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74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包括表层,所述表层由PTFE膜、无纺布层、PU膜和尼龙纤维组成,所述无纺布层为纺粘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层与PTFE膜进行复合混纺编织,所述尼龙纤维的顶部粘合设置有PU膜,所述无纺布层位于尼龙纤维上层,所述表层的底部粘合设置有基层。该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通过在面料的表层、基层和里层内均设置有透气特点的纺织纤维,致使面料的整体透气性大大提高,同时装置采用纯棉纤维与蚕丝纤维作为与皮肤接触的里层,致使面料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使用者的汗水能够被快速吸收并进行风干,同时里层的底部设置有纳米镀银层,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实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实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纺织面料又名针织面料,它按织造方法分为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0003]纺织面料是纺织品最基础的单元,不同的纺织品所采用的纺织面料也大不相同,在运动过程中,出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汗水会影响使用者的体感舒适度,但是目前的纺织面料透气效果差,常常会使使用者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解决了纺织面料是纺织品最基础的单元,不同的纺织品所采用的纺织面料也大不相同,在运动过程中,出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汗水会影响使用者的体感舒适度,但是目前的纺织面料透气效果差,常常会使使用者感觉不舒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包括表层,所述表层由PTFE膜、无纺布层、PU膜和尼龙纤维组成,所述无纺布层为纺粘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层与PTFE膜进行复合混纺编织,所述尼龙纤维的顶部粘合设置有PU膜,所述无纺布层位于尼龙纤维上层,所述表层的底部粘合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由氨纶纤维、竹炭纤维、异形纤维和涤棉纤维组成,所述氨纶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编织,所述异形纤维和涤棉纤维混纺编织,所述基层的底部粘合设置有里层,所述里层由TPU膜、纯棉纤维、蚕丝纤维和纳米镀银层组成,所述纯棉纤维与蚕丝纤维进行混纺编织。
[0007]优选的,所述PTFE膜覆盖于无纺布层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氨纶纤维与竹炭纤维混纺编织物位于异形纤维和涤棉纤维混纺编织物的上层。
[0009]优选的,所述异形纤维为五星形。
[0010]优选的,所述TPU膜覆盖于纯棉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编织物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纯棉纤维与蚕丝纤维混纺编织物的底部喷涂有纳米镀银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通过在面料的表层、基层和里层内均设置有透气特点的纺织纤维,致使面料的整体透气性大大提高,同时装置采用纯棉纤维与蚕丝纤维作为与皮肤接触的里层,致使面料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使用者的汗水能够被快速吸收并进行风干,同时里层的底部设置有纳米镀银层,使
得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表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里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表层、101PTFE膜、102无纺布层、103PU膜、104尼龙纤维、2基层、201氨纶纤维、202竹炭纤维、203异形纤维、204涤棉纤维、3里层、301TPU膜、302纯棉纤维、303蚕丝纤维、304纳米镀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参照图1

4,包括表层1,所述表层1由PTFE膜101、无纺布层102、PU膜103和尼龙纤维104组成,所述无纺布层102为纺粘无纺布,所述纺粘无纺布是将聚合物挤出、拉伸,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具有耐高温性能好、耐低温性能好、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稳定性和透气性好、耐腐蚀、隔音、防蛀、无毒的特点,所述无纺布层102与PTFE膜101进行复合混纺编织,所述PTFE膜101覆盖于无纺布层102的顶部,所述PTFE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经压延、挤出、双向拉伸等方法制成的微孔性薄膜,PTFE膜按用途可分为服装膜、空气过滤膜、空气净化膜,PTFE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孔隙率85%以上,每平方厘米有十四亿个微孔,孔径范围0.02μm

15μm,所述尼龙纤维104的顶部粘合设置有PU膜103,所述无纺布层102位于尼龙纤维104上层,所述尼龙纤维104具有耐磨性、耐疲劳性、吸湿性、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的特性,PU膜103中文名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PU是聚氨酯,PU膜103即为聚氨酯薄膜,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且具有防水、透气、不致敏、高弹性,能适应关节部位、透明、可视和抗菌的特点,所述表层1的底部粘合设置有基层2,所述基层2由氨纶纤维201、竹炭纤维202、异形纤维203和涤棉纤维204组成,所述氨纶纤维201与竹炭纤维202混纺编织,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竹炭纤维202具有柔滑软暖、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和绿色环保的特点,所述异形纤维203和涤棉纤维204混纺编织且氨纶纤维201与竹炭纤维202混纺编织物位于异形纤维203和涤棉纤维204混纺编织物的上层,所述异形纤维203为五星形,采用五星形的涤纶异形纤维混纺成的织物,由于纤维和纱线间的间隙多,可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据测试,它的透气性比同样规格的普通涤纶纺织品高10%~20%,所述基层2的底部粘合设置有里层3,所述里层3由TPU膜301、纯棉纤维302、蚕丝纤维303和纳米镀银层304组成,所述纯棉纤维302与蚕丝纤维
303进行混纺编织,所述TPU膜301覆盖于纯棉纤维302与蚕丝纤维303混纺编织物的顶部,TPU为热可塑性TPU弹性体,是由含NCO官能基的MDI与含OH官能基的POLYOL、1.4BG,经押出混炼而制成,弹性好、物性佳、各种机械强度都很好,所述纯棉纤维302与蚕丝纤维303混纺编织物的底部喷涂有纳米镀银层304,所述纯棉纤维302的吸湿性强,缩水率较大,约为4~10%,所述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蚕丝被,采用上等的蚕丝,以新颖的纤陌结构,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效果好的纺织面料,包括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由PTFE膜(101)、无纺布层(102)、PU膜(103)和尼龙纤维(104)组成,所述无纺布层(102)为纺粘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层(102)与PTFE膜(101)进行复合混纺编织,所述尼龙纤维(104)的顶部粘合设置有PU膜(103),所述无纺布层(102)位于尼龙纤维(104)上层,所述表层(1)的底部粘合设置有基层(2),所述基层(2)由氨纶纤维(201)、竹炭纤维(202)、异形纤维(203)和涤棉纤维(204)组成,所述氨纶纤维(201)与竹炭纤维(202)混纺编织,所述异形纤维(203)和涤棉纤维(204)混纺编织,所述基层(2)的底部粘合设置有里层(3),所述里层(3)由TPU膜(301)、纯棉纤维(302)、蚕丝纤维(303)和纳米镀银层(304)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双俊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