半圆环滑动至支撑臂上侧,当连接绳索连接配重块时,将半圆环滑动至支撑臂下侧,进而可有效避免在使用连接绳索时,连接绳索靠近支撑臂一端弯折而磨损断裂的可能,进而提高施工安全性。
[0016]可选的,所述通孔沿垂直连接板方向开设,所述锚固杆可沿通孔长度方向滑动于通孔内,所述通孔尺寸大于插接孔尺寸。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转动板位置时,通孔与插接孔难以完全对准,因而将通孔沿垂直连接板方向开设,更加便于通孔与插接孔连通,进而方便插接锚固杆,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18]可选的,所述钢板桩相互远离一侧地面上均沿基坑长度方向开设有截水沟,所述截水沟两端均设置有排水系统。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面存在一定的起伏,不是完全的水平面,进而在地面上靠近基坑处开设截水沟,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天气,截水沟可有效阻隔基坑两侧地面上的雨水聚集至基坑内,进而缓解钢板桩的支护压力,且在施工过程中,截水沟可用作施工中多余泥水的排泄通道。
[0020]可选的,所述横板下侧面均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下侧面与钢板桩一侧地面相抵。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板桩上端突出地面,进而横板与钢板桩抵紧面积小,进而在横板下侧设置抵块,抵块与地面抵紧,可进一步提高横板与地面之间的抵紧稳定性。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步骤一:依据施工图纸要求,施打钢板桩,将钢板桩插入地面,将钢板桩相对设置两排,预留钢板桩上端突出地面,而后在两排钢板桩之间开挖基坑;步骤二:起吊支撑组件,将支撑组件吊装至基坑上方,此时人工采用绳子等常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用于支撑基坑(1)侧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1)相对两侧的若干钢板桩(2)以及用于支撑两侧钢板桩(2)的若干支撑组件(3),每侧所述若干钢板桩(2)均沿基坑(1)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钢板桩(2)下端均伸入地面内,所述钢板桩(2)上端突出地面,若干所述支撑组件(3)沿基坑(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支撑组件(3)均包括两根支撑臂(31)、用于连接两根支撑臂(31)的转动件(32)、分别设置在两根支撑臂(31)远离转动件(32)一端的两块固定板(33)、用于固定对应支撑臂(31)的两个固定件(34)以及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臂(31)上的两个连接件(35),两根所述支撑臂(31)均与转动件(32)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支撑臂(31)同轴转动,所述固定板(33)均包括横板(331)以及与横板(331)一端垂直连接的竖板(332),所述支撑臂(31)均与对应固定板(3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31)的转动轴与转动板(342)的转动轴相互平行,所述横板(331)与钢管桩上侧抵紧,所述竖板(332)远离支撑臂(31)一侧面与钢管桩侧面抵紧,两根所述支撑臂(31)之间转动角度小于180
°
,所述连接件(35)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臂(31)上,所述连接件(35)均包括与对应支撑臂(31)连接的连接绳索(351),所述连接绳索(351)远离支撑臂(31)一端连接有一块配重块(4),同一支撑组件(3)内的两根所述连接绳索(351)的另一端均连接同一块配重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5)还均包括设置在连接绳索(351)远离对应支撑臂(31)一端的连接环(352),所述配重块(4)上侧面上设置有配合环(5),所述连接环(352)靠近连接绳索(351)一段开设有缺口(3521),所述连接环(352)套设在配合环(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31)上侧面上均开设有贯穿横板(331)的插接孔(3311),所述插接孔(3311)内插设有锚固件(20),所述锚固件(20)包括插设于插接孔(3311)内的锚固杆(201)以及设置在锚固杆(201)上端的锚固板(202),所述锚固杆(201)上端突出插接孔(3311)上端,所述锚固杆(201)下端插入钢板桩(2)一侧地面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4)均包括设置在对应支撑臂(31)上侧面上的连接板(341)、与连接板(341)下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板(342)、设置在转动板(342)相对两侧的两根固定绳(343)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绳(343)远离转动板(342)一端的两个固定环(344),所述转动板(342)的转动轴与支撑臂(31)的转动轴平行,所述固定环(344)靠近固定绳(343)一段开设有开口(3441),所述连接板(341)相对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寒勇黄灿何浩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浙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