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45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外侧设有导热降温层,所述导热降温层包括空腔套、填充物、颗粒物、空腔垫、通孔、短管、胶筒、净水和槽环,所述空腔套位于基布的下表面。该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通过基布和导热降温层之间的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腔套内部填充物温度上升对患者物理降温效果不足时,操作人员对胶筒进行小幅度挤压,能够使胶筒内部的净水通过短管排入到空腔垫的内部,流入到空腔垫内部的净水会通过通孔流入到基布的内部,能够使下方的空腔套进行降温,使得对患者进行较为长久的物理降温,期间无需多次将布料与冷水之间进行浸湿作业。作业。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
,具体为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

技术介绍

[0002]布是一种织品原料,中国古法染布中的“三缬”,即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延续,用这三种方法染出的手工布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
[0003]现阶段患者发高烧时,会选择将棉质布料浸湿敷在额头上方进行物理降温,但是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存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敷在患者额头处的布料很快就会升温,失去对患者物理降温的功效,需要看护人员或者患者自己将布料再次与冷水接触浸湿,操作较为麻烦,且便于长久稳定的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敷在患者额头处的布料很快就会升温,失去对患者物理降温的功效,需要看护人员或者患者自己将布料再次与冷水接触浸湿,操作较为麻烦,且便于长久稳定的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外侧设有导热降温层;
[0006]所述导热降温层包括空腔套、填充物、颗粒物、空腔垫、通孔、短管、胶筒、净水和槽环;
[0007]所述空腔套位于基布的下表面,所述空腔套的内部设有填充物,所述颗粒物均匀分布在基布的内部,所述空腔垫位于基布的上表面,所述空腔垫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空腔垫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短管,所述短管的顶端固接有胶筒,所述胶筒的内部设有净水,所述空腔套的上表面四周固接有槽环,所述槽环的内壁与基布的接触面相抵紧。
[0008]优选的,所述空腔套的下表面固接设有薄膜。
[0009]优选的,所述空腔垫的外侧设有辅助层;
[0010]所述辅助层包括挡布、保温棉、隔热层、射钩层和绒毛层;
[0011]所述挡布位于空腔垫的上方,所述挡布的下表面固接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下表面固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与空腔垫的接触面相抵紧,所述隔热层的内表面两侧均固接有射钩层,所述射钩层的另一面粘连有绒毛层,所述绒毛层与槽环的接触面固定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通过基布和导热降温层之间的配合,将空腔套铺设在患者额头处,期间空腔套内部的填充物可较为快速的吸收患者额头处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腔套内部填充物温度
上升对患者物理降温效果不足时,操作人员对胶筒进行小幅度挤压,能够使胶筒内部的净水通过短管排入到空腔垫的内部,流入到空腔垫内部的净水会通过通孔流入到基布的内部,能够使下方的空腔套进行降温,使得对患者进行较为长久的物理降温,期间无需多次将布料与冷水之间进行浸湿作业,较为省力便捷。
[0014]通过基布、导热降温层和辅助层之间的配合,在净水与颗粒物接触降温过程中,外侧的保温棉与隔热层能够将外界的大部分热量进行阻隔,便于降温过程对下方空腔套的充分吸热作业,且将隔热层与下方空腔垫相接触后,射钩层与绒毛层相粘合,可增强空腔垫的稳定性。
[0015]通过基布、导热降温层和薄膜之间的配合,薄膜可将空腔套与患者的肌肤进行阻隔,可避免空腔套再次使用时出现交叉污染,可降低医护人员的清洁负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空腔套、空腔垫和辅助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布,2、导热降温层,201、空腔套,202、填充物,203、颗粒物,204、空腔垫,205、通孔,206、短管,207、胶筒,208、净水,209、槽环,3、辅助层,301、挡布,302、保温棉,303、隔热层,304、射钩层,305、绒毛层,4、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包括基布1,基布1位棉布,基布1的外侧设有导热降温层2,导热降温层2包括空腔套201、填充物202、颗粒物203、空腔垫204、通孔205、短管206、胶筒207、净水208和槽环209,空腔套201位于基布1的下表面,空腔套201为PVC材质制成的软套,空腔套201的内部设有填充物202,填充物202为内填相变材料,它的潜热即每千克可以吸收的热量可以达到230KJ,它的吸热量远远大于普通冰垫和水垫的吸热量,颗粒物203均匀分布在基布1的内部,颗粒物203为碳酸氢铵,遇水后颗粒物203部分分解及电离,此过程要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空腔垫204位于基布1的上表面,空腔垫204和胶筒207均为食用级橡胶材质制成,空腔垫204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205,空腔垫204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短管206,短管206的顶端固接有胶筒207,胶筒207的内部设有净水208,胶筒207内部吸入净水208进行存储原理,与现有技术中胶头滴管的运行原理相同,空腔套201的上表面四周固接有槽环209,槽环209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槽环209的内壁与基布1的接触面相抵紧,空腔套201的下表面固接设有薄膜4,薄膜4为一次性保鲜膜,可将空腔套201与患者的肌肤进行阻隔,可避免空腔套201再次使用时出现交叉污染,可降低医护人员的清洁负担。
[0021]空腔垫204的外侧设有辅助层3,辅助层3包括挡布301、保温棉302、隔热层303、射钩层304和绒毛层305,挡布301位于空腔垫204的上方,挡布301为帆布,挡布301的下表面固
接有保温棉302,保温棉302的下表面固接有隔热层303,隔热层303为铝箔层,隔热层303的下表面与空腔垫204的接触面相抵紧,隔热层303的内表面两侧均固接有射钩层304,射钩层304的另一面粘连有绒毛层305,射钩层304与绒毛层305之间粘合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工作原理相同,本领域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故不再过多赘述,绒毛层305与槽环209的接触面固定相连。
[0022]当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胶筒207进行压缩,使空腔垫204放入到净水的内部,在松开对胶筒207的作用力使其进行回弹,期间可以使空腔垫204的内部产生吸力,通过通孔205和短管206吸入到胶筒207的内部存储,在将空腔垫204放入到槽环209的内部,然后将挡布301对空腔垫304进行贴合覆盖,使射钩层304与绒毛层305相粘合,可增强空腔垫204的稳定性,而需要对患者额头进行物理降温时,操作人员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热和降温功能的布料,包括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的外侧设有导热降温层(2);所述导热降温层(2)包括空腔套(201)、填充物(202)、颗粒物(203)、空腔垫(204)、通孔(205)、短管(206)、胶筒(207)、净水(208)和槽环(209);所述空腔套(201)位于基布(1)的下表面,所述空腔套(201)的内部设有填充物(202),所述颗粒物(203)均匀分布在基布(1)的内部,所述空腔垫(204)位于基布(1)的上表面,所述空腔垫(204)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205),所述空腔垫(204)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短管(206),所述短管(206)的顶端固接有胶筒(207),所述胶筒(207)的内部设有净水(208),所述空腔套(201)的上表面四周固接有槽环(209),所述槽环(209)的内壁与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双俊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