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06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抗震领域,包括支撑框架机构,支撑框架机构的两侧设有用于吸收振动力度的阻尼器机构,支撑框架机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防止楼板在晃动中解体的辅助限位机构,支撑框架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的一侧均设有减震型耐磨垫,且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之间均焊接有多个竖置支撑框体架,其中每两个相应的竖置支撑框体架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加固型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竖置支撑框体架和横置支撑框架安装在多个楼层间,同时,通过粘弹性阻尼器使得建筑楼的侧板与横置楼板进行同向移动,从而避免在建筑楼发生震动时发生解体倒塌,更利于实际使用。更利于实际使用。更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0003]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高楼建筑中使用较多,一般多是将阻尼器固定在建筑物的某一面墙体上,在受到强大振动时,阻尼器发生形变作用,对某一面墙体起到保护支撑作用,然后对于未安装有阻尼器的墙体,在晃动过程中,由于无法与其运动轨迹保持一致而发生解体,最终使得建筑楼发生倒塌,不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通过将竖置支撑框体架和横置支撑框架安装在多个楼层间,通过粘弹性阻尼器使得建筑楼的侧板与横置楼板进行同向移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机构,所述支撑框架机构的两侧设有用于吸收振动力度的阻尼器机构,所述支撑框架机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防止楼板在晃动中解体的辅助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框架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两个相对的所述横置支撑框架的一侧均设有减震型耐磨垫,且两个相对的所述横置支撑框架之间均焊接有多个竖置支撑框体架,其中每两个相应的所述竖置支撑框体架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加固型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其中每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之间均设有粘弹性阻尼器,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两侧均设有用于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相连接的第二加固型连接板,两个相对的所述横置支撑框架之间均设有多个呈竖直向布置的钢性弹簧,多个所述钢性弹簧的两端均设有加固型连接钢架。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性弹簧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钢性弹簧均关于所述竖置支撑框体架的水平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横置支撑框架的相对两侧上均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环,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加固型连接钢架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环。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性弹簧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相应的所述加固型连接钢架相连接的加固连接座,且所述加固型连接钢架的外壁包覆有用于与所述加固连接座相连接的钢性加固条。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均关于所述粘弹
性阻尼器的水平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呈C字状设置,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套接在所述横置支撑框架的一侧。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竖置支撑框体架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矩形连接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均插接在相应的所述矩形连接槽的内腔。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相应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均关于所述横置支撑框架的竖直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本技术通过在多层楼层间固定安装有竖置支撑框体架和横置支撑框架,使得粘弹性阻尼器固定支撑在楼层的两侧,同时两层楼层间固定安装有加固型连接钢架和钢性弹簧,当楼层在震动时,通过粘弹性阻尼器内部的粘弹性体产生剪切变形,使得建筑楼的侧板与横置楼板之间能够保持同向移动,从而有效的将建筑楼发生震动时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更便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结构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为:1支撑框架机构、101竖置支撑框体架、102横置支撑框架、103减震型耐磨垫、104矩形连接槽、2阻尼器机构、21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2第二加固型连接板、23粘弹性阻尼器、3辅助限位机构、31加固型连接钢架、32第一连接环、33第二连接环、34钢性弹簧、35钢性加固条、36加固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说明书附图1

3,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框架机构1,支撑框架机构1的两侧设有用于吸收振动力度的阻尼器机构2,支撑框架机构1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防止楼板在晃动中解体的辅助限位机构3,其中,多个辅助限位机构3均呈竖直状依次等距布置在支撑框架机构1的内部,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框架机构1包括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102,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102的一侧均设有减震型耐磨垫103,且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102之间均焊接有多个竖置支撑框体架101,竖置支撑框体架101呈L字状设置,用于贴合支撑在建筑楼的四角处,横置支撑框架102用于支撑在楼顶与楼底之间,其中竖置支撑框体架101与横置支撑框架102之间均通过焊接而连接呈一体式,减震型耐磨垫103垫在楼板与横置支撑框架102之间,起到一定的缓解外力冲击的作用;
[0020]如图3所示,为了在建筑楼在发生晃动时,能够对楼层的运动产生一定的阻力,而避免楼层受力太大而倒塌,在其中每两个相应的竖置支撑框体架10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其中每两个相应的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之间均设有粘弹性阻尼器23,如图1
和图3所示,粘弹性阻尼器23的两侧均设有用于与相应的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相连接的第二加固型连接板22,且每两个相应的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均关于粘弹性阻尼器23的水平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第二加固型连接板22呈梯形状设置,以用于增大粘弹性阻尼器23与竖置支撑框体架101和建筑楼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当建筑楼受到轴力或水平作用晃动时通过相应的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和第二加固型连接板22能够带动楼板与粘弹性阻尼器23内部的粘弹性体产生剪切变形,从而有效的将建筑楼发生震动时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
[0021]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为了使支撑框架机构1与阻尼器机构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在发生震动时,不会轻易解体,在多个竖置支撑框体架101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矩形连接槽104,且多个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均插接在相应的矩形连接槽104的内腔,其中,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呈C字状设置,且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套接在横置支撑框架102的一侧,最后通过螺栓将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固定在竖置支撑框体架101和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机构(1),所述支撑框架机构(1)的两侧设有用于吸收振动力度的阻尼器机构(2),所述支撑框架机构(1)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防止楼板在晃动中解体的辅助限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机构(1)包括两个相对的横置支撑框架(102),两个相对的所述横置支撑框架(102)的一侧均设有减震型耐磨垫(103),且两个相对的所述横置支撑框架(102)之间均焊接有多个竖置支撑框体架(101),其中每两个相应的所述竖置支撑框体架(10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其中每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之间均设有粘弹性阻尼器(23),所述粘弹性阻尼器(23)的两侧均设有用于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加固型连接板(21)相连接的第二加固型连接板(22),两个相对的所述横置支撑框架(102)之间均设有多个呈竖直向布置的钢性弹簧(34),多个所述钢性弹簧(34)的两端均设有加固型连接钢架(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性弹簧(34)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钢性弹簧(34)均关于所述竖置支撑框体架(101)的水平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良刘绮格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