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77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立柱和下部立柱,所述上部立柱的顶面可安装钢轨,所述下部立柱设置在上盖车场内,所述预制上部立柱和所述下部立柱之间通过固定件构成固定连接,且在所述上部立柱和所述下部立柱之间设置有减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耐久性满足安全要求,又能实现较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便于施工、绿色环保;在保证线路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场
,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车场进行上盖物业开发,采用TOD轨道结合物业的开发模式,即以轨道交通使用最大化的规划开发模式,若上盖物业业态有宾馆、居民楼,则需要采用减振措施降低轨道交通库内作业产生的振动影响,避免振动给上盖物业带来不良影响。
[0003]目前,车场库内一般有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壁式检查坑整体道床及普通整体道床等结构型式,对于柱式检查坑道床常规的减振措施为采用无缝钢轨、减振扣件,但上述减振措施所能提供的减振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利用上盖车场内的立柱参与减振,使立柱具有减振功能,从而提高提高减振效果。
[0005]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6]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立柱和下部立柱,所述上部立柱的顶面可安装钢轨,所述下部立柱设置在上盖车场内,所述上部立柱和所述下部立柱之间通过固定件构成固定连接,且在所述上部立柱和所述下部立柱之间设置有减振器。
[0007]所述上部立柱为预制上部立柱,所述下部立柱为现浇下部立柱。
[0008]所述预制上部立柱和所述现浇下部立柱均为钢混组合立柱。
[0009]所述钢混组合立柱包括立柱钢板、立柱混凝土以及钢混连接钢筋,所述立柱混凝土设置在由所述立柱钢板围合构成的空间内部,所述钢混连接钢筋焊接在所述立柱钢板的内部,所述立柱钢板通过所述钢混连接钢筋与所述立柱混凝土连接构成整体。
[0010]所述上部立柱的底部和所述下部立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翼板,所述固定件通过连接所述翼板实现所述上部立柱与所述下部立柱之间的连接固定。
[0011]所述上部立柱的翼板和所述下部立柱的翼板之间设置有减振垫层。
[0012]所述上部立柱的顶面预埋有用于安装所述钢轨的扣件套管。
[0013]所述上部立柱的顶面设置有轨底坡。
[0014]所述下部立柱与所述上盖车场的土建结构内的预埋钢筋连接。
[0015]所述减振器的上、下层采用橡胶硫化钢板,所述上、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弹簧并填充有阻尼液。
[0016]本技术的优点是: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耐久性满足安全要求,又能实现较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便于施工、绿色环保;在保证线路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0]如图1

2所示,图中标记1

15分别表示为:钢轨1、扣件套管及螺旋筋2、上部立柱混凝土3、上部立柱钢结构4、上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5、减振器6、减振垫层7、固定件8、下部立柱混凝土9、下部立柱钢结构10、下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11、联结钢筋12、减振立柱13、线路中心线14、结构基础15。
[0021]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13其架设在上盖车场的结构基础15上,在减振立柱13的上方架设钢轨可供轨道交通列车驶入驶出,从而供轨道交通列车在上盖车场内进行维护检修。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减振立柱主要包括预制上部立柱、现浇下部立柱以及设置在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之间的减振器6这三部分;其中,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构成柱体主要起到支撑钢轨1的作用,并使钢轨1可架设至一定高度,从而使轨道交通列车经钢轨1驶入上盖车场时,技术人员可对轨道交通列车的底部进行维护检修;而减振器6则主要起到减振作用,使立柱具备减振功能。
[0023]具体而言,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的结构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预制上部立柱为工厂预制构件,而现浇下部立柱为在上盖车场内施作的现浇构件。如图1所示,预制上部立柱包括上部立柱混凝土3、上部立柱钢结构4、上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5;其中上部立柱钢结构4由立柱钢板围合构成,上部立柱混凝土3浇筑在上部立柱钢结构4的围合空间内部,在上部立柱钢结构4的内壁表面间隔焊接有若干上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5,上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5用于加强上部立柱钢结构4和上部立柱混凝土3的连接性从而提高两者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同样地,现浇下部立柱包括下部立柱混凝土9、下部立柱钢结构10、下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11;其中下部立柱钢结构10与上部立柱钢结构4的结构相适配,下部立柱混凝土9浇筑在下部立柱钢结构10的围合空间内;下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11用于加强下部立柱钢结构10与下部立柱混凝土9之间的连接。
[0024]如图1所示,在预制上部立柱的底部和现浇下部立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与减振器6的外轮廓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的安装凹槽,减振器6可安装在安装凹槽内部。在预制上部立柱的底部和现浇下部立柱的顶部之间对应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向外延伸的翼板,两者的翼板通过固定件8连接固定,从而将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连接固定构成整体,保证结构强度及耐久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在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的翼板之间设置有减振垫层7,固定件8可贯穿减振垫层7设置。
[0025]如图1所示,在预制上部立柱的上部立柱混凝土3内部预埋有扣件套管及螺旋筋2,其中扣件套管用于与钢轨1的连接扣件配套使用以实现钢轨1的安装固定,而螺旋筋则用于加强扣件套管在上部立柱混凝土3内的强度及稳定性,从而保证钢轨1的安装精度及长期使用时的位置精度。
[0026]本实施例在施工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0027]1)在工厂制作预制上部立柱。固定上部立柱钢结构4(焊接上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5)和扣件套管及螺旋筋2后,浇筑作为上部立柱混凝土3的C50混凝土,捣固稳定,待混凝土凝固后完成。
[0028]2)在上盖车场内定位好轨道线路中心线,在上盖车场的结构基础15上预留联结钢筋12,联结钢筋12处于立柱的设计位置。
[0029]3)绑扎现浇下部立柱的下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11和下部立柱钢结构10,下部立柱钢混连接钢筋11在工厂内焊接在下部立柱钢结构10上。而后浇筑现浇下部立柱的下部立柱混凝土9,下部立柱混凝土9为自密实钢筋混凝土;在浇筑时,将联结钢筋12浇筑在下部立柱混凝土9,从而加强现浇下部立柱与结构基础15之间的连接性。
[0030]4)待现浇下部立柱混凝土凝固后安装减振器6。
[0031]5)将上部立柱运输在现场,放置在减振器6上。
[0032]6)在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的翼板之间夹装橡胶的减振垫层7进行缓冲。
[0033]7)采用固定件8固定预制上部立柱和现浇下部立柱,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立柱和下部立柱,所述上部立柱的顶面可安装钢轨,所述下部立柱设置在上盖车场内,所述上部立柱和所述下部立柱之间通过固定件构成固定连接,且在所述上部立柱和所述下部立柱之间设置有减振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立柱为预制上部立柱,所述下部立柱为现浇下部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上部立柱和所述现浇下部立柱均为钢混组合立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上盖车场减振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立柱包括立柱钢板、立柱混凝土以及钢混连接钢筋,所述立柱混凝土设置在由所述立柱钢板围合构成的空间内部,所述钢混连接钢筋焊接在所述立柱钢板的内部,所述立柱钢板通过所述钢混连接钢筋与所述立柱混凝土连接构成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寅吴俊秦艳钱程张鸿飞王欣怡李凤煜刘东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