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708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该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节能器、热源联动装置、介质源联动装置和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其中:节能器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有三通阀电机,节能器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出水管路,节能器经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热水锅炉,热水锅炉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路,节能器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热源联动装置包括继电器;介质源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出水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进气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第一水泵和三通阀电机连接。该余热回收系统成本低、运行可靠,并且在没有被加热介质输入节能器时,热源系统能够自动停止给节能器提供热量。系统能够自动停止给节能器提供热量。系统能够自动停止给节能器提供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能源回收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环保任务越来越严格的形式下,各行各业都在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努力。余热回收作为一种投资低、收益高的节能手段,被汽车主机厂,尤其是汽车涂装车间广泛运用。
[0003]涂装余热回收系统主要是回收烘房排出废气中的热量,用来加热锅炉热水或空调通风系统,其换热形式主要分为“气

液”式和“气

气”式两种。余热回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系统、供水/供气系统、热回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最核心部件就是节能器。节能器由废气三通阀、翅片、热管、排气阀、安全阀等组成,其结构决定了节能器不能长时间处于“干烧”(干烧是指,在没有被加热介质输入节能器时,热源不停给节能器提供热量,造成节能器高温)状态,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为了避免节能器产生干烧,需要余热系统与热源系统、介质源系统联动,即在无介质输入节能器时,切断热源。
[0004]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通过工业以太网技术将热源系统启动信号、介质源启动信号传输至余热回收系统的PLC控制系统,再由PLC程序进行联动控制。该做法优点是稳定可靠,缺点是需要铺设热源系统、介质源系统与余热系统间的网线,长距离通信时,还要考虑信号衰减问题,实现难度较大,成本高。
[0005]文献CN201620719427.1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软水箱、节能器和控制系统,节能器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沿软水流动路径依次设有电磁阀和第一温度变送器,节能器的出水口经第二温度变送器管路连接软水箱;软水箱内设有液位计;软水箱的出水口依次经循环泵和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管路连接节能器的入口;软水箱的出水口还经给水泵管路连接蒸汽锅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阀、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液位计、循环泵和给水泵电连接。该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不能够防止节能器处于干烧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系统,该余热回收系统成本低、运行可靠,并且在没有被加热介质输入节能器时,热源能够自动停止给节能器提供热量。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该余热回收系统包括:
[0008]节能器、热源联动装置、介质源联动装置和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其中:
[0009]节能器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有三通阀电机,节能器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出水管路,节能器经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热水锅炉,热水锅炉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路,节能器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
[0010]热源联动装置,包括继电器,热源控制装置通过继电器将热源系统的启动信号传送给余热回收控制装置;
[0011]介质源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出水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进气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二出水管路的压力信号并传送给余热回收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进气管路的温度信号并传送给余热回收控制装置;
[0012]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第一水泵和三通阀电机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温度信号和启动信号综合分析处理后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第一水泵和三通阀电机来控制第一水泵和三通阀电机的启停;
[0013]当热源系统启动,热源控制装置接收到启动信号,热源控制装置将启动信号通过继电器传送给余热回收控制装置,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得到启动信号,判定热源系统启动,启动条件一满足;当介质源系统启动,介质源系统为热水锅炉提供水流,位于热水锅炉的第二出水管路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并传送给余热回收控制装置,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将压力信号经过处理后得出压力值,当压力大于0.5bar时,判定介质源系统启动,启动条件二满足,余热回收系统进入预启动模式;当热源系统启动一段时间后,热源系统通过进气管路给节能器提供热源,位于进气管路的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并传送给余热回收控制装置,余热回收控制装置经过处理后得出温度值,当温度值超过120度时,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判定达到启动温度,启动条件三满足,启动条件一、二、三同时满足后,余热回收系统正式启动运行,热源系统给节能器进行加热。
[0014]可选地,热水锅炉的出水口经第二出水管路连接有涂装车间换热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涂装车间换热器的位置,只需要在压力传感器与余热回收控制装置之间铺设较短的线路,节约了成本,并且减轻了信号衰减。
[0015]可选地,节能器的进水口经进水管路连接有涂装车间换热器,第一水泵能够将涂装车间换热器排出的液体通过进水管路送往节能器。
[0016]可选地,第二出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能够将热水锅炉排出的液体通过第二出水管路送往涂装车间换热器。
[0017]可选地,节能器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路,进入节能器后的气体与节能器完成换热后再沿着出气管路排出余热回收系统。
[0018]可选地,节能器经进气管路连接有废气风机,废气风机将高温废气通过进气管路传输给节能器。
[0019]可选地,继电器采用型号3TX7004

1LF00薄片式继电器,该继电器线圈兼容24V/220V,具有一组常开触点和一组常闭触点,具有通用性强、安装空间小、寿命长、低价等优点。
[0020]可选地,压力传感器采用0

1.0Mpa的规格,具有寿命长、稳定可靠的优点。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需要的功能硬件种类少,只需要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继电器三个部件就能实现联动功能,设备维修保养成本低;
[0023]2、在节能器进气管路设置三通阀电机,在没有被加热介质输入节能器时,三通阀电机接收到来自余热回收控制装置的信号,三通阀电机转化档位阻止热源进入节能器,热源停止给节能器提供热量,即防止节能器的“干烧”;
[0024]3、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余热回收控制装置附近,解决了长距离通信时,需要搭设大量网线、交换机、桥架、电源等硬件设施的问题,硬件投资少,具有造价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的优点。
[002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展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在热源系统给节能器加热时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在热源系统不给节能器加热时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现有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节能器(23)、热源联动装置、介质源联动装置和余热回收控制装置(3);节能器(23)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路(294),所述进气管路(294)上设有三通阀电机(25),所述节能器(2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出水管路(292),所述节能器(23)经第一出水管路(292)连接热水锅炉(22),所述热水锅炉(22)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路(293),所述节能器(23)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291),所述进水管路(291)上设有第一水泵(281);所述热源联动装置,包括继电器(12),热源控制装置(11)通过所述继电器(12)将热源系统的启动信号传送给所述余热回收控制装置(3);所述介质源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路(293)上的压力传感器(21)和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294)上的温度传感器(27),所述压力传感器(21)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出水管路(293)的压力信号并传送给所述余热回收控制装置(3),所述温度传感器(27)用于采集所述进气管路(294)的温度信号并传送给所述余热回收控制装置(3);所述余热回收控制装置(3),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1)、所述温度传感器(27)、所述继电器(12)、所述第一水泵(281)和所述三通阀电机(25)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