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37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及滑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前排桩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后排桩,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的顶端通过顶梁固定连接,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均为带筋高压旋喷桩,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均倾斜设置,且所述前排桩的底端以及后排桩的底端分别位于顶梁的竖直投影的两侧,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的下部均桩嵌入地面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桩体提高了支挡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桩的嵌固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其施工方便、快捷,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与施工难度,提高了支护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该支护结构便于推广与应用。结构便于推广与应用。结构便于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及滑坡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场地,经常需要挖山填壑,因此形成诸多高边坡、深基坑。支挡结构是防止岩上体坊塌或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单桩支挡结构,即在边坡旁设置一组平行设置的抗滑桩,通过该组抗滑桩对边坡的边沿进行支撑阻挡,该结构为一次静定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是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能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且施工方便、快捷。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前排桩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后排桩,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的顶端通过顶梁固定连接,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均为带筋高压旋喷桩,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均倾斜设置,且所述前排桩的底端以及所述后排桩的底端分别位于所述顶梁的竖直投影的两侧,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的下部均桩嵌入地面内。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桩体提高了支挡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桩的嵌固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其施工方便、快捷,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与施工难度,提高了支护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该支护结构便于推广与应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的直径为300mm

1000mm。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排桩和后排桩直径采用300mm

1000mm,一方面确保整个桩体的强度,另一方面,直径不会过大,不会影响施工。
[0010]进一步,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内的钢筋数为1

3根,所述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25mm。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排桩和后排桩内采用1

3根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确保前排桩和后排桩的强度,避免内部钢筋过多不便于施工。
[0012]进一步,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嵌入地面内的长度为其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排桩和后排桩嵌入地面内的长度为其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确保前排桩和后排桩固定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
20
°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排桩和后排桩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
20
°
,便于在施工后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的土体在经过加压旋喷桩施工后的强度,当夹角过大时,无法确保土层的强度,从而使得支挡效果受到影响。
[0016]进一步,所述顶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所述前排桩和所述后排桩内的钢筋的顶端锚入所述顶梁内。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排桩和后排桩内钢筋顶端锚入顶梁内,确保前排桩和后排桩与顶梁固定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整个支挡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后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前排桩;2、后排桩;3、顶梁;4、边坡顶线;5、边坡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前排桩1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后排桩2,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的顶端通过顶梁3固定连接,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均为带筋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系利用高压泵将水泥浆通过钻杆端头的特制喷头,以高速水平喷入土层,借助液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一面低速徐徐提升,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圆柱固结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均倾斜设置,且所述前排桩1的底端以及所述后排桩2的底端分别位于所述顶梁3的竖直投影的两侧,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的下部均桩嵌入地面内,即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上部身处边坡底线5。桩体提高了支挡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桩的嵌固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其施工方便、快捷,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与施工难度,提高了支护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该支护结构便于推广与应用。采用高压旋喷桩工艺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制成高压旋喷桩,还能对高压旋喷桩周边的土层进行加固,提高支挡结构的支挡强度。
[0024]优选的,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的直径为300mm

1000mm,前排桩1和后排桩2直径采用300mm

1000mm,一方面确保整个桩体的强度,另一方面,直径不会过大,不会影响施工。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内的钢筋数为1

3根,所述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25mm,前排桩1和后排桩2内采用1

3根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确保前排桩1和后排桩2的强度,避免内部钢筋过多不便于施工。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嵌入地面内的长度为其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前排桩1和后排桩2嵌入地面内的长度为其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确保前排桩1和后排桩2固定的稳定性。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
20
°
,前排桩1和后排桩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
20
°
,便于在施工后在前排桩1和后排桩2之间的土体在经过加压旋喷桩施工后的强度,当夹角过大时,无法确保土层的强
度,从而使得支挡效果受到影响。
[0026]在实施例中,桩开孔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前排桩1向外倾斜与后排桩2向内倾斜间隔布置,桩顶设置刚度较大的顶梁3,顶梁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桩钢筋锚入顶梁3中,形成一个整体,顶梁3顶面宜高于边坡顶线4500mm。
[0027]本技术前排的高压旋喷桩、后排的高压旋喷桩桩及顶梁3组成,其前排桩1、后排桩2平面上错位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在侧面上也成“人”字型,前、后排桩2通过顶梁3刚性连接,形成门字结构,提高了支挡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桩的嵌固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其施工方便、快捷,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与施工难度,提高了支护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该支护结构便于推广与应用。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前排桩(1)和多个平行设置的后排桩(2),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的顶端通过顶梁(3)固定连接,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均为带筋高压旋喷桩,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均倾斜设置,且所述前排桩(1)的底端以及所述后排桩(2)的底端分别位于所述顶梁(3)的竖直投影的两侧,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的下部均桩嵌入地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所述后排桩(2)的直径为300mm

10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旋喷组合桩基坑支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飞郑刚徐安忠李美霖赵孝雄周海祚刁钰毕靖王超林张毅曹腾常书铭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