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以及转向器节叉技术

技术编号:316729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以及转向器节叉,包括确定转向管柱的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位,再根据预设硬点确定转向管柱的相位角;计算转向管柱的力矩波动曲线;根据力矩波动曲线求解力矩波动梯度曲线,绘制最大波动梯度曲线,选择最大波动梯度极大值或极小值对应的角度作为该硬点下转向管柱的方向盘节叉初始角;通过相位角和方向盘节叉初始角计算得到转向管柱的转向器节叉初始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计算力矩波动曲线和最大波动梯度曲线,非常便捷的寻找出了转向管柱的最优的转向器节叉初始角,使得司机在左右转动方向盘时手感对称,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以及转向器节叉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以及转向器节叉。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转向系统是控制车辆横向运动轨迹的重要部件。而转向管柱作为车辆转向系统传动机构的重要部件,在设计过程中,对转向力传动的连续性、稳定性,会有特定的要求。以达到转向舒适、手感平顺的目的。
[0003]转向管柱带中间轴总成是转向系统传动机构中最普遍的一种结构型式,其通过两个十字万向节把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起来,一般靠近转向器一端称为转向器节叉,靠近方向盘的一端称为方向盘节叉。当传动件之间存在夹角的时候,系统会产生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严重时,驾驶员明显感觉到操作不舒适,容易产生驾驶疲劳。
[0004]转向管柱主要的设计评估方式是在满足布置空间要求、以及工艺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在3个调节位置,达到转向管柱旋转过程中传递的力矩波动达到最小,并且在管柱的启动位置手感均匀。
[0005]但是在实际的开发中,很难兼顾布置最优、工艺方便、波动最小、中间位置手感最优的要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转向管柱的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位,再根据预设硬点确定转向管柱的相位角;计算转向管柱分别处于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位时,转向管柱的力矩波动曲线;根据力矩波动曲线求解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位对应的力矩波动梯度曲线,根据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位对应的力矩波动梯度曲线绘制最大波动梯度曲线,选择最大波动梯度曲线中极大值或极小值对应的角度作为该硬点下转向管柱的方向盘节叉初始角;通过相位角和方向盘节叉初始角计算得到转向管柱的转向器节叉初始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波动曲线由如下方法得到:通过转向管柱处于中间位时的相位角、方向盘节叉轴线和中间轴轴线的夹角以及转向器轴线节叉和中间轴轴线的夹角,计算中间位对应的力矩波动曲线;通过转向管柱处于上极限位时的相位角、方向盘节叉轴线和中间轴轴线的夹角以及转向器节叉轴线和中间轴轴线的夹角,计算上极限位对应的力矩波动曲线;通过转向管柱处于下极限位时的相位角、方向盘节叉轴线和中间轴轴线的夹角以及转向器节叉轴线和中间轴轴线的夹角,计算下极限位对应的力矩波动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波动梯度曲线由如下步骤得到:将力矩波动曲线上每一个点对转动角度求导数并取绝对值,得到对应的力矩波动梯度,将力矩波动梯度和对应转动角度绘制成力矩波动梯度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波动梯度曲线由如下步骤得到:将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位对应的力矩波动梯度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连续选择多个转动角度,在每一个转动角度下,将上极限位、中间位和下极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旭郑凌航刘俊邓跃田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