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59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包括框支梁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框支梁,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配置有大跨度楼盖;所述框支梁与支撑柱的连接形式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沿框支梁的长度方向居中设置,支撑柱的柱纵筋自框支梁及第一辅助件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二辅助件沿框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偏向框支梁的一侧,支撑柱的柱纵筋自框支梁及第二辅助件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预留结构,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空间,同时保证了大跨度楼盖支撑固定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广价值。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由于特殊地质条件及工况的限制,需要为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足有的空间,以保证施工条件,实现高质量的施工;尤其是需要带有大跨度顶盖的配套工程,给工程施工提出严重挑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空间,同时保证了大跨度楼盖支撑固定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包括框支梁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框支梁,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配置有大跨度楼盖;所述框支梁与支撑柱的连接形式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沿所述框支梁的长度方向居中设置,支撑柱的柱纵筋自所述框支梁及第一辅助件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二辅助件沿所述框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偏向框支梁的一侧,支撑柱的柱纵筋自所述框支梁及第二辅助件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
[0006]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大跨度楼盖由分段梁拼焊而成。
[0007]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柱纵筋通过钢筋套筒连接于第一辅助件及第二辅助件的上部。
[0008]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辅助件及第二辅助件为型钢。
[000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辅助件及第二辅助件为工字钢,其两侧设置有加强板。
[001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20

30mm。
[001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分段梁使用工字钢作为骨梁,分段梁通过螺栓预安装后再焊接固定为一体。
[0012]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分段梁顶面的平面度不大于1mm。
[00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中的柱纵筋与框支梁锚固连接,其锚固长度不小于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的1.2倍。
[00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柱纵筋与框支梁锚固连接的直锚段长度不小于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的0.6倍,柱纵筋与框支梁锚固连接的弯锚段长度不小于柱纵筋直径的15倍。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空间,同时保证了大跨度楼盖支撑固定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对应的地下空间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A

A的剖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B

B的剖视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5]10.框支梁;
[0026]20.支撑柱;20a.柱纵筋;
[0027]30.大跨度楼盖;
[0028]40a.第一辅助件;40b.第二辅助件;
[0029]41.第一连接结构;
[0030]42.第二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33]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4]本技术所述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包括框支梁10和支撑柱20,所述支撑柱20设置于所述框支梁10,所述支撑柱20的顶部配置有大跨度楼盖30。
[0035]进一步地,所述框支梁10与支撑柱20的连接形式包括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42,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包括第一辅助件40a,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辅助件40a沿所述框支梁10的长度方向居中设置,支撑柱20的柱纵筋20a自所述框支梁10及第一辅助件40a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支梁10与支撑柱20采用第一连接结构41的连接处已使用虚线框圈出。
[0036]图5及图6是本技术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示意图,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包括第二辅助件40b,所述第二辅助件40b沿所述框支梁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偏向框支梁10的一侧,支撑柱20的柱纵筋20a自所述框支梁10及第二辅助件40b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
[0037]本技术中,所述大跨度楼盖30由分段梁拼焊而成。所述分段梁使用工字钢作为骨梁,分段梁通过螺栓预安装后再焊接固定为一体。
[0038]优选地,所述分段梁顶面的平面度不大于1mm,以保证施工质量。
[003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柱纵筋20a通过钢筋套筒连接于第一辅助件40a及第二辅助件40b的上部。
[00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件40a及第二辅助件40b为型钢。所述第一辅助件40a及第二辅助件40b为工字钢,其两侧设置有加强板。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20

30mm。
[00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中的柱纵筋20a与框支梁10锚固连接,如图4所示,其锚固长度不小于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的1.2倍。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可以使用LaE表示,即第一连接结构41中的柱纵筋20a与框支梁10的锚固长度不小于1.2LaE。
[0042]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2中的柱纵筋20a与框支梁10锚固连接的直锚段长度不小于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的0.6倍,如图6所示,柱纵筋20a与框支梁10锚固连接的弯锚段长度不小于柱纵筋20a直径的15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支梁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框支梁,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配置有大跨度楼盖;所述框支梁与支撑柱的连接形式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沿所述框支梁的长度方向居中设置,支撑柱的柱纵筋自所述框支梁及第一辅助件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二辅助件沿所述框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偏向框支梁的一侧,支撑柱的柱纵筋自所述框支梁及第二辅助件的顶面垂直朝上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跨度楼盖由分段梁拼焊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纵筋通过钢筋套筒连接于第一辅助件及第二辅助件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空间的预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及第二辅助件为型钢。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李华扬陈之郭淯晟魏小强李聪聪杨高勇曹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