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81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灌注导管。该灌注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注孔,且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导管径向移动或者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使导管在灌注溶栓药物时在血管内径向移动或者摆动,从而扩大导管与血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栓效果,同时导管击打在血栓上,达到一定的碎栓效果。达到一定的碎栓效果。达到一定的碎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灌注导管,用于与灌注系统配合,将溶栓类药物灌注到血栓部位。

技术介绍

[0002]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而血管疾病中血管栓塞已成为主要因素。尤其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下肢静脉栓塞患者每年新发病率总和超过500万人。
[0003]全身抗凝治疗仅能阻止血栓的滋长、蔓延和预防肺栓塞及血栓再发生,不能溶解血栓和清除静脉瓣膜上的血栓物质,不能预防栓塞后遗症。因此置管溶栓成为血栓治疗首选。但是现有溶栓导管等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一般为均匀分布,无法达到良好的溶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导管,可使导管在灌注溶栓药物等时在血管内径向移动或者摆动,从而扩大导管与血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栓效果,同时导管击打在血栓上,达到一定的碎栓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灌注导管,包括:管体;
[0006]所述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注孔,且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导管横向运动或者摆动。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管体上的灌注孔的分布结构使得从灌注孔中喷射出的药液对管体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带动管体径向移动或者摆动(即使管体以非轴向移动的方式运动),增大血栓与导管间的接触面积,使得药液与血栓充分接触,达到更佳的溶栓效果,同时通过导管运动过程中对血栓的挤压、摩擦等作用达到一定碎栓效果。
[0007]另外,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br/>[0008]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各所述灌注孔组中的所述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轴向对齐,且每个所述灌注孔组中的所述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导管径向移动或摆动。
[0009]另外,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
[0010]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且所述灌注孔组中的每个灌注孔均以偏离径向的方式倾斜设置于所述管体,所述灌注孔组中的各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管体摆动。
[0011]另外,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3个或者4个灌注孔。
[0012]另外,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
[0013]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3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所述灌注孔组中的各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管体径向移动。
[0014]另外,所述灌注孔组中的3个灌注孔中的2个灌注孔以其余1个灌注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分布于所述管体。
[0015]另外,所述3个灌注孔中的2个对称的灌注孔在喷射药物时对导管产生的作用力相
互抵消;或者所述2个对称的灌注孔以偏离径向的方式倾斜设置于所述管体。
[0016]另外,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
[0017]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4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所述灌注孔组中的各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管体径向移动。
[0018]另外,所述灌注孔组的4个灌注孔关于同一对称轴两两对称分布于所述管体;且两对对称的灌注孔间的距离不同。
[0019]另外,所述4个灌注孔中的一对对称的灌注孔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直径两端;或者至少一对对称的灌注孔以偏离径向的方式倾斜设置于所述管体。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可以理解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3]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的又一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4]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5]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的又一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6]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7]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的又一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灌注导管的灌注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30]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溶栓导管的灌注孔一般是均匀分布于管身,当通过溶栓导管灌注具有一定压力的药液时,灌注孔的分布使得导管与血管之间几乎无相对移动,当导管与血管的接触位置无血栓时,无法达到良好的溶栓效果。因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灌注导管,通过在管体上设置特定结构的灌注孔,使得从灌注孔中喷射出的药液对管体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带动导管径向移动或者摆动(即使导管做非轴向移动的运动),增大导管与血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栓效果,亦可同步达到碎栓效果。然不限于此,本技术的灌注导管也可以用于灌注其他血管疾病治疗用药剂。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该灌注导管1包括:管体10,管体10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注孔110,且若干个灌注孔110在其喷射药物时使导管1径向移动。
[0033]如图2a、2b所示,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11,每个灌注孔组11包含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110,各灌注孔组11中的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110轴向对齐,且每个灌注孔组11中的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110在其喷射药物时使导管径向移动。由于各灌注孔组11中的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110轴向对齐,因此各灌注孔组在喷射药物时对导管产生方向一致的反作用力,使得导管产生径向移动,同时,由于导管轴向不会受到药物的反作用力,其深入血管的位置不变。本实施例中,灌注导管在使用时受到喷射出的药液的反作用力在血管内部沿径向运动,该反作用力的方向随灌注孔在血管中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比如可以带动导管在血管壁内左右移动、上下移动等,不仅可增大导管与血管的接触面积,而且可通过击打血管壁实现碎栓。
[0034]本实施例中,每个灌注孔组11可以包含3个灌注孔110,其中,3个灌注孔中的2个灌注孔110以其余1个灌注孔110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分布于管体10。进一步地,3个灌注孔中的2个对称的灌注孔110在喷射药物时对导管产生的作用力相互抵消。具体地,如图2a所示,3个灌注孔中的2个对称的灌注孔110位于管体10直径两端,其余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灌注孔,且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导管径向移动或者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各所述灌注孔组中的所述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轴向对齐,且每个所述灌注孔组中的所述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导管径向移动或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若干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且所述灌注孔组中的每个灌注孔均以偏离径向的方式倾斜设置于所述管体,所述灌注孔组中的各灌注孔在其喷射药物时使所述管体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导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3个或者4个灌注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灌注孔形成轴向分布的若干个灌注孔组;每个所述灌注孔组包含3个周向分布的灌注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辉黄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